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创新实践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本科毕业设计实践基地的培养模式和方法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创新实践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1-17

《本科毕业设计实践基地的培养模式和方法》

本文是创新实践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和本科和毕业设计和培养模式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根据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现状,北京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结构方向教师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从毕业设计的选题和过程管理两个方面阐述了当前本科生毕业设计不能高质量完成的原因,提出了学校和企业单位相结合的毕业设计创新实践基地的新型培养模式,并且阐述了毕业设计创新实践基地的新型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新模式的构建及优势.此外为适应新型的培养模式,对学校课程安排、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和审核评判标准也进行了改革创新.

[关键词]毕业设计;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2-0156-04

一、 本科毕业设计现状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在本科完成的最后一项任务和学校教学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结合了全部的基础课程知识和专业课程知识,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与深化.同时,毕业设计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来说也是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土木工程问题的机会,是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是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增强毕业生的竞争意识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成为推动社会科技进步与经济不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2]同时,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形式功能的不断变化,要求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不断提高与创新,也要求各大学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本科毕业设计作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应当让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地应用其在学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3]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程背景下创新实践的能力,最终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适应企业单位的优秀本科毕业生.

然而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本科毕业设计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普遍偏低.

(一) 设计选题问题

分析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方向的毕业设计选题大部分都不是实际具体的工程项目问题,其数据大部分也是虚设的,真正来源于生产、管理及工程实际的题目有限,毕业设计工作缺乏工程实际背景和环境,与实际工程问题联系不大,导致与社会工程问题脱节,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到解决工程问题上.且选题大部分难度较大,学生对其兴趣较小,无法彻底地将其融入毕业设计当中,使其完成的毕业设计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 过程管理问题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不可能将全部时间都用来督促监督学生,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但是事实上学生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由于毕业设计任务给予学生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很多学生都会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导致到最后几周内才赶任务,匆匆忙忙就提交了毕业设计,更有甚者抄袭他人毕业设计.这种毕业设计往往错误百出,甚至出现计算书前后矛盾以及计算书和设计图纸自相矛盾的情况,失去了毕业设计的意义.[4]此外,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这在校的最后一项综合性任务时,还要面临着严峻的毕业后就业问题,以至于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设计当中.种种原因都会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大大下降.

因此,在面临诸多的本科生毕业设计问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改革创新传统的本科生毕业设计模式对于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二、 创新实践基地的培养模式

基于现存的本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方向毕业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产学研合作培养为基础,建立结构工程方向本科生毕业设计创新实践基地的设想.毕业设计选题或研究内容来源于创新实践基地.选择优秀的土木工程相关的企业单位,学校和企业通过毕业设计这一工作,共同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

毕业设计创新实践基地模式,即通过以校企合作为中心,学校,企业共同指导学生进行本科毕业设计的新型模式.在此模式中,学生在企业单位进行学习、工作,并且在企业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并且学校老师也同时指导学生,定期审核、考察、指导.在学校与企业的双重指导下,学生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毕业设计创新实践基地模式还将传统的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体制,监督体制,审核与评判标准进行了改革创新,从而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

(一) 创新实践基地的培养目标

1.在新模式下,学生可以在全国最优秀的建筑企业中学习,完成毕业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积累的实习经验对学生以后就业有着很好的帮助.

2.在新模式下,学生可以从企业接触到前沿技术和符合社会需要的知识技能,可以更好地将学校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工程背景下做毕业设计,势必会遇到很多问题,学生通过和企业老师、校内老师的沟通,再经过自己思考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自身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在此模式下,高校可以向实习基地企业提供优秀的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企业可以通过学生在企业做毕业设计时的表现,进行考核评定,将优秀的人才提前留下,加强企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

5.毕业设计创新实践基地的模式也加强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学校可以获取更多的社会需求信息及前沿技术.企业也可以与学校制定定期的企业员工到高校培训的计划,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达到互利共赢.

