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乡村旅游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跟中国乡村旅游三维系统相关论文范本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乡村旅游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18

《中国乡村旅游三维系统》

本文是乡村旅游类有关论文范本与乡村旅游和发展和中国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乡村旅游作为自变元符号,其本质与发展在时间、空间和层次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史的角度看,乡村旅游经历了农业审美的素朴阶段,田园诗支撑、多媒体建构的异化阶段,未来生活化走向尚在孕育;从空间范畴看,乡村旅游发端于“世外桃源”,勃兴于都市周边,守拙于偏远乡里,寄望于荒野扩张;从产品层次看,初级农家乐深受诟病,日常化休闲理念渐入人心,生活化游憩模式盖为捷径.当下,躬耕田园精神的回归和审美园林世界的重构成为影响乡村旅游未来发展最为重要的两种取向,旅游反思与乡村重建势在必行.基于三维系统从旅游认知、产品导向、评价机制、发展模式、乡民自身建设诸方面对乡村旅游细作考量,才能实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诗意还乡之愿景.

关键词:乡村旅游;纵向变迁;空间扩张;层次升级;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F 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8)01-0068-06

The ThreeDimensional System of Rural Touri Development in China TAO Yuxia,GUO Zhe

(College of Touri,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Abstract:There are different forms of expression on the essence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 in time, space and level. Firstly,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origin,the basic facts,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psychology and culture of rural tour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and its diachronic evolu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and forecast the future trend of rural touri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equity, cultural conflict and development philosophy. The second is to explore spatial expansion trend from the city periphery to the remote countryside and the expansion possibility to the wilderness of the rural touri development from the space category.The third is to explore the level upgrading of rural touri products, explain the mechani of the mainstream products demands of the tourist, and analyz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rural miniature touri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untryside recreation. Fourth, it puts forward the rural touri future development road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ystem from the observation of rural touri cognition,development concept and orientation, considerations of “rurality” characteristics, touri consumption ideology, the villagers own development.

Keywords: rural touri; threedimensional system; study of history; spatial expansion; level upgrading

一、研究回顾

  国内外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主要着眼于其概念和内涵的界定,ArieReichel“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独特卖点的论断[1]已成为研究共识,何景明乡村性界定分析[2]也为学术界所认同,熊凯“意象”理论的引入[3],彭兆荣“乡村概念”旅游的提出[4],陶玉霞乡村旅游根性意涵的阐释等[5]为乡村旅游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在实践研究方面,主要成果包括Sharpley本地化途径的强调 [6],黄成林原生态的“三农”“三生”型发展的导向[7],周春发旅游场域中日常抵抗、社区衰退的原因分析[8],魏小安中国农谷作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发展模式的探讨[9],马勇等从产业融合角度对乡村旅游全价值链体系的构建[10].对于乡村旅游的经济文化作用,Walmsley警告说乡村旅游不一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灵丹妙药[11],尤海涛分析了各种身份经营者的寻租行为从而导致乡村旅游巨大的经济效益漏损及相应的一系列问题[12],孙九霞等总结了旅游业对人们生活观念与方式、文化理解、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影响[13],左晓斯深刻意识到乡村旅游引发的乡村重构现象[14],郭凌分析了乡村旅游促使乡村文化空间再生产从而导致乡村原文化的异变机理[15].

第1期陶玉霞,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三维系统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12卷

  然而大多成果均为基于不同学科渊源的支脉研究,综览近三十年研究成果很难对乡村旅游全貌有一个清晰认知.因此,从史的角度探讨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展延特征与层次提升趋势,对于乡村旅游本质与发展的整体性认知,科学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提出明确针对性的产品开发策略都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历史的角度从时间范畴、空间范畴、层次发展三个维度,并贯以理性批判来探讨乡村旅游发展演变的规律.在三个维度的研究中,乡村旅游被看作是自变元符号,城市、乡村、荒野是乡村旅游在历史—现在—未来时间轴上不同阶段展开空间的变迁和可能的扩张;农家乐、乡村旅游与乡村游憩是乡村旅游在这一时间轴上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样态,亦即由低级到成熟阶段的发展过程和趋势.“历史”是一个需要重新界定的时间范畴,在乡村旅游研究中指大众乡村旅游业发展史的早期时段.但笔者认为,在中国大众乡村旅游阶段之前还存在一个产业史之前的“史前阶段”,即乡村旅游的一种原始形态——乡村审美体验阶段.从旅游本质和哲学基础角度看,对乡村旅游这一史前阶段的研究至关重要,相应地,乡村旅游层次的研究也要包含原初的乡村审美或体验之史前阶段.

