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运动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跟延安时期十一运动是谁提出的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运动范文 类别:论文目录 2024-02-14

《延安时期十一运动是谁提出的》

该文是关于运动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和延安时期和运动和提出类论文范文文献。

韩伟

20世纪40年代的陕甘宁边区,被称为全国的“模范区”,其突出的特色,除了政治,就是十分完善的社会建设.边区通过大生产、劳模运动等方式,使绝大部分群众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这在全面抗战的大背景下,是殊为不易的.在边区的各种社会建设中,“十一运动”广受关注.“十一运动”不是“十个一”,而是边区开展乡村社会建设的“十一项”举措,大致可分为区乡、村、户三个层面.在区乡要求“每区有一处铁匠铺,每乡有一个铁匠炉;每乡有一处民办学校和夜校;每区有一处卫生合作社,每乡有一个医生;每乡有一处义仓;每乡有一副货郎担”.在村的层面,“每村有一架织布机,每村有一个接生员,每村有一眼水井”.在家户的层面,要求“每户有一年余粮,每人识一千字,每户有一牛、一猪,每户种一百棵树,每户有一处厕所”.这些内容被分为11项,包括了边区经济、文化、卫生等各项建设,为边区人民实现富裕文明的生活理想设计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也为改造中国其他地区乡村社会的落后面貌树立了典范.

然而,关于“十一运动”最初是谁提出的,相关著作一直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一些人认为是最先提出的,这一说法有其缘由,2013年文献研究室新修订的《年谱》中记载:1944年8月,同边区劳动英雄吴满有交谈时,“说,陕甘宁边区的农村要在几年里做到:每家余一年粮,拴一犋牛,扶育一百棵树,建一个厕所,掏一口井,每人还要识一千个字,而且每乡要有一个合作社,一个铁匠炉,一个民办小学,一个医务所,一个秧歌队……大家都要过丰衣足食、健康快乐的生活”.这一段史料来源权威、描述详细,加深了人们的认识,即认为“十一运动”是最早提出的.

事实是否如此,还需要通过史料回归历史的“现场”.据当时出版的《解放日报》,早在1944年8月,“十一运动”已经在延安市开始了.9月15日,该报头版发表社论《十一运动》,其中指出:这个运动是全面的和长期的经济文化建设运动;它符合所提倡的长期建设边区的方针,是抗战建设工作的重要部分.这一运动首先自延安市开始,在边区各县中尚属创举.这一运动的十一项具体任务,在各地实行起来,容有因地制宜、增减修改之处,但它的基本内容和精神,确是适合全边区各地人民的需要,值得大大提倡和推广.再向前追溯,在8月26日的《解放日报》上,确有“延市开展十一运动”的报道,其中述及:“上月延安市政府委员常驻议员联席会和区乡长联席会,总结了延市上半年的工作,指出延市的工作在很多方面超过原来计划”,为延安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延市最近根据的号召,提出了‘十一运动’,这一长期建设延市的新方针,其具体内容如后:一、每户有一年余粮.二、每村一架织布机.三、每区一个铁匠铺,每乡一个铁匠炉.四、每乡一个民办学校和夜校,一个识字组和读报组,一个黑板报,一个秧歌队.五、每人识一千字.六、每区一个卫生合作社,每乡一个医生,每村一个接生员.七、每乡一个义仓.八、每乡一个货郎担.九、每户一牛一猪.十、每户种活一百棵树.十一、每村一个水井,每户一个厕所”.该报道并说,区乡联席会议后,区乡干部回去即着手准备实施“十一运动”,一般都经过乡一级“一揽子会议”及村民大会集中了下面的意见,制定出具体的实施计划,群众的反应一般都很积极,当前可以进行的各项工作,已经在各乡着手进行中.这一报道说明,“十一运动”最晚在1944年8月即由延安市提出,并在一些区乡已经着手讨论和实施.

