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人才培养论文例文 与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建设路径的实践有关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人才培养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06

《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建设路径的实践》

本文是关于人才培养类论文范文检索跟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探索类论文范文。

摘 要: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地方高校工科的人才培养也提出新的要求.针对目前工科专业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分别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特征、培养途径、建设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新工科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地方高校工科“新”起来和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工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模式路径;校内外融合

《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目标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远不能满足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转型的需要.2017年2 月,针对新经济对工程教育的需求和挑战,我国众多高校达成了发展“新工科”的“复旦共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并基于为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紧跟新工业革命的需求,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推进我国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因此,新工科建设必然需要对人才素质结构进行动态调整,使新工科人才素质结构更好地适应和满足、进而引领未来发展需求.

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1)只有掌握了专业技能的人员才能操控智能制造的自动化设备;(2)智能制造业增加了对电子工程、信息技术、机械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3)智能制造的多学科、跨地域和大数据特性,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需要大量的高端服务业从业人员从事智能制造的配套工作.符合新工科要求的制造业人才必须具备强大的综合能力,诸如扎实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能力,应用程序的识别与开发能力,制造业的数字经济能力,跨学科产品和过程开发的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这些新的形势和要求需要教育部门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加以应对.

一、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特征

以新工科人才的特征为引领、以满足智能时代的新工科人才要求为目标,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两大特征:(一)广义的通识教育

旨在构建数、理、化、文、史、哲等全面的知识体系.

使新工科人才能够具备以下三个板块的知识结构:

(1)人文科学:更清晰地认识人的本质并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具备跨时空的思维能力;

(2)社会科学:有助于理解社会环境和人类普通的风俗习惯,进而在其中更好地生活,具备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3)自然科学:有助于理解所处的世界(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而与时俱进地与其保持适当的关系,具备超强的跨学科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学科交叉和跨界培养

智能时代对人才要求的“学有专攻,多专多能”,唯学科交叉和跨界培养方能实现.从新工科人才的分类特征分析,从智能时代对新工科人才的要求分析,交叉融合、跨界培养是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二、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大类招生,大类培养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一个大学生要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全部现代生产知识是不可能的,基础科学在全部知识中是最具稳定性、持久的部分,而且是一切专业学科的基础,只有打好了基础,才有助于专业的学习.为适应新工科的要求,高校应该设置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模块和核心课程,科学地规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比例,强调和保证基础课程的学习.新工科,一方面要赋予普通教育、通识教育应有的地位,另一方面又要正确处理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拓宽专业口径、加强专业基础教学,培养适应性强的“通才”.

(二)跨界培养

改革线性叠加式的知识体系构建方式,探索非线性的融合式知识体系构建方式,形成知识的共振、突破与创新.学校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学习内容、教学计划等方面具有自身特点,特别是要加强教育课程的个性.它是大学办学理念、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及魅力所在,也是培养学生质量的保障.加强课程模块化和选修课程建设,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修相关课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发挥个人的特长和才能.当然,选修课程是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前提下开设的,它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育人质量;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促进知识交叉融合;可以较迅速地反映科学研究的成果,反映时代课题;学生不受科系的限制,低年级可选修高年级课程,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可以跨院系选课;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将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课件.

三、新工科的建设路径

(一)以产教融合为核心

首先,建立产业与高校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分享机制.对于高校,可由此获得关于产业发展战略与最新动态、人才与技术创新需求、市场与创业机遇、企业所拥有的工程教育资源信息、企业对毕业生的用人满意度等信息;对于企业,可借此获得学科前沿、高校服务面向、合作育人需求、可分享的创新智力资源、可转移的科技创新成果、可用的毕业生等信息.

其次,构建立足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与培养目标适应机制.吸纳行业企业人员,建立专业设置的评议会商机制,就新专业设置、现有专业整合与改造进行决策咨询,就培养目标的合理性与持续改进进行评估与评价,实现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及其结构调整的同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人才需求的对接,从源头上避免人才培养与业界需求的脱节.

(二)以学科融合为保障

支撑新工科人才的培养,不仅涉及不同工程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还需要工科与理科的跨界融合,以及工科和人文与社会学科之间的大尺度交叉、跨界与融通.学科融合是新工科的基本保障,不仅新工科人才培养离不开它,新工科体系下的师生创新与创业实践也离不开它的支撑,它是促进科教融合、双创融合,实现深度产教融合的润滑剂与粘合剂.

学科如何融合,学科融合必须以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双创融合,支撑新工科人才培养为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必须以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以面向新产业的科技创新需求为驱动,实施按需交叉、动态融合.以学科融合支持人才培养为例,应该在面向产业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以培养目标为引领建立多学科对专业的支撑,改变过去依据单一学科设置专业、划分专业边界的现象.以学科融合支持师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为例,需要围绕创新需求或创业主题,整合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建立跨学科的创新创业团队或平台.学科融合不能是行政命令和领导意志,但是需要一些行政上的政策与机制引导与干预,将传统高校治理结构中形成的边界、制约和篱笆拆除,消除学科融合过程中引发的矛盾与冲突.

(三)以创新实践平台搭建为驱动

平台是新工科建设进行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项目是开展新工科的重要牵引.因此,必须重视平台建设,以“打造大平台、承接大项目、培育大成果”为工作重点,促进创新要素积聚和系统集成,提高平台对重大项目的承载力和人才团队的聚合度,带动新工科建设的发展.

第一,加大各类平台建设力度.合理引导开展平台建设,丰富科研教学等不同平台类型,引入外部资源与企业等协同共建平台,加快形成平台建设的适度规模和比较优势,支撑新工科发展.

第二,依托平台聚合团队.根据研究方向和教师意向,组建教学或科研团队,推动以学科、课题组为主的科研组织模式向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跨地区协同创新的模式转变,为新工科的建设增添新动力.

(四)以协同育人为突破

吸纳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共同进行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规划与设计;充分利用企业的优质工程教育资源,包括技术与标准、产品与解决方案、工程项目与案例、生产与服务环境、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等,进行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教学环境与师资队伍的共建;建立人才培养需求与产出导向、行业企业参与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针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还要严防工科教育理科化的倾向,因为招生规模大,实验、实践条件不足,大学教师工程经历缺乏等.新工科教学中要慢慢融入“教师是陪跑者”的理念,老师要把自己长跑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跑(动手),培养工程能力.

四、结语

现行很多关于工程教育改革的尝试已经或多或少具备新工科的特点,当我们还不知道该如何开始建设新工科的时候,借鉴和试行现存的改革思路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明确新工科内涵的基础上,制订新工科建设方案,以及结合社会需求和工科发展的背景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建设,将会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

[2] 李培根.工科何以而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4):1-4.

[3]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

[4] 林健.深入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组织和实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5):18.

[5] 陆国栋.“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05):38-41.

作者简介:张海涛(1965- ),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淮海工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工科部,副教授,长期从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器人的教学与研究.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综上而言:本文是一篇关于人才培养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探索相关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