二、乡村旅游纵向变迁:历史—现实—未来

(一)被遗忘的历史

  作为拥有四千多年耕作传统的农业大国,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历来站在其经济与政治功能立场上,很少考量农业本身的审美属性、生命价值和身份认知功能.20世纪末期,农业美学被美学家提出并开始受到重视, 它的提出是对工业社会以来生态环境破坏、人性异化的一种对抗[16].当一些智识者与农业生产拉开距离反观这种原始的乡野风情从而产生美感认知时,乡村开始走入人们的审美视野.《诗经》《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等对乡村农事风情的歌咏可视为我国原始乡村审美活动的滥觞.张衡《归田赋》开启了文人士大夫田园吟赏的先例,陶渊明则身体力行奠定了中国田园理想的审美风格.在对乡村生产生活审美认知哲理思辨的基础上,陶渊明为后世人们建构了精神皈依的桃花源世界;在其诗歌的熏陶影响下, 情趣意志激赏相投的诗人群体形成了中国蔚为壮观的田园诗派.

  这一旅游业史前时期朴素的乡村审美和体验,是个人对乡村世界出于本性天然诉求的精神文化活动,与乡土建立了源于天人关系、生命根基认知基础上的审美与同构关系,形塑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和田园精神,并直接影响着现代世界乡村旅游最为重要的两种取向——躬耕田园精神的回归和审美园林世界的重构[17].

(二)大众乡村旅游时代

  从时间轴上看,20世纪80年代贵州石头寨、珠海白藤湖等乡村小镇以观光采摘、民族风情游为主的活动项目拉开了大众乡村旅游的序幕,标志着我国当代乡村旅游产业的诞生.20世纪90年代末期,“现代城乡,多彩生活”等宣传口号吸引大批旅游者涌入乡村,乡村旅游进入全面发展阶段.随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适度规模经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等相关政策为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和产品层次的转型与提升创造了制度性机遇,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健全克服了土地制度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大规模展开,我国乡村旅游进入提升转型攻坚阶段.

  此时,旅游产品开发朝着活动项目的多样化和方式的自助化方向发展,客源也向跨区域、国际化方向转化.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乡村旅游基本还处在初始的农家乐阶段,“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依然是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流行模式;而在发展中日益凸显的“旅游飞地”“新殖义”、景观城市化、传统文化异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乡村的命运和文化传统的承继.

  乡村旅游实践问题重重,从根源上看,第一,在于乡村旅游旨在扶贫这一出发点的失误,基于巨大的经济漏损期望旅游雪中送炭只能是空中楼阁.第二,制度机会主义是当下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乡村旅游问题泛滥的温床,国家土地流转制度和管理机制问题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不容忽视.第三,旅游史的研究未受重视.厘清事物和现象的源流发展是探讨其概念、本质与构架其知识体系的基础;从时间轴角度探讨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变迁、开发目标与性质演化、发展模式演变、产品形式与核心功能变易等从“史前时期”到目前有着怎样的演替规律,乡村旅游发展变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一系列研究是解决当下问题和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的理论基础.但中国旅游研究缺乏史的理念和史鉴意识,缺少基本的乡村旅游发展源流与逻辑分析研究.

