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媒介融合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校报传播校园文化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媒介融合范文 类别:开题报告 2024-01-16

《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校报传播校园文化》

本文是媒介融合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媒介融合和媒介融合背景和校园文化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高校校报是大学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其传播功能和传播效果呈弱化趋势.本文分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校报校园文化传播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提升高校校报文化传播力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媒介融合 高校校报校园文化传播

【项目基金】本文是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研究——以省内高校校报为例”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担负着引导舆论、培育新人、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等重要使命.”作为大学文化主要传播媒介之一,高校校报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同时也缔造着高校的文化形态,形塑着校园文化的主流色调.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传播环境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作为传统媒体的高校校报的生存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和挑战.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高校校报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面对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高校校报该如何创新发展,继续发挥主流媒体功能,引领校园文化传播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校报传播校园文化的功能定位

1.强化宣传舆论的引导功能.

面对互联网信息泛滥、泥沙俱下,谣言四起、小道消息大行其道的复杂舆论环境,作为学校党政喉舌的高校校报肩负着弘扬主流文化、引领校园文化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首先,坚持正面宣传、引领价值导向.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紧扣高校重点工作和主流生活,弘扬学校先进典型,在校园文化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到师生的头脑中,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其次,做好舆论监督,把控舆论导向.面对新闻舆论这把双刃剑,高校校报适时把握舆论动态,主动发声,通过开设时评专栏、话题讨论等栏目,给予师生表达意见的空间,提供观点争鸣的舞台,做到“激浊扬清”,表明立场和态度,做足做强正能量.

2.提升新闻信息的整合功能.

面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碎片化、及时化的特点,高校校报要扬长避短,利用采编时限较宽的优势,以整合应对分散,以深度应对速度,弱化对时间性强的孤立新闻事件的报道,突出对新闻信息的整合性报道,注重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和精神探索.同时下大气力挖掘报道深度、拓宽报道角度、丰富报道形式,从新闻背景到前景,从新闻内容到形式,精雕细作,给师生提供思想与文化的盛宴.如:通过要闻综述、新闻分析、人物通讯、校园调查、热点聚焦及专题新闻等内容,不仅传播新闻事实,还深入挖掘素材,找准思想和理论的切人点,传播观点和情感,给读者更深更强的感染力,增强校报的可读性和影响力.

3.做足校园文化的建设功能.

校报在实现引导舆论、宣传教育、新闻传播等功能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引导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激发和创造者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塑造着师生们对大学整体价值的认同,构建着高校校园文化.高校校报的受众主要是一群思想前瞻、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师生.面对高素质受众,高校校报应该成为师生们的精神高地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突出品牌.校报编辑出版过程也就是对校园文化的保存、传承、选择和创造过程,应该通过“以文化人”,召唤师生的精神、触动他们的灵魂,激发他们追求优秀和卓越的人格,成为校园文化的引导者和代言人.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提升高校校报校园文化传播力的思路

高校校报要在激烈的传播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顺应潮流、主动突围,从传播语态、传播内容、传播手段方面与新媒体有机融合,取长补短,开创高校校报文化传播的新渠道和新方式,并在融合中焕发长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从传播语态来说,高校校报必须实现“单向灌输”到“互动参与”的话语转变.长期以来,高校校报作为一份报纸,总体给人一幅“居高临下空洞说教”的刻板印象,让读者敬而远之.为了吸引读者,高校校报需调整表达和沟通方式,把握受众需求导向,由“仰视聆听”转变为“平视引导”,通过新闻事实来宣传理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引导舆论.

从传播内容来说,高校校报内容要由“高大上”变成“接地气”.紧扣社会的主旋律、校园文化的主题和学生关心的话题,报道师生身边的人和事,反映师生真实的情感和内心,以贴近师生的内容和有品位的内涵牢牢吸引受众,以文化品位的提升达到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最佳结合,将高校校园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传播手段来说,高校校报要从“单一传播”?扩展到“多向传播”.突破纸质媒介的传播限制,积极借鉴和吸收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加快媒介融合,借助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加强校报与受众群体的互动,构建立体式传播空间,给校园文化提供畅通的传播渠道.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校报传播校园文化的途径

1.报网融合,实现校园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型升级.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要想实现真正的发展,就必须打破“静态”报纸的狭隘思路,主动拥抱新媒体,实现校报网络化.在信息渠道收集方面,可利用网络、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体,发现新闻线索,挖掘新闻亮点,拓宽新闻来源,让报道内容更加丰富与鲜活.在内容传播方式方面,通过校报手机版、校报网络版、校报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实现新闻二次传播,借助文字、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让传统的“读”报纸,变为“看”报纸,“听”报纸.