(二)创新实践基地的模式构建

在我国,高等院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推动着国家的科技进步.企业是高校适应市场经济、增强办学活力的后援,企业的机制是高校借鉴的对象,企业的资金是高校发展的后援,企业人才是高校培养的方向,企业技术是高校开发的内容,高校应积极探求办学体制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通过与企业合作联合办学,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5]将企业与学校教学相结合,创立本科毕业设计实践基地就是校企结合的一种新的模式.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结构方向本科生自2009年就一直围绕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开展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在2009年以前,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结构方向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大多分为两类:一类是科研型论文,论文题目大多为国家前沿性课题,课题难度大且不适于社会的主流需求;另一类课题为具体的设计类题目,其中大部分为虚拟的设计背景,针对性不强且题目创新性不足,大部分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关已完成的毕业设计.部分学生存在抄袭等行为,这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大大降低,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不能很好地完成.

自从2009年,在专业老师牟在根老师的提议及联系努力下,学校先后与多家设计企业研究单位进行合作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等,均为本项目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随着合作的深入,我们逐渐形成了以产学研模式为中心的毕业设计理念,将这些优秀的建筑企业和研究院与学校相结合,在双方的共同指导下,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

自从开始实施校外创新实践基地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毕业设计这一模式以来,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开始变得丰富,题目大多是以实际在建的具体项目为背景的相关设计.题目创新性强,且无前人做过,学生需要靠自身努力完成,杜绝了抄袭现象.并且在学校指导老师和实践基地的指导老师双人管理指导下,学生更加勤奋努力,更好地投入到毕业设计当中,毕业设计质量大大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也明显提升.

(三)创新实践基地的模式的优势

在实行毕业设计创新实践基地模式下,毕业设计与社会土木工程行业实际相结合,体现出产学研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改革,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具体优势如下:

1.课题更加合理实际.采用毕业设计创新实践基地模式,课题的选择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毕业设计的题目大多为企业结合学生的意向和实际的工程背景提出的,更加符合社会需要.这使得课题不再空洞、单一,学生也更加感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投入进来.

2.指导方式改革创新.学校与企业各有一名人员担当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从以前单一的学校老师指导,转变为双方共同指导.学生不仅可以从校内老师处得到指导提升知识,更能从企业单位收获更好的资源和技术指导,并且学会如何待人处事,如何进行团队协作等.在双方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的个人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提升.

3.管理方式更加严格.毕业设计创新实践基地的模式有着更加严格的管理方式,注重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校企双方更加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有着新的考勤制度,在双方的共同监督下,可以杜绝学生的抄袭现象,且可以保证学生的毕业设计保质保量地完成.

4.评价方式更加综合.在毕业设计创新实践基地的模式下,对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评价采用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审核评判,将企业老师的评价和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时表现与学校指导老师和学校其他老师的评价相结合,使得评价模式更加合理化、综合化,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表现.

三、毕业设计创新实践基地模式的培养方法

(一)教学课程的改革

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普遍存在上手慢、学习课程知识与企业单位要求的知识技术存在差距较大的问题,因此要提高学生毕业设计水平,首先要先提高大一至大三期间的教学内容与毕业设计所需要的知识技术的联系.就目前对于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安排分析,大三时期的专业课知识缺少针对性,大多数停留在理论讨论层面,并没有针对实际的工程问题分析,且内容重复部分过多,存在多门课程重复某一部分知识多次的情况.此外对于国内设计单位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的课程过少.因此,我们首先应当对学校的课程安排进行调整,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与创新性以及对常用设计计算软件的学习和应用;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应用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提前培养学生独立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着手毕业设计时,更好地选题开题及理解毕业设计题目,提高工作效率,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在毕业设计上,从而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过程管理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对于每位学生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学习过程.[6]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进入到毕业设计当中,我校决定在大四上学期末,对每个学生进行任务布置.并且在寒假前组织全体师生召开本科生毕业设计动员会.动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讲解毕业设计的具体步骤及时间要求,让学生对毕业设计有个初步的认识.并且布置给学生在寒假期间的具体工作任务,以方便学生开学后的毕业设计顺利进行.