(三)乡村旅游的未来

  在国民休闲与新发展主义语境中,乡村旅游将迎来更大规模的旅游市场,更多的人从传统景区转向更为开阔、安静、绿色、淳朴、客流量小、体验更深入的乡村,并由大规模的假日潮游转向日常化的周末游憩,由仪式化的符号游转向生活化的休闲游.这样一个转向,将促进乡村旅游产品质量的提升和目的地文化的复兴与资源的保护,也将要求产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和产业体系的完善.

  国家乡村旅游发展导向是决定乡村旅游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面对诸多发展困局,乡村旅游是到了需要反思和革命的时候了.第一,要树立旅游创造生活价值的理念.乡村旅游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它做不到雪中送炭,经济漏损和文化冲击是贫困落后的乡村承受不起的代价.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建立在政府统筹安排目的地产业体系的基础上,让乡村旅游成为一种创造性乐生活动和价值重建性文化事业.第二,强调乡村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文化复兴紧密联系,指导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消费引导理念和原则.第三,从经济政策、技术和法律手段方面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经营模式调整和接待规模控制,构建完善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避免乡村旅游重蹈飞地经营、泛滥发展的覆辙.

三、乡村旅游横向扩张:城市—乡村—荒野

  这一空间研究维度指向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分布.从乡村旅游业史前时期来看,其目的地是自在的生产生活性乡村,而欣赏主体则主要是脱离农业生产劳动但又要求(精神上)回归乡土生产生活的知识分子.近现代大众化乡村旅游时代,旅游主体大众化,目的地从传统乡村、城市游憩带向边远乡村延伸,未来则有向荒野扩张的可能.

(一)初级阶段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心时代

  作为现代乡村旅游研究的“早期”范畴是指大众型乡村旅游的开端.中国大众乡村旅游早期目的地基本上还都是离城市不远的真正乡村,当下乡村旅游提升转型阶段,目的地已经由早期的真正乡村逐步向城市周边收缩,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标准选择——距离衰减规律[18]在起作用.

  在由城市向农村过渡的城市周边地区游憩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较多的游憩设施、公共空间和场所,苏平等称之为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简称环城游憩带(ReBAM)[19].当下,乡村旅游的客源主要是工作、环境、心理压力过重的大都市居民,他们需要时常的休闲放松调节紧张单调的生活;同时他们又没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到边远乡村做长时间深入的乡村生活体验;城市周边目的地出行成本和消费价位比较低,适合当下主体旅游市场的消费水平需求.城市周边这一区位环境的乡村随着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进程已经丧失了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的“乡村性”,从而也导引了乡村游客旅游取向的“庸俗乡村性”异化.实质上,这里的相关活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不是真正的乡村旅游了.

  在大众性主体参与的环城游憩带,旅游与休闲观念中的“回乡”已演变为新空间的宣泄并成为廉价的时尚.这种快餐式的山庄或度假村文化远远不能承当中国乡村的悠远与厚重.这不仅是对乡村、旅游的概念理解问题,更是一种忘却了故乡丢掉了传统迷失了身份倾覆了根基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价值观问题,在现代消费主义背景下追逐GDP的狂欢中,政府、多数游客、乡民与旅游经营者、旅游地产商一起,忘却了乡村的由来与传统,共同选择了商业化.

(二)深入阶段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中心的回归

  乡村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源空间,“乡土”具有原生性(primary),在消费经济时代商品价值取向的高度城市化社会背景中,乡民则居住在现代世界的边缘地区[20],人们失去了籍之归属的大地与定位自我的空间向度,回归乡土即是要达成人生“诗意栖居”理想的实际行动,完成人类之于土地从生命机理的联系到行为表达的认同,乡村旅游原始动力源的本质是乡土—人性结构的回归与重建[21].

  在笔者对成都三圣花乡、北京爨底下和新乡郭亮村游客的访谈中发现,很多游客到乡村去是想体验传统乡村劳作的踏实、收获的喜悦、生活的简朴、人情的厚道、生命的充盈等具有田园诗意又让人心安神怡的感觉.有几位想让孩子对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劳动增加认知的游客,表示以后还是应该到那些偏僻的没有经过旅游开发也没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去体验,现在乡村大多房子院落都是统一规划的,除非是太偏僻落后难以到达的地方还有传统乡村的意思.个别游客表示如果能找到满意的乡村,希望在那里自建一套自己的别墅,周末休闲,假期度假,退休后安度晚年.