同时,通过开展网络征稿、网络调查、线上点评、微信留言等活动,提升师生参与性和互动性;通过提供阅读链接、拓展校报容量,坚持实时上传内容、方便及时下载服务,让校报真正成为师生获取信息,探讨学术、沟通思想、文化交流的载体,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提供广阔而有效的空间.

2.“内容为王”,打造校园文化传播内容的精品意识.

首先,重视新闻策划,做好独家新闻.从报道选题、报道角度、报道方式、报道力度等方面用心策划,主动创新,使新闻报道达到不同凡响的效果.如校庆前策划“老照片里的母校记忆”专题栏目,通过广泛征集校友们的在校老照片,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一篇篇动情的文章,不仅让在校师生了解了学校的史和办学文化,更激励了广大师生传承优良的校风和校训精神.

其次,加强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提高可读性.深度报道是纸质媒体的制胜法宝,有别于新媒体的浅尝辄止.高校校报应通过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系列报道等深度报道形式,剖析新闻背后的原因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如开展“双十一狂欢背后的喜和忧”“校园网贷,是馅饼还是陷阱?”“人际关系,大学生的必修课”“我的课余时间都去哪儿了?“‘转专业,爱你有商量”等专题报道.高校校报还需加重观点、时评在版面上的分量,开设评论专栏,既确立了校报的思想高度,又丰富了版面的内涵.

此外,在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传播环境下,高校校报需结合史、学科专业、校园文化,打造特色品牌栏目,精耕细作,扩大校报影响力;同时为能力强的采编人员量身打造个性专栏,着力培养有影响力的记者、编辑、评论员,以点带面,逐渐形成各具风格的品牌专栏.如开设“校友风采”、“创业故事汇”、“榕下锐评”、“职场达人”、“名师课堂”、“好书品读”、“文化漫谈”等特色栏目.

3.整合校园媒体资源,形成高校校 报文化传播的合力效应.

组织管理的整合.高校可以成立 由党委宣传部统一管理下的校园新闻 中心,下设校报编辑部、大学生电视 台、新媒体中心、广播站、校园网等部 门,设置技术保障部门和综合办公室, 配备专门的业务指导老师和相对集中 开放、便于交流的办公场所.强化大学 生新闻中心建设,对内统一校园新闻 采编播,提高整体效率;对外整合传播 优势,加强与其他高校媒体和社会媒 体的接触,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提 升校园文化的传播力.

信息资源的整合.新闻中心实施新 闻“厨房“式生产机制,推行“一次团队 采访,分类编辑生成,多渠道交互推送” 的模式,即由新闻中心统一调度派出集 合文字、摄影、摄像功能的记者团队,一次性集中采访.采访回来的文字手稿和影像资料在线分享,各媒体按照自身特点量身裁剪形成多种新闻产品,避免新闻的同质化.在发布机制上,形成多渠道交互推送机制,有效提高新闻生产效率,提升校园文化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人才队伍的整合.高校校园媒体的整合需要一支充满活力,具备全媒体素养的学生新闻宣传队伍.新闻中心可以按照“平台聚合、人员互通”的理念,招纳各媒体学生人才,开展集策划、写作、摄影、摄像、录音、编辑、网络应用与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技能的基础培训,并在多平台锻炼成长,形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建立制度体系、注重荣誉激励、提升待遇条件、发挥传帮带作用等多种措施,形成校园文化传播的团队力量,同时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结语

总之,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作为校园文化传播主流媒体的高校校报必须找准定位、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主动利用和借鉴新媒体优势,努力加快媒介融合,打造立体互动、整合高效、融合发展的校园文化传播平台,重塑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媒介融合论文参考资料:

融合教育论文

媒介经营和管理论文

综上资料:上述文章是关于对写作媒介融合和媒介融合背景和校园文化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媒介融合本科毕业论文媒介融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