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经济转型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跟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和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经济转型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31

《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和》

本文是关于经济转型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与区域经济和本科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对策①

郭 岩

(河南工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摘 要: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同时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结构、知识与能力储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发展定位不明确、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脱节、人才培养模式滞后等是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方式面临的主要困境.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定位、紧扣区域产业脉搏打造专业(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等是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产业;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8)02-0056-05

一、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新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不断转变升级,各行业、产业、企业间人才竞争必将进一步加剧,在迫切需要大批应用型本科人才同时也对应用型人才结构、知识与能力储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应用型人才结构需求新变化

应用型人才大致由科技创新型、应用技术型和应用技能型三类人才组成,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产业企业发展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需求具有显著差异.在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自主研发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主要以应用技能、技术型人才为主.在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大型企业开始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走高新技术实现产业经济发展之路,中小微企业开始注重技术改造与产品升级,走技术进步实现企业内涵发展之路,产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主要以应用技术、科技创新型人才为主.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针对区域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及时调整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准确制定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主动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二)应用型人才知识需求新变化

伴随着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不同区域、地方在深度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区域优势特色行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糅合,努力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产业新业态的产生,这对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部分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构建仍然围绕传统产业进行,并没有与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紧密对接,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所形成的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近年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明确指出:中国工程科技人员国际竞争力在全球 60 多个被调查国家和地区中处于中等水平,且工程师的合格程度在全球范围处于末端水平[1].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只有在专业适时调整与课程体系更新方面寻求突破,围绕产业建专业,融入企业建课程,打破学科壁垒,拆除专业藩篱,注重跨学科、跨专业交叉知识体系建设,才能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具有扎实专业技术和复合型知识体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三)应用型人才能力需求新变化

1. 应具备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高层次人才所具备的创新能力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我们的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引领未来某个新的技术领域的创新还是太少[2],在此背景下我们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面向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在科研与技术创新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应具备较强应用实践能力

具备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迫切需要.未来 5-10 年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集中迸发的关键时期,将不断催生出新技术与新产业,产品、技术、工艺的复杂性、关联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应用实践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3. 应具备跨界融合能力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产业深度融合,技术升级持续增强,产业更新日益加快,产业化边界日趋模糊,同时科技、社会、环境等问题日趋复杂化,这必将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跨行业、跨学科 、跨专业的整合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4. 应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

“复杂工程问题”涵盖技术与非技术两种因素,企业在运行与发展中往往更多注重技术研发与创新,以技术至上,而忽略了市场需求、运营效率、技术转化等非技术因素对技术成果的制约作用,导致预期利润无法实现,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让学生学会在综合非技术因素背景下解决好“复杂工程问题”[3].

5. 应具备与人沟通和合作能力

当前及未来行业产业发展涉及与政府、社会团体及多行业、企业、部门的跨界沟通与合作,这就要求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仅要精通技术技能、拥有丰富实践能力与经验,更需懂得与相关部门、群体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这是多方合作与成功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6. 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区域经济转型与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必需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尤其是更应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包括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学习空间及独立思考等能力,学生只有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在新经济建设中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学校发展定位不明确

地方本科院校虽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已占相当大的比例,但与学术型、研究型高校及传统老本科相比若想谋求发展,获得优势,就必须明确学校发展定位.目前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定位模糊,重综合性建设轻地方特色发展、重学术型人才轻应用型人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培养,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中不清楚学校服务面向的区域与行业、学校办学类型及人才培养定位.如果地方高校发展定位不明确,就不能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出重要支撑作用.

(二)专业、专业群布局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脱节”

当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应用等新技术及智能制造、空天海洋、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就业市场必将需求大批各种类型与层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目前人才市场呈现出各行各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局面,究其根源是各类型高校在专业、专业群布局上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存在严重“脱节”.首先,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与专业群建设前期,由于缺乏对当前及未来区域产业结构与发展趋势、区域同类高校与自身专业(群)建设情况进行深度分析,以及没有主动追踪行业企业与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做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满意度调查等工作[4],致使在专业、专业群布局上与学术型、研究型高校及工科优势高校没有形成错位发展,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可言.其次,地方本科院校没有立足于当前及未来本区域、地方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来培育与之紧密相关的专业,无法形成优势特色专业群.上述原因致使应用型本科人才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能力不足.

