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音乐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历史的铭记深情的呼唤评析龙声华韵盛礼洪作品专场音乐会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音乐会范文 类别:mpa论文 2024-02-11

《历史的铭记深情的呼唤评析龙声华韵盛礼洪作品专场音乐会》

该文是音乐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龙声和盛礼洪和华韵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7年5月11日晚,北京音乐厅隆重推出作曲家盛礼洪先生的作品专场音乐会.其中,《第一交响曲》《第四交响曲》以及《g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和两首声乐与乐队作品均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耄耋老人技艺之高超、感情之真挚、思想之深刻给笔者留下绵长的回味.

《第一交响曲“海之歌”》初作于1980年,本次演出是2016年的修订版,在1980年标题音乐和红色音乐依然盛行的时代,作品家能够写出了这样具有音乐材料高度集中的动机发展式的类似无标题音乐性质的大型管弦乐作品,实属难能可贵.同时,该作品也是本场音乐会上创作时间最早、最能体现作曲家高超的管弦乐技法和娴熟作曲手法的大型作品.整个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和民族特色的迷人音响色彩,四个乐章依次描绘了大海的壮阔、渔民和大海的搏斗中显示出的英雄气概、海边渔民的生活场景、风暴过后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展望明天等几幅不同的场景.

第一乐章开始,乐曲在海浪涌动式的弦乐分解和弦织体中把我们带入一副壮阔的大海图景中,随着圆号与大管四、五度持续和弦和部分木管乐器的快速音型闪动的步步加入,第一圆号在中高音区奏出了带有英雄般明朗刚毅的主题旋律(见谱例1).

谱例1

这个主部主题在乐曲中代表着作曲家心中伟大崇高的形象,亦表达了作曲家本人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对自己亲爱的祖国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呼唤和对国家、民族富强、崛起的寄托之情.连接部转到了a小调上,中音提琴将英雄主题做快速连音上动式装饰,在中低音区和其他弦乐器做模仿、对比、呼应,犹如航行时海浪的冲击.副部第一主题选择了柔和的长笛音色,旋律舒展而甜美,与主部主题在音色、调性上都形成了对比.接着,双簧管、单簧管、长笛、大管先后在弦乐轻柔的持续和弦背景下分别反复演奏出副部主题及其变形(见谱例2).

谱例2

结束部(从57小节开始)弦乐流动的音型与持续音泛音在长笛点状音型的装饰下犹如海水反射阳光形成星星点点的光芒.展开部中作曲家将弦乐带有三连音分解和弦式织体和铜管、木管组中先后出现的主部主题的变形处理做对位处理,作为主要展开素材.67小节开始木管与弦乐组做同度混合音色处理在加强着预示海水开始涌动的态势,小号、圆号、长号做前景,不断进行对主题的夸张和变形处理.85小节处定音鼓配合着第一、二提琴组的六连音和强烈的铜管依次开始爆发出不祥之兆的音型,音乐步步推进.89小节处乐队进入全奏,前景为综合了主、副主题辉煌的旋律,铜管做三连音式和声衬托的背景,单簧管、大管和大提琴以华彩式中景与前景做类似对位效果处理.98—109小节通过弦乐和木管震音过渡到展开部的第二个阶段,弦乐组在降b小调上开始了将主部主题的动机做大量的反复和模进,木管、铜管、打击乐组中部分乐器和弦乐做不同句法、不同节奏、不同织体的多重对位将主题发展到淋漓尽致.最后再现部将主题和副题又一次完美再现.

第二乐章描绘了一幅海岛渔村生活的场景,采用了三部性结构,第一部分在欢腾的舞蹈场景中开始,明朗的小号、圆号以及乐队全奏分别奏出活波开朗而具有舞蹈性质的旋律.第二部分是甜美的双簧管和英国管轮流演奏情深意切、意味深长的旋律,这部分在速度和情绪上与前一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似乎是狂欢过后的深情歌唱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最后一部分将中部的旋律转交到弦乐部分,对中部深情的旋律再次反复歌唱.

