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预防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和预防自杀,尊重生命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预防范文 类别:论文范文 2024-03-06

《预防自杀,尊重生命》

本文是预防类论文如何写与尊重生命和自杀和预防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全球每年有近80万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即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成功.在中国,自杀是第五大致死原因.自杀在每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在15岁~29岁人群中更是第二大致死原因.自杀还有“传染性”,一个人自杀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报道等,影响到6个其他有这种倾向的人.而预防自杀和预防其他疾病一样,是对生命的尊重.文·欣欣 编辑·吴君 图·123RF

自杀者在之前表现出来的痛苦可能并不明显,所以自杀的悲剧发生后,自杀者的亲朋好友通常会震惊和悔恨万分.他们惊讶于从来没有察觉到死者有自杀倾向,认为他/她不至于自杀,后悔没有和他/她多聊聊心事.其实大部分自杀者会或多或少流露出一些“预告”.如果自杀者身边的人多加留意,这些让人痛心的结果的确有可能挽回:早一点发现“不对劲”的苗头,多和自杀者聊聊天,尽可能提供帮助和满足其需求,也许就能挽救自杀者的生命.

自杀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就像脑卒中或心脏病发作一样,自杀也有其风险因素.有些特征虽然不一定导致自杀,也无法准确预测自杀,但是使人更容易考虑、尝试或者成功实施自杀.平时对有这类危险因素的人多加关心,可以避免他们走向极端.

●精神疾病,尤其是情绪疾病、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某些人格障碍

●滥用物质、酗酒

●常常感到绝望

●冲动和/或有攻击性倾向

●有创伤史或被侵害史

●有严重的生理性疾病

●曾有过自杀尝试

●有家族自杀史

●失业或出现严重财务问题

●失去重要的人或关系

●有能够轻易结束生命的办法

●缺乏社会支持和感到孤独

●当地有群体性自杀

●为求助他人感到羞耻

●缺乏健康护理,尤其是在精神健康和滥用物质方面

●特定的文化或宗教信仰,例如相信自杀是解决人生困境的高尚方式

●知道或者认识其他自杀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或者是通过媒体、网络)

留意自杀的预警信号

在自杀的前两周,自杀者的一些行为就像是预警信号,特别是在发生了痛苦的事情、失去亲人、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后,其新出现的负面行为.如果发现了身边人出现了此类行为,应该多关注、关心他/她,采取一些措施,必要时送他/她就医.

●谈到想死或想杀死自己:如“我没法再忍受这一切了,真想一切都结束算了”.

●寻找自杀的方法:如囤积安眠药或突然开始对刀具感兴趣.

●谈到绝望或没有活下去的理由:如“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坚持下去”“活着真没意思”.

●谈到自己走不出困境或者感到不能忍受的痛苦:如“现在的境况不会有任何改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

●谈到自己对他人来说是负担:如“不希望父母和朋友再继续为我担心”“没有我的话,他们会过得更好”.

●饮酒和服药越来越多:如从每周只喝一两杯啤酒变为每天都酩酊大醉地回家.

●容易焦虑或激动,如:原本开朗的人变得容易因为一点小事情就焦虑或者发脾气.

●行事鲁莽:经常做危险的事情,例如超速开车、醉驾、冒险等.

●睡眠时间过少或过多:失眠、忙个不停或者睡不醒.

●社会活动减少或把自己隔绝起来:如原本每周都会和朋友一起打球,渐渐开始迟到或者缺席,即使来了也不太有精神和愿意交流,最后不再参加.

●表现出愤怒或谈到寻求复仇:如以往平和的人变得总是怒气冲天或想要报复某人.

●过激的情绪变化:持续性的抑郁、悲伤、焦虑和疲倦,或突然变得平和,感觉一切都看淡了.

●无法照顾好自己:外表变得邋遢不卫生,很长时间不换衣服,不好好吃饭或吃垃圾食品.

●告别:表现出一些类似告别的行为,例如默默翻阅家人的照片,将自己钟爱的物件送人.

●了却愿望:很着急地想做完某件事或者了却一个多年未能实现的愿望.

●自杀威胁:如“你不改变我就死给你看”之类的威胁在很多人眼里看来不过是虚张声势,但其中50%~70%的威胁者真正考虑了自杀.因此,所有的自杀威胁都应该被认真对待.

立即采取行动

发现了自杀的预警信号后,应该立即和表现出此行为的人谈话,联系他们的家人,劝他们去就医,并陪伴在他们身边.

1.与他/她谈一谈

先准备好谈话内容,然后在一段充裕的时间进行谈话.谈话可以从观察到的自杀迹象开头,如“我发现你最近总是说很绝望”.不要逼他们立即振作起来,这有可能让他/她拒绝承认自己的问题.随着话题的深入,可以直接问他/她是否有自杀的想法.谈论自杀这个词并不会把这个念头植入他们的思想中,反而会让他们松一口气.直接谈论自杀还可以让你和对方处于同一个沟通频道上,让他/她知道你愿意和他一起谈论此事.如果对方承认他/她有过自杀的念头,那么应该避免他/她独处,并立即联系其他家人.

2.学会倾听

让对方知道,你可以想象他有多痛苦,也理解他/她有时产生不想活下去的念头.然后问对方,就没有想活下去的时候吗?告诉对方,这种想活下去的念头可能变得越来越占上风,而你愿意帮助他.耐心倾听他/她想要结束自己生命以及想要活下去的理由.同对方一起分析这些理由的合理性,并让他/她认识到活下去是更合理的选择.表达出你对他深切的关心,认为他有自杀的念头是十分严重的一件事,你是真心希望能够帮助他.