(三)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区域产业对人才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对人才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部分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及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中并没有与时俱进,滞后于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部分地方高校并没有依据现代产业发展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如没有通过系统市场调研,不清楚各职业岗位及岗位群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需求,从而盲目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制定中学校新型和新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标准、课程设置等环节没有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等特征.二是随着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业态的产生,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整合重组与优化并没有及时改革和更新.三是目前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陈旧,并没有积极推行基于项目任务、问题导向、工作案例的多种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升.

(四)社会服务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匹配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多由新建本科院校组成,这些院校办学基础较薄弱,建校时间较短,加之自身发展能力有限,所提供的社会服务资源与本区域、地方经济发展不相匹配,具体表现以下几方面:首先,在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力度上明显不足,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没有固定时间或在一定周期内外出培训或深入企业行业一线实践锻炼,所以教师在产品、工艺、装备设计与改进及技术开发、创新、推广与服务方面的能力严重缺失,造成部分地方院校人力资源无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其次,部分地方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不注重顶层设计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缺少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和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致使国家、省、市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步伐缓慢,无法凝聚科技资源、形成强大合力、产出高水平科技成果,学校科研服务能力无法实现新的突破.第三,地方院校无论是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型研究,还是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等,都必需具有先进的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或研究中心、实践教育培训中心等,但目前部分地方院校在仪器、设备、设施、条件等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教师表现出应用研究、科技创新、教育培训能力欠缺,从而影响社会服务的质量.

三、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一)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要想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首先要明确服务定位,始终保持同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发生良性互动,通过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赢得区位优势进而争取更多发展资源.同时,在办学定位上应明确自身是单科性或多科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且学校教育质量与品牌特色要始终凸显“应用型”.另外,学校应明确人才培养基本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课程构建、实践教学中尽显“应用型”特点.地方本科院校只有探索和走出一条符合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适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才能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

(二)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打造专业(群)

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群)建设是其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服务的关键环节与基本路径,必须加强专业(群)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对应性及其内在联系,紧密围绕区域支柱、重点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设置、建设和打造与区域经济、产业集群、产业结构适配度较高的特色与优势专业(群).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坚持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技术链,重点发展与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性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5].同时,地方高校应建立与完善面向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地方高校要始终聚焦服务面向的区域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准确把握当前与未来产业行业发展的规律,深入研究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动态变化,明晰专业、专业群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状况;二是在专业(群)建设中要主动追踪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及其带来的就业领域的变化,逐步淘汰与岗位或岗位群匹配度较低的专业,通过调整专业方向增设或补充匹配度较高的相关专业,促进重新整合的专业群及时满足当前与未来产业行业发展需求;三是对于专业群内新增设的专业,要及时修订与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目标,制定各职业岗位及岗位群所需的专业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标准,并从学期设置、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质量保证、资源保障机制等方面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区域产业对人才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1. 正确处理好“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

实现产学研对接,达成政、校、企、行协同育人的目标与任务,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生产”“教学”与“研究”三种主体有机结合,其中研是学与产深度结合的桥梁与纽带.在当前更加强调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以及要求产业企业持续关注技术改造升级的背景下,“研”应更多凸显技术研究,即技术研发、转让、服务与应用,高校在提升技术研究能力与水平的同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企业生产.要转变传统的科技研发思维,建立以市场需要为项目研发引导源的科技模式,通过建立多种方式的产学研合作联盟,使科技成果迅速产品化、产业化[6].