第三乐章犹如一曲挽歌,深沉、凝重,陷入深深的悲痛和思考当中,是风暴过后的沉思.整个乐章在慢板速度中进行,时而感慨时而冥想.当主部主题中英雄般主题在圆号声部中响起时犹如英雄在召唤,将人们从悲痛中唤醒.悲痛与、思考和感叹是这一乐章中主要特点,作曲家通过自己娴熟管弦乐技法和作曲手段准确地抓住了这一音乐形象.可以说,该乐章在整部作品的音乐叙事中起到了转折的作用.

第四乐章是东南边陲地区印象的节日盛景的宏大场面和欢庆胜利的凯歌,整个乐章将听者置身于节日狂欢当中.乐曲是带有再现的三部性结构,首尾都是热烈的舞蹈气氛,中部是甜美的歌唱风格.一开始是弦乐队与定音鼓奏出快速舞蹈节奏,小号快速的反复着山寨中号角般的短小旋律片段,将气氛突然带入篝火旁跳着节日舞蹈的场景中,随即木管和铜管的旋律在木琴、钢片琴点缀下闪耀着绚烂的色泽,接着音乐织体和音色的变换犹如舞者变幻不同的舞姿.弦乐为前景的歌唱性旋律进入后,气氛由热烈狂放变为抒情浪漫.号角声再度响起,将胜利归来的人民再度带入忘情的舞蹈狂欢之中.

乐曲结构严谨,管弦乐法丰富而恰到好处,独有的音乐气质和浓郁的东南少数民族特色深深地打动了听众.

《g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对苦难的回忆之情,但又显得更为坚定有力,仿佛是在大提琴上进行着对未来的憧憬与随想.不间断演奏的三个乐章逐层推进,把浓烈的感情推向了.

第一乐章中,作曲家以双呈示部的奏鸣曲式进行了乐曲的构架.其中,木管与弦乐队演奏出了两个乐句的主部主题.第二乐句是在第一乐句的下属调性上进行的演奏.在乐队演奏之后,大提琴再次以独奏陈述了第一主题,之后,随着弦乐队群组性颤音的演奏,大提琴与单簧管在其基础上呈示出了副部主题.副部主题以两件乐器的复调模仿写法展现,主复手法的交替出现让不同主题之间产生了鲜明的对比.经过短暂的展开部之后,大提琴以独奏的方式进入再现部,较长时间的提琴独奏以飞奏跳弓,双音奏法等充分地展现了演奏员的演奏技巧,同时也令听众大饱耳福.最终,乐队以全奏的方式对第一乐章进行了收束.

紧接其后,深沉缓慢的第二乐章主题由大提琴缓缓奏出,跳进加级进的主题材料充分展现出了作曲家对人生的期望与畅想.由第一提琴与第二提琴奏出的三度性的和声伴奏以同一音型对独奏提琴进行了简单的润饰.在三段体结构的中段,作曲家以展开性手法为主,木管组,大提琴独奏均以相等的规模对主题进行了不同层面地展开.为即将到来的较大规模的第三乐章,作曲家以减缩再现的手法只再现了首段中的第一句.

乐曲的第三乐章情绪热烈,规模较为宏大,回旋曲式的结构.其中,以三度音程模进为主的引子主题由小号叠加一部小提琴的音色奏出,旋律嘹亮而不失深沉和稳重.木管乐器在旋律之上演奏了颤音奏法的伴奏与快速的连接经过句.引子之后,由多个切分音构建的主部主题以大提琴引入,并由弦乐队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主部主题重复演奏了一遍之后,引子作为连接再次出现.这次的连接,乐句更加短小,音色更加绚丽多变,短小的乐句分布在各个乐器组之上.在乐曲中间部分的两个插部更加突出了协奏乐器的作用,大段的旋律均由大提琴奏出,两个插部主题以单纯的跳进、级进与跳进的结合呈现出了不同的主题性格.而另外出现的两次主部则以群组音色与独奏提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终,乐曲在乐队的全奏中,达到了最后的,形成了弦乐随想的最强音.

