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克伦威尔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克伦威尔:从无名乡绅到英伦三岛护国公类论文范文集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克伦威尔范文 类别:mba论文 2024-03-19

《克伦威尔:从无名乡绅到英伦三岛护国公》

本文是关于克伦威尔类论文范文集和英伦三岛和克伦威尔和乡绅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1658),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在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是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曾逼迫英国君主退位,解散国会,并改革英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英吉利共和国,出任护国公,成为英国事实上的国家元首.

从无名乡绅到英伦三岛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只用了20年.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带领议会军在内战中击败查理一世的军队.他对议会的操纵、在军中的威望帮助他稳定了在国王被斩首后群龙无首的国家.身为新生共和国的领导,他在国内严格施行清教主义,对犹太教实施宽容政策,而对天主教采取高压政策;在外交上,他手段高明,德高望重.他拒绝了王位,然而他对上帝和英国人民并非出于个人功利心的一腔热忱,足以让他被视为英国史上最好的国王而载入史册.

克伦威尔生于亨廷顿——也就是今天的剑桥郡一户并不显赫的乡绅之家.他和他夫人的家庭都与清教徒有着诸多密切联系,因此,他坚定地把自己的一生虔诚地奉献于实现他所理解的上帝意志.

1628 至1629 年间, 克伦威尔第一次当选议员并踏入威斯敏斯特宫,但建树寥寥.接下来的11 年里,查理一世撇开议会独揽大权,克伦威尔也再未当选,直到1640 年.随着国王和“长期议会”之间逐渐剑拔弩张,克伦威尔的清教徒身份和反王权主张让他再次脱颖而出.内战发掘出了他的真正价值.起初,他在1642年10 月23 日的峙山战役中担任一名骑兵队长,次年,他就组建起自己的“铁军”,并在1943 年7 月28 日的盖恩斯伯勒之战中一举取胜.1644 年7 月2 日马斯顿荒原之战中,他妙用骑兵,声震全国.尽管如此,克伦威尔无心名利,只是将军事上的胜利看作在英国追求自由的事业中上帝意志的表达.现在,作为议会独立派的领袖,他已下定决心,绝不向保皇派妥协.

克伦威尔同议会最高军事领袖托马斯·费尔法斯联手组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军——“新模范军”.正是这支军队使17 世纪40 年代中期内战胜利的天平倒向了议会.1645 年6 月14 日,议会军在纳斯比之战中大获全胜,第一次内战就此尘埃落定.

1646 至1649 年间, 克伦威尔成为了英国权力的中心,成为军队、议会和身陷囹圄却仍试图恢复合法地位的国王三方均想拉拢的关键人物.国王查理一世狡猾而坚定,他从骨子里认为自己的王权乃神授,不愿在该问题上作出任何妥协,与他相处使克伦威尔精疲力竭.1647 年,查理一世出逃并试图依靠苏格兰长老会的支持发动战争,卷土重来.这一次,克伦威尔再没有心慈手软.他于次年击败保皇党、威尔士和苏格兰联军,随后支持法庭以叛国罪审判国王.这次走过场的审判结果可以预见,国王被判死刑.于是,1649 年1 月30 日,在这个星期二的寒冷早晨,在最后一次走过圣詹姆士公园以后,查理一世(他身着两件衬衫以免因寒冷发抖而被误认为是害怕)作为“一个暴君、叛徒、杀人凶手和国家公敌”,走上了白厅宴会厅外的断头台.

查理一世毫无悔罪之心,坚信他的死将使他成为保皇事业的烈士.他在人群前发表了他的最后讲话.如果说,他生时是人民的灾难,死时却像一个英雄:

我想,首先是对上帝,其次是对我的国家,我有责任阐明,我为人诚实,为君贤明.我将从我之无罪讲起.

诚然,我以为我无须就此多言,盖世人皆知非我向议会宣战而议会之于我也.

但我已予世人以宽恕,包括那些试图致我于死地的人们.他们是谁,只有上帝知道,我无意知晓,愿上帝宽恕他们……

在查理一世看过刑斧后说:我将从一个能够腐化堕落的王位走向一个永不腐败的王位,那里永远不会有动乱.

在给予刽子手最后的指示后,国王跪了下来,只一下,他的头颅就离开了身体.据说,当晚克伦威尔长久地注视着国王的遗体,嘴里念道:“必要的残忍.”