2. 建立“政校企行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

首先,要搭建“政府支持、学校协同、行业引领、企业推动”的人才培养平台,这样地方高校才能及时了解政府关于区域产业的布局、结构及规模,准确把握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以及行业企业对当前及未来人才的需求变化,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先进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及真实实践平台、创新环境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其次,要成立由政府、高校、企业、行业领导共同组建的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由各方相关专家组建的协同育人具体工作执行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协同育人具体事宜.第三,要对协同育人的人才质量、培养标准、制度保障、平台搭建、过程评价等方面做出规范性要求.

3. 夯实应用型教学基本建设平台

首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上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从外部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等多个环节进行反向设计,并与行业企业共制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对新型、新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充分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等特征.其次,随着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业态的产生,行业、企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及素质需求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就要求地方高校要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吸纳最新的行业前沿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重新制定、重组或优化应用型模块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第三,地方高校应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手段改革,针对理论、实践或理实一体等教学内容选择案例式、项目式、实训式等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四)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地方本科院校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首要体现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上,即要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而要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尤其需在青年教师的素质培养上下真功夫.地方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路径选择上应采用内培+外引+外聘的方式进行.一是地方高校培养教师队伍首先要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做好顶层设计,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习、实践锻炼,关注与本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产业、新业态的涌现与发展,特别要掌握企业先进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不断积累和提高解决企业复杂、核心技术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运用到理论与实践教学及应用技术研究中.二是在引进与外聘优秀企业高管、工程师或技术人员时要从区域经济与地方产业发展及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情况出发,首要考虑从国内外或区域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在本行业企业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引进,其次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优先引进与本校优势、特色专业紧密相关的博士及有企业经历的留学人才.三是地方本科院校要注重积极建立各层级科技创新团队,并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高层次人才进行科技创新与技术研究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扎根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中,深入解决关键技术与关键问题,并提升学校科技服务能力.四是通过教师的外出学习,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7].

(五)搭建政校企行合作实践育人平台

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应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适切性,其中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就是学生应用能力与实践水平培养程度,这就需要深度搭建政校企行合作实践育人平台.地方高校通过搭建政校企行合作实践育人平台来提升学生应用能力与实践水平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地方高校通过经费投入、政策导向、教师激励等措施大力支持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的专业或专业群相关的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及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拓展;同时,通过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相互交融的新型机构,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平台保障.二是学校通过实施政校企行合作发展战略,对接本区域经济发展并集中各方优势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借助学科专业优势建设集教育培训、实习实训、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于一体的协同育人实践平台.三是不断完善校地、校企、校社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通过搭建机构平台、探索合作机制、出台考核与分配激励机制等增强各方合作共建的广度和深度,充分调动多元主体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王孙禺,赵自强,雷环. 国家创新之路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进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1):14-22.

[2]李培根.“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20-26.

[3]杨毅刚,王伟楠,孟斌. 以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标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改进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63-67.

[4]顾永安. 应用本科专业集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J]. 中国高等教育,2016,(22):35-38.

[5]夏建国,易丽. 打造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J]. 中国高等教育,2017,(5):67-71.

[6]李平,雷冬海,赵侠,等. 辽宁高校服务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探索与实践[J]. 现代教育管理,2016,(10):10.

[7]王中华.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困惑与出路[J]. 现代教育管理,2016,(3):56.

(责任编辑:徐治中;责任校对:赵晓梅)

Research on the Route Sel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Serving the Regional Economy’s Tran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GUO Yan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inxiang Henan 453003)

Abstract:Regional economy’s tran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a significant measure for sustainable growth of our countrys economy,which also raises new requirements for talent structure,and reserve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main obstacles that the local universities face when serving reigional economy’s tran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vagu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disjunction between industries 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 industries upgrade and the delay of talent traning mode. Planning the universities orientation scientifically,building industries cluster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ies,innovating talent traning mode,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are the effective route and contermeasures for the local universities serving the regional economy’s tran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Regional Economy; Tranormation and Development;Industries;Route

经济转型论文参考资料:

生态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和政治期刊

工程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管理杂志社

国际经济和贸易毕业论文选题

金融经济杂志社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为一篇适合区域经济和本科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经济转型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经济转型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