纵观全曲,作曲家充分发挥了主奏乐器大提琴的各种性能,以多变的技法创造出了无比动人又引人遐思的主题旋律.群组性的乐队音色又充分穿插在大提琴演奏之中,形成了独奏与乐队音色的对比.如此精炼之作,值得我们反复聆听.

第四交响曲《1937年的回忆》是一部历史题材的作品,乐曲充溢着压抑、苦痛的情绪.作品中,作曲家仿佛穿越回了1937年那不堪回首的岁月.所有苦难的记忆在瞬间浮现在了作曲家的眼前,也浮现在了每一位台下听众的眼前.

这部作品是作曲家2015年创作完成的,分为四个乐章,其中,作曲家分别以土地,孩子,母亲以及雷声这四个意象,四种不同的角度揭示着当时中国的悲戚与凄凉,同时又用雷声隐喻着革命、光明必将到来.对于这一主旨极为明确,情绪表达极为强烈的乐曲,作曲家以三音组的核心动机贯穿于全曲的四个乐章之中,并以此来进行了单主题的变形与变奏.

作品的第一乐章是一个带序奏的奏鸣曲式.其中,序奏由三个部分组成:中音区的号角隐喻了悲哀土地上的,弦乐组的齐奏暗示着呼天抢地的悲鸣,而最高音戛然而止后竖琴的出现则延续了这种欲哭无泪后的抽泣.短短二十余小节的引子让我们仿佛回到了八十年前凄凉的中国,感受着人间的炼狱.

谱例3

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均由不同旋法下,四分音符时值的三音组核心动机构成(见谱例3).主部主题中核心材料的上下行交替跳进与副部主题中核心材料的直线跳进,以不同的角度预示着悲哀中必将有所反抗,沉默中的中华民族必将爆发出强大而惊人的力量.

在配器上,两个主题均是层层递进,以不同的乐器搭配层层推进这一深沉的抗击.主部主题中弦乐与木管的交替呈示,副部主题中铜管旋律下,弦乐的暗流涌动均以抽象的笔法交代着这样的悲哀不是颓败后的悲哀.

作曲家在第二乐章中的“笔法”较为多样,乐曲结构也显得较为自由.在复三部曲式的大框架之下,主部是乐段规模,而中部则由三个不同的主题并列而成.四个主题看似各自性格迥异,但实际上均来自核心三音组动机.作曲家只是在此基础上改变了旋律的某些音程关系,改变了它们的音符时值,甚至加入了一些装饰音和经过音等.

可以说,这一乐章的形象是多样的.作曲家以洗练的笔法围绕着“流亡的孩子”这一主题,精心地刻画出了法西斯侵略下的中华儿女在背井离乡中的颠沛流离.引子中,弦乐队的快速音符体现着“逃”是唯一的出路,而木管组短促的强奏又好似从未放弃过抗争的念头.主部中的小号旋律更加凸显了这种局促与不安,单簧管与大管的对话则表现着人们制定转移方案时的紧张与急切.而在中段,木管、弦乐与铜管的分组陈述使不同场景的刻画与展示显得惟妙惟肖.

第三乐章,流浪的孩子需要告别母亲继续踏上征程,依依惜别的场景不禁令人潸然泪下.在此,作曲家以深深地抒情段落表达了这种不舍与离愁.为了充分地营造这种情绪,作曲家在创作中融合了由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作曲,后经美国作曲家洛伦兹重新整理的曲调《念故乡》,并将自己的创作与之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深深思乡之情的抒情旋律(见谱例4).