可惜,1944年8、9月间的《解放日报》仅说明“根据的号召”,并未明确“十一运动”最初是由谁提出的.1944年,刚好也是美军观察组抵达延安的年份.其中担任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二等秘书、中缅印战区司令部政治顾问的约翰·S·谢伟思先生,是美军观察组的主要成员之一.谢伟思在延安多次与会面交谈,其中谈到了“十一运动”,这被详细记录在他发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该报告集中文名为《在中国失掉的机会》,1974年由美国兰登书屋出版(Lost Chance in China: The World War II Despatches of John S. Service,1974, Random House),1989年,中国的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翻译出版了该书.书中记述,1944年8月,同谢伟思会面时,谈到许多重要内容,包括李鼎铭任边区政府代理主席一事.建议说:你们还可以访问一下边区政府,再去农村走一走,去农家看一看.前些天李鼎铭代主席在开会时向农民提出:陕甘宁边区的农村要在几年里做到,每家余一年粮,拴一犋牛,抚育一百棵树,建一个厕所,掏一口井,每人还要识一千个字;而且每乡要有一个合作社、一个铁匠炉、一个民办小学、一个医务所、一个秧歌队.边区农民要过丰衣足食、健康快乐的生活.谢伟思的这一记录,曾被陈敦德的《接触在1944:美军观察组》一书引用,后又被李长域写入《李鼎铭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一文中.

循此线索,重新检视1944年的《解放日报》,可以发现1944年7月12日该报头条发表了《进一步准备反攻,进一步建设边区》的长文,该文注明系李鼎铭于7月10日在边区参议会常驻委员会和边区政府委员会联席会议上的报告,该报告的最后部分提到了边区建设的设想:为了建设边区,需要有一个通盘打算的、全民的经济建设计划与文化建设计划,限年完成.为了人人丰衣足食,并有基础备荒和向前发展,要做到每家至少余一年粮.为了预防水灾特别是旱灾,要做到普遍兴修水利,每家平均植一百棵树.为了工业品特别是农具和布的完全自给,要努力发展家庭纺织业、合作纺织业与合作打铁业.为了消灭文盲,人人能读书读报,要发展小学、冬学、识字组与读报组,做到每人至少识一千字.为了抵抗疾病,保证人民健康,要做到每区一个医务所或卫生合作社,每乡一个医生.为了经济又为了卫生,要做到每家有一个适用的厕所.李鼎铭提出的“七个为了”,应该就是延安时期推行“十一运动”的雏形,而向谢伟思所言的“开会”,应该就是7月10日的边区参议会常驻委员会和边区政府委员会联席会议.

《解放日报》的这一记载,在《谢觉哉日记》中也能找到佐证.时任边区参议会副议长的谢觉哉在日记中简要记录了延安的“十一运动”.1944年边区计划召开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大会,同时举行边区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6月14日的日记中,谢觉哉记载了大会的准备情况,其中写道:农业方面,每户最低要有一年余粮,一头耕牛,一百棵树.文化卫生方面:和愚昧斗,不论男女,每人最低要认得一千字;和疾病斗,每乡要有一个卫生所,有接生的、治一般疾病的、治牛羊疫的医生和药品;还要饮好水——打吃水井、窖雨水等;要一家有一茅厕,既卫生又经济.在10月9日的日记中,谢觉哉详细记录了延安市的“十一运动”,包括每户一年余粮,每村一架织布机,每区一个铁匠铺,每乡一个民办学校和夜校,每区一个卫生合作社,每乡一个义仓,每村一个水井等.谢觉哉的记载可以说明,“十一运动”的雏形虽然是李鼎铭在1944年7月正式提出的,但早在同年6月,李鼎铭在边区参议会常驻委员会准备会中就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想法,并与谢觉哉等做过多次讨论.后来,获悉这一运动,及时进行了总结推广,进而成为影响全边区的一项社会建设运动.(编辑黄艳)

作者:陕西省社科院陕甘宁边区历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运动论文参考资料:

运动营养学论文

运动期刊

关于洋务运动的论文

新文化运动论文

运动杂志

洋务运动论文

言而总之:上述文章是关于延安时期和运动和提出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运动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运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