  中国乡村旅游要真正实现转型升级,首先在于以倡导这种生命回归的乡村认知理念引导游客向偏远乡村回归,在于目的地产品乡村根性的回归.但这是一片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土地,在旅游扶贫政策指导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以后,所谓“旅游飞地”“旅游孤岛”“新殖义”、乡村景观城市化、传统文化异化等诸种问题接踵而来,这也是近年来乡村旅游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三)未来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开拓——乡村为中心的荒野拓展

  经济主义导向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使得本来淳朴厚重的乡村与村民都被严重异化重构,同时导致乡村旅游认知的异化[21],乡村旅游的文化复兴与传承功能复又陷入困境,而出于文化寻根与田园理想回归的游客不得不做重新选择.城市在不断拉大与乡村的距离,同时又在一点点蚕食乡村,当城市生活的现代人感到疲惫不堪,在乡村旅游中又找不到故乡和家的感觉时,他们的目光越过“现代化”“旅游化”乡村,开始向荒野张望,荒野里能否再重建乡村?

  笔者在三圣花乡、爨底下和郭亮的调查中也关注过游客对未来居住空间的看法.26%的游客希望将来能够基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在乡村拥有和经营自己的农场;38%的游客表示,“还是自己找个荒野的地方,没有人迹的地方,说不定能按自己的意愿建一座理想中的田园.”“如果找不到好的乡村,到未开发的偏远处女地开辟新的‘桃花源’也未尝不可,关键要看国家政策是否允许.”近几年乡村民宿现象也引发诸多学者、投资者与游客的思考.由此看来,乡村游客不乏对乡村根性价值的执着追求,他们依然渴求精神、身体在乡村故园被妥善安置.

四、乡村旅游层次升级:农家乐—乡村旅游—乡村游憩

(一)初级阶段的农家乐

20世纪80年代,大中小城市与乡村交界地边缘地带的“农家乐”成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模式.农家乐主要以赏花采果、餐饮娱乐、喝茶聊天、看民俗表演等活动项目吸引游客,基本上是一种浅层次的农味体验,是乡村旅游初级阶段在中国的表现形式.这种旅游模式投入少,人才需求门槛低,管理成本低,家家都能参与.对于游客来说,离居住地近,出行方便,消费低廉,能够获得新鲜的生活娱乐体验.所以农家乐在短短十几年间遍地开花,迅速发展.

  土地流转政策的完善、旅游扶持政策的出台和市场需求的剧增,产业融合、规模经营、整合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成为扩大乡村旅游市场份额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随着城市企业认种、休闲、度假等新产品的开发,很快在农家乐经营中占据了主导优势.但由城里人租地经营的农家乐也最先导致了与当地社会经济关联度很小的“飞地”问题[22].而这种经营模式的改变又直接导致了农家乐从内涵到形式的质性改变.特别是一些城郊游憩产品完全背离乡村性的不同于城市又有别于乡村的“伪乡村旅游”拼贴产品[23]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能满足现代情感消费的符号空间,并赢得了大量市场.这种非城非乡、如真似幻,能够满足现代物质消费、符号消费、感官消费的独立审美休闲空间实质上是初级阶段的乡村旅游萌芽在特殊空间和土壤中孕育和成长起来的另一种新的东西,它是去城市的,也是非乡村的,与边远地区的农家乐已是天壤之别.