谱例4

及至第四乐章,画风一转,黎明前的雷声伴着坚实有力的铜管乐器与低沉浑厚的弦乐器,一拍一音,呼之欲出.定音鼓的隆隆声响更是充分烘托了滚滚惊雷.在奏鸣曲式的呈示部中,下行琶音的主部主题与上行琶音的副部主题交替演奏,刻画出了黎明前的黑暗和中华儿女的勇往直前.

谱例5

在展开部中,弦乐队的主部展开与木管加弦乐的副部展开交相辉映.它们好似一声声惊雷搅醒了大地上的生灵,雨如利剑般疾驰而下,深深的插入了泥泞的土地.乐队仿若一位评述者,在用尽全身的能量去讲述着光明前的黑暗,讲述着中华儿女的英勇抗争.

在全曲的最后阶段,作曲家并未如我们所愿将全奏段落延续下去并形成最终的.相反,作曲家以我们通常观念中最为嘹亮的小号演奏出了旋律并不是那么高亢,音势并不是那么强烈的结尾.或许,作曲家用三支小号和定音鼓的同时演奏在提醒着人们,革命尚未成功,隐隐的雷声还在天地间回响,英勇的中华儿女需在短暂的胜利后继续全身心地去迎接更大的疾风骤雨.

这首作品作曲家以深沉老练的创作技巧“诉说”了有关于1937年的记忆,其中的感情之深,不禁令人动容.作曲家以有所节制的,仿若白描的手法素笔勾勒出了记忆中那悲泣的大地、流亡的孩子、盼子归的母亲以及滚滚惊雷,其情感抒发在了乐曲的每一个角落.

虽然此交响曲中的音乐形象众多,但是作曲家却以卓绝的艺术想象力将它们统一在了一起.在近二十分钟的时间里,单一主题的变形变奏、铜管乐器的贯穿使用使得乐曲结构紧凑、叙述紧张有效.也正出于缜密的构思,挥洒自如的笔法,使得此曲在众多谴责侵略,歌颂和平的作品中不落俗套.

在音乐会上半场最后两首女高音与乐队作品可以说是整场音乐会的一个亮点,一首是创作于1986年的气势雄健的《澜沧江源》和一首选自创作于2011年的交响合唱曲《唐诗》中的恬静幽远的《鸟鸣涧》,为整场音乐会带来了清新、惬意之感.

纵观整场演出,几部大型管弦乐作品均倾向于无标题的写法,作品都属于依靠音乐自身来抒发情感的“纯”音乐形式.取材均以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国传统文化为素材,体裁以交响乐、协奏曲为主、作品的创作技法是将民族化的旋律与浪漫主义、民族主义以及印象主义技法有机结合,为我所用.其中《第一交响乐》的诞生距今已有35年的时间,属于作曲家中年时期的代表作.在上世纪80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那时管弦乐创作发展迅猛,人才辈出,新作不断涌现出来,艺术风格也是千姿百态.比较有影响的作品例如《清明祭》《云南音诗》《长江画页》《云岭写生》《纪念为真理而献身的烈士》《北方森林》等.盛礼洪先生的《第一交响乐》无论是娴熟、老道的作曲技法还是作品中具有的自觉的历史使命感与家国情怀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热爱,都使其成为诞生于这个时期的中国管弦乐作品中灿烂花海中的一支独秀,至今依然散发着幽香.

《第四交响乐》以及《g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均为2015年的新作品,是作曲家年近九十岁高龄时的作品,作品配器精炼、结构清晰,折射出作曲家删繁就简的艺术理念以及超凡脱俗、豁然达观的人生态度.作曲在如此高龄还能坚持创作,将自己所思所感回馈于社会,以老一代作曲的身体力行为我们做出榜样,值得年轻人学习.

王瑞文北方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张萌)

音乐会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总结:此文为一篇关于对写作龙声和盛礼洪和华韵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音乐会本科毕业论文音乐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