克伦威尔成了英格兰最有权力的人:兼任军队总司令和共和国议会会长.但亲斯图亚特王朝的苏格兰和爱尔兰仍未平定.

由于担心查理一世的侄子和继承人、威尔士亲王查理试图从信奉天主教与同情保皇派的爱尔兰入侵英格兰,克伦威尔决心尽快拿下爱尔兰,以免资金耗尽和后方局势再次陷入动乱.

克伦威尔此役的首要目标之一是都柏林北面重镇德罗赫达.驻守该地的是英格兰保皇派人士亚瑟·阿什顿爵士及其麾下3000余名英格兰保皇派士兵和爱尔兰天主教部队.1649 年9 月10 日,克伦威尔命令阿什顿投降,否则后果自负.

几度协商后,阿什顿拒绝了克伦威尔的招降条件.手握1.2万重兵、急求速胜的克伦威尔于次日发动了进攻.进攻前,他在阵前讲话:“不准放过城中任何一个拿起武器的人.”德罗赫达被攻克,守军悉数被处死,包括稍作抵抗即投降者,数百平民也遭杀害.天主教神父是屠杀的重点对象.攻城部队还放火将圣彼得教堂连同藏身其中的民众一起烧成了灰烬.谈及保皇派守军时,克伦威尔说:“吾度逃出者不足三十也.”那些逃出去的都立即被当作奴隶卖往巴巴多斯.有人估计总共有3500 人在此役中丧生,其中2800 为守军士兵,其余则是神职人员与平民.

当代研究显示,屠杀的程度被夸大了,但这仍是不折不扣的战争罪行.克伦威尔随后在议会为自己辩护道:“我相信上帝对于那些野蛮恶棍的正义判断.他们的手上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 屠杀)将能阻止更多的流血,这是充分的理由,别无他法.”

1650 至1651 年, 克伦威尔率军在邓巴战胜苏格兰人,并挫败了查理亲王占领伍斯特的企图.战败的查理利用伪装和一根橄榄枝出逃法国,开始了他著名的9 年流亡生涯.克伦威尔成为了实际上的国王.1653 年,他作出选择,沿用传统的“护国公”称号,而非“奥利弗一世”.

17 世纪50 年代是宗教、政治观点多元化的10 年,避免分裂、维护统一的重担落在了克伦威尔的肩上.对于他以前和现在的敌人来说,克伦威尔是个军事者,他曾是议会权力的维护者,现在却乐于在议会不合作的时候将其解散.但克伦威尔需要消除军中存在的各种激进的甚至是人人平等的观点与以保皇派和保守派为核心的传统之间的分歧,后者于17世纪在英格兰中部已根深蒂固.

任何差错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但克伦威尔取得了足以令人称道的重大成功.他确保了苏格兰和爱尔兰继续拥有政治代表权,由布雷克上将率领的海军也在对荷兰和西班牙的作战中取胜.克伦威尔通过协商,形成了让犹太人得以返回英格兰的历史性决议;同时,他继续致力于为穷人主持公道.

1657 年,议会提议克伦威尔登上王位.此乃天赐良机,只要他愿意,就能让英国恢复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政治体制并开创一个新的王朝,然而他拒绝了.次年,克伦威尔去世,其子理查德成了新的护国公.然而克伦威尔的死造成了权力真空,新护国公随即被架空,这恰恰显示出克伦威尔时代的英格兰曾是多么的依赖于他的才能、影响力及人格魅力.

理查德·克伦威尔并没有继承父亲的才能,他在护国公的位置上没坐多久便草草.曾为克伦威尔手下大将的蒙克将军率军南进,在他的监护下,查理二世成功复辟,作为奖赏,他被封为蒙克阿尔博马尔公爵.共和派的政治试验就此终结了,但历史将记得奥利弗·克伦威尔,一个富有良知的人、一个无畏的领导者、一个军事天才、一个虔诚而严肃的信徒.

(摘自湖南人民出版社《大人物的世界史》 作者:[ 英] 西蒙·蒙蒂菲奥里 译者:谷蕾 李小燕)

克伦威尔论文参考资料:

该文总结:上述文章是适合不知如何写英伦三岛和克伦威尔和乡绅方面的克伦威尔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克伦威尔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