3.制定安全计划

询问对方是否有危险的药品或工具,并避免对方与之接触.这可能需要其他朋友、家人或者专业人士的共同帮助.与对方约定好,如果他/她有实施自杀的想法,立即通知一个能快速到他/她身边并确保他/她安全的人.让对方保证不饮酒,至少不要独自饮酒.尽快联系可以帮助他的专业人士,例如心理医生.要对方承诺,在与专业人士见面以前不会实施自杀.

4.寻求帮助

鼓励对方寻求帮助.告诉对方,你明白去看心理咨询师或者医生是一件对他/她来说很奇怪的事情,但与专业人士聊聊也不是什么坏事,也许他们能帮上忙.帮对方打听好有什么机构或者专业人士能够提供帮助,给对方联系方法或者帮对方联系好.如果感到情况紧急,应该立即送他/她去医院.

5.要注意避免什么?

一些话语可能会刺激到对方.如“你不会是想要自杀吧?”或“你不会干蠢事吧?”不要试图引导对方回答“不”.

关注每个年龄层的痛苦

青少年无忧无虑、中年人沉稳坚韧、老年人睿智豁达,似乎每个年龄段的人都不应该自杀.但实际上,每个年龄段的人都会遇到难题和痛苦,如果无法解决和走出来,就有可能产生心理疾病,甚至是自杀.千万别因为“他能有什么痛苦?”这个错误的想法而痛失挽救生命的机会.

青少年

我们通常认为“少年不知愁滋味”,但青少年也有自己真实的痛苦和烦恼.而他们的痛苦却经常被忽略,甚至是被家长呵斥或者嘲笑,最终发展成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走向自杀.在全球,自杀是导致15岁~19岁青少年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

1.家庭互动模式障碍:父母之间长期存在矛盾冲突,经常争吵,家庭气氛紧张;父母经常拒绝、否定孩子,对孩子的态度不一致,家庭凝聚性差;父母过于专制或怯懦无能,缺乏威信,无法给孩子提供支持性的交流、长期陪伴和监督;父母对青少年的学业成就和行为表现期待值低或过高,忽略青少年的情绪变化,未能及时发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2.父母精神健康状况欠佳或患有精神疾病:如父和/或母患有抑郁症、物质滥用、具有反社会行为倾向等.

3.有暴力倾向的家庭:青少年曾被暴力侵犯或性.

4.家族自杀史:自杀行为倾向本身能够独立于精神障碍而在家族内部传递,但很多人认为只有生理疾病才会遗传.

5.家庭时常搬迁:导致“漂浮不定”、环境陌生.

中年男性

根据美国的统计,中年男性是主要自杀者,而且通常自杀发生后家人都大吃一惊,因为他们看不出死者有精神问题的迹象,直到难以挽回.

1.不会寻求情感上的帮助:多数男性对看心理医生感到迟疑,通常只有在伴侣和家人的催促下才会去.但是即使坐在医生面前,陈述病征也多有保留,医生也不见得会寻找精神和情绪失衡的征兆.

2.选择的自杀方式决绝:虽然女性较易尝试自杀,但使用的方法没那么致命,例如过量服药.男性则较可能使用致命的武器,而且较不可能告诉别人自己内心的挣扎.3.生活压力:工作的竞争压力、婚姻的不和睦、孩子的叛逆、父母的年迈、社会对中年男性的苛求或偏见等,都有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既要扮演家庭顶梁柱的角色,又要在人前维持成熟稳重的形象,不能示弱让家人担心,情绪常常得不到宣泄,最终就有可能积压成疾.

中年女性

虽然“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打得了小三,斗得过流氓”是对当代女性生存状况的一种调侃,但也反映了一些真实的问题.

1.婚姻问题:这个年龄段是婚变高峰,一旦出现婚姻危机,女性更容易在情感、经济上受到损失.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可能感觉自己已经过了生命的黄金期,所以特别敏感、多疑,也就更容易产生感情问题.

2.不能得到尊重和感恩:“大妈“、”黄脸婆“都是社会对中年女性带有偏见和歧视的称呼.她们带孩子、做家务、赚钱养家、照顾家人,十分辛苦,而令人难过的是,她们的付出常常得不到感恩,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家人认为她们的付出是应该的,甚至还会因为不满意而责怪她们.

3.工作压力:中年女性将许多精力都投入到了家庭中,但又不得不面对职场上后起之秀的威胁.职场上的失利有可能让她们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降低自尊心,甚至诱发心理障碍.

老年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中国70岁以上老年人自杀率达到了51.5例/10万人,在174个受访国家中排名24位.

1.生存困难:老年人没有劳动力,如果没有养老金、存款等经济来源,又没有子女赡养,将会面临很大的生存困难,并可能因此产生自哀自怨和无望的感受.

2.疾病缠身:残疾、瘫痪、慢性病有可能让老年人痛苦不堪,生活质量也会因此大幅度下降,很多老年人会因此患上老年抑郁症,严重的时候就会丧失生存意志.

3.情感孤独:子女在其他城市、没有子女或伴侣、和子女关系淡薄、缺少社会关系让老人缺少社交和情感活动,长期都沉浸在孤独感中.

4.自尊低下:退休、丧失劳动力、接近生命的终点都容易让老年人感动自己没有用处、不被需要或者成为拖累了.

预防论文参考资料:

预防医学杂志

预防医学论文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上文评论,此文是关于尊重生命和自杀和预防方面的预防论文题目、论文提纲、预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