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经济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催生现代化经济体系类论文范文集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经济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0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催生现代化经济体系》

该文是关于经济相关论文范文例文和经济体系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催生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将其确立为我们党领导未来经济工作需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如何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怎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带着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博士生导师韩保江教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行动指南

《领导文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和指引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科学理论,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一次“新飞跃”,极大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请您谈谈如何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韩保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理论和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之所以是科学理论,从理论渊源来看,首先是因为它顺乎时代要求,反映实践事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来就主张“从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就是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事实出发的,它不仅深刻反映了新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大变革和大调整的大趋势,而且深刻回答了“三期叠加”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办”的基本问题.

  其次是因为它充分吸收和继承了以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脉相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传承和发展的精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充分吸收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营养,而且极大地继承了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经济建设思想的精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渊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夯实了经济理论基础.

  再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统,很好地坚持并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也注意吸收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和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合理成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之所以是科学理论,从理论特色来看,是因为它从政治保障、发展目的、发展理念、主要矛盾,到工作主线、发展战略和策略方法,形成了一套“前所未有”的“闭环”理论体系.对此,经济工作会议用“七个坚持”加以概括:一是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这是“中国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这一质的规定性在经济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和体现.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回答了发展“为了谁”的发展目的的问题.三是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这是正确判断和把握形势的思想.四是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回答的是经济发展要借助的体制机制问题.五是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这回答的是发展阶段变化后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问题.六是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这是解决事关我国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的思想.七是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这讲的是经济工作的方法论问题.这“七个坚持”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逻辑紧密,环环相扣.

  理论来源于实践,但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其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导新时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继续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和新发展理念等主要思想贯彻到经济工作各领域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过程,而且要重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落实好8大重点工作,确保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为实现“新两步走”战略目标,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基础,进而用新的成功实践进一步印证和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战略意义

《领导文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跨越关口”四个字彰显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您认为,我们如何才能“跨越关口”?

韩保江:如何“跨越关口”,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的答案是,“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这段论述既讲明了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期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意义,又分别从生产力、生产关系、运行机制等不同层次说清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路径.这也是我们“跨越关口”的必由之路.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方位来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物质基础”.客观地讲,从改革开放前29年到改革开放后近4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 “大而全”的经济体系,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产能过剩”型的经济体系,都做出了具有其历史特点的巨大贡献,并分别支撑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两次飞跃”.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没有一劳永逸的经济体系,曾经服务过“两次飞跃”的经济体系,不可能完成支持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第三次飞跃”的使命.因此,唯有在“破旧立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传统经济体系的比较优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才能成为真正的现代化经济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拥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来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四大转变”的“总枢纽”.总书记指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如何走过这个“必经过程”,现存的经济体系无法支撑“实现四大转向”的“重任”,要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实现增长速度、发展模式、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的根本转换,进而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从社会主要矛盾内涵的新变化来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主钥匙”.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战略判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几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现存的经济体系成功地了旧的社会主要矛盾这把锁,而要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就必须打造一把新钥匙,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彻底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终解决我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从实现“两阶段”战略,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的客观要求来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这一新的“两阶段”战略安排,自然更需要建设与之要求相适应的经济体系.

从世界新产业革命和“新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来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赢得国际竞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障”.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多维特征

《领导文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然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需要我们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来认识现代化经济体系多维特征.您认为,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有哪些特征?

韩保江:现代化经济体系有九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既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更是实施新“两步走”发展战略,成功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中国奇迹”.但是,粗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使得我国人口红利几近消失,土地、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唯有从根本上转变依托人口、资源和投资等要素驱动经济发展的方式,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最终实现从“数量赶超”到“质量赶超”的历史性跨越,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成功建成高水平现代化国家,才有希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协调平衡发展”的经济体系.建构新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符合“协调平衡发展”的要求,既要通过“补短板”,做加法,来进一步发挥和释放“长板”,即发达地区、优势产业、优势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又要通过“补短板”来释放“短板潜力”,即后发地区、发展不充分的产业、尚未有效利用的资源要素的后发优势和潜能.中国经济发展后劲足、韧性大,回旋余地广,集中体现在中国还有许多欠发达地区和产业,还有许多未开发或开发不够的市场,还有许多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急待发掘.