(二)转向中的乡村旅游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特征,从个人需求来说,其本质是渴望实现乡土—人性结构的回归与重建.从理论上讲,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的自然是乡村性产品.就乡村而言,生产是它的首要功能,并基此形成了乡村生产生活性的协力劳作关系与文化心理和社会结构.相对于在此基础上发展绵延的城市,乡村的这种生产性结构也是一种根性结构.所以,乡村性最核心的本质是其生产性与根性.同时,由于农业劳作技术与生产的限制以及协作互助的需要,乡村社会是小规模的熟人社会,村落是它的基本单位.由于生产生活对于自然的依赖,又形成了乡土百姓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与信仰,以及适应土地性生产生活和自然信仰的文化心理与娱乐活动的生态性.这几点,是乡村性主要的内涵.

  乡村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诗意的还乡,这正是作为生产性与根性的乡村内蕴的功能.而政府发展乡村旅游伊始却没有关注其深层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建构的意义和功能.由于经济发展导向的诱引,制度机会主义寻租者的剥削性参与,基于经济利益追求的媒体殖民化话语的建构,导致了旅游乡村从生产性到消费性空间的转换、乡村旅游需求的异化与“伪乡村旅游”意识形态的形成.近年来学界、政府、游客对当下“农家乐”模式的反思、乡村重建思想的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与传统文化复兴导向都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产品开发与旅游功能回归的大环境,而切实可行的回归路径尚需同仁努力构建.

(三)新发展主义语境下的乡村游憩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以经济发展为导向和中心的“发展主义”,以对金钱财富的持有来面对人生的本质意义[24],以致形成操控人类生活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导致“增长与发展负相关”的恶果,和物质富有—精神空虚、经济繁荣—道德堕落、技术进步—生态恶化等一系列发展困境与文明问题.新发展主义是在对“发展主义”思潮的反思和批判中,强调关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5],追问为谁设计得怎样的发展及其与人类福利、生活质量、增长代价、对弱势群体的影响与更好路径的发展理念[26].

  面对国民休闲时代的到来,旅游休闲化的新发展意识也正在形成共识.中国的旅游发展面对新发展主义从思想意识方面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调适,但在实践中的真正落实尚任重道远.生态、文化、健康、休闲、真实、诗意、民生正是乡村生产性与根性内涵的本质特征[27],乡村游憩正是最契合和谐社会与个人发展要求的旅游方式.

  新发展主义语境下的乡村游憩要确立实现人心灵解放和个性全面发展的导向,以生活化游憩来定位未来发展,取消所有的“飞地化”经营,实现乡村旅游去产业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从根本上说是改变传统农业观念, 将农业生产的价值与意义提升至从根本上改善人类栖居环境,实现人类生活审美、促进人类个性健全发展的高度,如此,乡村游憩的发展将成为人类生态文明重建的一个新起点,成为人类神圣信仰与美善信念重构的重要载体.

五、结束语

  旅游乡村的生产生活、文化娱乐、邻里关系、民间信仰、身份意识在旅游中都发生了异质性改变,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在乡村旅游认知偏颇,二在旅游扶贫导向失误,三在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乡村性特征不相匹配,四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五是乡民文化参与能力与主体意识及维权能力的缺乏.笔者基于三维系统的考察提出乡村旅游未来发展之思考如下.

  首先,乡村旅游最核心的功能是传统美善价值信仰的重建.任何时候,发展都要为信仰留有余地,乡村旅游要以高品位根性产品引导人们积极健康的生产与消费理念,让人们在旅游中通过触摸充实丰盈的本真生命、依偎绵绵不绝的大地软语回归久违的家园.

  其次,建立以根文化传承为核心标准的旅游发展评价机制.政府、企业、规划师、媒体、居民共同担当资源保护、惠济民生的社会责任,秉持美丽乡村滋养心灵、润育人性的理念,构建诗意栖居家园.

  第三,倡导基于乡村自然历史特征(偏远、淳朴、熟悉、小空间、宁静、生态、生产性、生活性)的生活化乡村游憩发展模式.

第四,加强乡民自身建设.首先,乡民要认识到自己最珍贵的财富是土地与劳作文化,并在旅游发展中自觉传承和弘扬其核心价值.其次,提升乡民社会参与意识、经营管理能力、经济与技术实力,规避“飞地”怪圈和被重构和异化的风险.