1.选题和开题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选题和开题工作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第一步.[7]选题是否有科学性、多样性和实践性是决定毕业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的前提条件,直接关系到整个毕业设计的质量高低.[8]因此,对于提高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选题应当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及专业培养目标,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应当根据学生、教师、基地指导老师三方面的意见、综合考虑.具体做法如下:在大四寒假期间要求学生多查资料,考虑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问题.开学后,选择自己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与老师商讨毕业设计题目.由指导老师联系基地的相关负责人作为学生的基地指导老师,并商讨题目.学生前往基地与基地老师商讨.最终经由三方的共同商讨,使得选题更加合理,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学生更加感兴趣.

2.过程监督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时间一般持续一学期,约为18周,相较于本科学生,毕业设计有着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根据我校对于本科生毕业设计情况的考察,大部分学生存在着前期无从下手,进展缓慢的问题.后期又受其他诸多因素影响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设计当中,从而使得有效的毕业设计时间大大缩减.[9]此外,由于校内指导老师并不能时刻监督学生的毕业设计情况,一些缺乏自主性的学生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毕业设计进展缓慢,且都会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甚至出现后期抄袭他人所做类似的毕业设计成果,仓促完成的情况.这样使得毕业设计的质量大大降低,毕业设计错误百出.基于这样的普遍情况,急需完善监督管理体制,方法如下:

(1)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制定详细的任务计划,在毕业设计进行中,除特殊情况之外,严格按照任务计划进行,每进行下一阶段要和校内外老师检验上一阶段任务切实完成后方可进行,对于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应给予批评,并且记录,作为最后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判参考.(2)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每天提交一篇日记,日记内容主要为当天所完成的内容,收获的知识,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如何解决.

(3)规定校内老师及实践基地老师一周对学生面对面指导的次数,并且查看学生的发展进度和学生记录的日记,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讨论解决,并且要有相关记录.

(4)学校在中后期进行随机抽查,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及查重率,以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是否合理和学生是否有抄袭现象.

(三)审核与评判标准的改革

在毕业设计创新实践基地模式下,原有的审核评判标准将不再适用,需要对原有的评判标准进行改革,新的审核评判标准如下:

1.毕业设计完成后,学生的毕业设计应当先结合校内指导教师和实践基地指导教师的自评阶段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进行审核.校内指导老师审核可以根据学生的记录日记情况,每周汇报情况,毕业设计积极性,毕业设计内容,质量等因素进行参考打分.实践基地指导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主动性,毕业设计是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等因素进行审核.此外,自评阶段结束后,由指导老师将学生毕业设计上交于学院,再由学院随机分配给其他指导老师进行审核,最终学生的审核成绩有这三方审核成绩按一定的百分比进行计算得出,保证如实反映学生的毕业设计完成情况.

2.成立专业答辩委员会下设答辩小组,每组指定答辩负责人,毕业答辩由公开答辩和小组答辩组成.[10]学院随机一定比例学生进行公开答辩,其他学生随机分组进行小组答辩,要求所有同学必须参加,毕业答辩由学生亲自对所做毕业设计进行讲解,由答辩老师对学生所做毕业设计内容、质量及学生答辩表现进行打分,作为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最终,学生的毕业设计审核成绩由这两部分组成,若最终学生毕业设计成绩低于某一标准,质量不合格,则给予退回,让学生进行修改或重写补充,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保证本科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

四、结论

我校以校企合作为中心,结合产学研的教学理念的毕业设计创新实践基地新模式,将学校与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校内指导老师和实践基地指导老师的双重指导下,吸收校企双方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产生“1+1>2”的效应;以新的培养,管理,审核模式,培养出更加符合目前社会土木工程需要的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人才,从而形成校企互利双赢的局面,符合国家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并建立了培养本科生的新型模式.

[责任编辑:刘凤华]

创新实践论文参考资料:

社会实践论文2000字

翻译实践报告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教育实践和杂志

经贸实践杂志

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上文结束语,这是关于创新实践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本科和毕业设计和培养模式相关创新实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