第三,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无疑,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都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价值引领和“硬约束”,又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商机和发展动力,进而“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因此,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第四,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开放共赢发展”的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的开放经济体系,是内外联动,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经济体系.近40年改革开放历史证明,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建设开放共赢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既要立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整合,各国发展联动、机遇共享、命运与共的利益交融关系日益凸显的“新经济全球化”现实,加快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提高国内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分享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市场空间扩大机遇的能力.同时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投资大国以及市场、能源资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既要支持我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又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作用,主动负起大国责任,做好开发发展、绿色发展的国际引领者.尤其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促进形成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

第五,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共享共富发展”的经济体系.共享共富发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同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体系的根本区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方面要着眼于实现“共建共享”,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产业体系和就业机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要着力于“共同富裕”,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第六,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虚实共生发展”的经济体系.从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共生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共同特征.但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许多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再工业化”的实践来看,无论一个国家经济有多发达,或是否进入后工业化,都不能忽视发展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对于正处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大国,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和振兴制造业放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工作的首位.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必须重视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型服务业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和带动性显著等特点,对于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必须重视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与现代金融业的协同发展.发展现代金融业,既要守住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相关政策,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又要重视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发展股权融资,稳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大力推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最后,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互联网+实体经济”以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共享经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是大国产业博弈的重要阵地.必须妥善处理好实体经济与现代服务业和虚拟经济的关系,既要看到现代服务业和虚拟经济的“寄生性”,又要看到现代服务业和虚拟经济的“独立性”,防止去工业化、防止“脱实向虚”、防止房地产泡沫化,最大限度地化解金融风险.

第七,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公私混合发展”的经济体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充分反映基本经济制度“两个毫不动摇”的要求,充分发挥多元包容、混合一体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优势”.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企业,不仅具有适应和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发展”需要的优越性,而且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在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和市场需求“多样化”需要具有独特优越性,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分工和市场竞争中客观存在的“分工互补效应” “竞争促进效应”“混合共生效应”.讲“分工互补效应”,是指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化大生产和非社会化大生产、公共产品与非公共产品供给“功能性分工和协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效应.“竞争促进效应”,是指“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进而“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而产生的“相互竞争、相互约束、相互学习”的“鲶鱼效应”.讲“混合共生效应”,是指在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尤其是“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而形成的“公私共生”和“劳资两利”效应,从根本上消除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雇佣劳动”和“劳资冲突”的弊端.这“三重效应”是任何单一所有制,无论是传统“一大二公”的公有制,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单一私有制都无法产生的,进而也是最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和谐的.

第八,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劳资包容发展”的经济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体系的主要特征应该主要体现在“劳资包容发展”上.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方面要重视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大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要重视资本主体和各类市场主体的基本权益,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大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尤其要重视创新劳资融合发展机制,健全劳资谈判机制和利润分享机制,努力把各类企业都建成劳资命运共同体.

第九,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两手互济发展”的经济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做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辩证统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充分反映这一根本目标的要求.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使市场机制有效,前提是产权清晰、自由交换.因此,“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这样“市场出清”才能成为常态,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才能根本杜绝,经济效率最大化才能实现.当然,市场也存在“失灵”,供求机制和机制对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分配公平、机会主义、经济波动等无能为力,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说到底就是要发挥好政府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等方面的作用,努力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主要途径

《领导文萃》:明确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9个特征,我们也就明确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那么,就请您进一步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韩保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六大途径.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书记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想.”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思想,关键是要抓住供给侧的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尤其要注意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二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1)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R&D)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3%以上;(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3)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4)创新产出高,是否拥有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区分创新型国家与非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要正视我国现有创新能力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既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又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还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此,首先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其次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最后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四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一直是传统和现存经济体系未能解决好的问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这个难题,除了继续在“四大板块”战略实施上下大功夫外,即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还必须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尤其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五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率的经济体制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而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一要加快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二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三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四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五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六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开放就是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要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经济论文参考资料:

生态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和政治期刊

工程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管理杂志社

国际经济和贸易毕业论文选题

金融经济杂志社

该文结束语:这是一篇大学硕士与经济本科经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经济体系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和催生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