[参考文献]

[1]A REICHEL,O LOWENGART,A MILMAN. Rural touri in Israel: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J].Touri Management,2000,21(5):451.DOI:org/10.1016/S0261-5177(97)00034-4.

[2]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18(1):76.DOI:10.3969/j.issn.1002-5006.2003.01.017.

[3]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2.DOI:10.3969/j.issn.1673-8179.2005.04.003.

[4]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3):70.DOI:10.3969/j.issn.1003-2363.1999.03.019.

[5]陶玉霞.乡村旅游根性意涵的社会调试与价值重建研究[J].人文地理,2015,30(5):117.DOI:10.13959/j.issn.1003-2398.2015.05.018.

[6]R SHARPLEY,D HALL,L ROBERTS,etc. Rural Touri and Sustainability:A Critique[C]//DEREK HALL,LESLEY ROBERTS, MORAG MITCHELL.New Directions in Rural Touri.Aldershot: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3:38-53.

[7]黄成林.乡村旅游发展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390.DOI:10.3969/j.issn.1001-2443.2006.04.021.

[8]周春发.乡村旅游地居民的日常抵抗:以徽村拆建房风波为例[J].旅游学刊,2012,27(2):32.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2.02.009.

[9]魏小安.乡村旅游:新局与新题[R].中国合作经济学会论坛,2011-11-19.

[10]马勇,张学习.基于产业融合的乡村旅游全价值链体系构建研究[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4,33(2):108.DOI:10.3969/j.issn.2095-7386.2014.02.026.

[11]D JWALMSLEY.Rural Touri:A Case of Life Style Led Opportunities[J]. Australian Geographer, 2003,34 (1):61.DOI: 10.1080/00049180320000066155.

[12]尤海涛.乡村旅游利益之殇与本源回归[J].旅游学刊,2014,29(12):10.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4.12.05.

[13]孙九霞,苏静.人类学与社会学视野中的旅游:对话与思辨[J].旅游学刊,2011,26(11):93.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1.11.019.

[14]左晓斯.乡村旅游批判:基于社会学的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13(3):196.DOI:10.3969/j.issn.1000-114X.2013.03.024.

[15]郭凌,王志章.乡村旅游开发与文化空间生产:基于对三圣乡红砂村的个案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4(4):83.DOI:10.3969/j.issn.1002-3240.2014.04.018.

[16]陈望衡.一种崭新的农业理念:农业美学[J].湖南社会科学,2004(3):7.DOI:10.3969/j.issn.1009-5675.2004.03.003.

[17]陶玉霞.论乡村旅游形象的结构生成及其历时性建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5):37.DOI:10.3969/j.issn.1003-6539.2015.05.010.

[18]WEER D B. Model of urban touri for all Caribbean islands[M].New York:Geographical Review,1993:84-86.

[19]苏平,党宁, 吴必虎.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J].地理研究,2004,23(3):403.DOI:10.3321/j.issn:1000-0585.2004.03.014.

[20]基辛.人类学与当代世界[M].张恭启,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1:66.

[21]陶玉霞.乡村旅游需求机制与诉求异化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5, 30(7):37.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5.07.004.

[22]何景明.成都市“农家乐”演变的案例研究[J].旅游学刊,2005,20(6):71.DOI:10.3969/j.issn.1002-5006.2005.06.013.

[23]阎嘉.农家乐:一个当代审美文化的文本[J].文艺争鸣,2007(7):136.

[24]雷启立.坚持一种可能[J].读书,2004(1):51.

[25]查尔斯·威尔伯.发达和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M].高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1.

[26]许宝强,汪晖.发展的幻象[M].北京:编译出版社,2001:25.

[27]陶玉霞.乡村旅游理论建构与理性批判[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148-160.

乡村旅游论文参考资料:

乡村旅游论文

旅游杂志推荐

旅游杂志

生态旅游论文

旅游期刊杂志

旅游电子商务论文

该文点评:上文是关于对写作乡村旅游和发展和中国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乡村旅游本科毕业论文乡村旅游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