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大学生文化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跟大学生文化素质公选课参和式互动教学模式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大学生文化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26

《大学生文化素质公选课参和式互动教学模式》

该文是关于大学生文化方面本科论文范文跟教学模式探讨和公选和素质类论文怎么写。

摘 要:大学生文化素质公选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其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则是影响学生收获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关键.针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公选课课堂教学环节,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学生为本、全程参与、激发活力”的原则,从完善教学内容、激发课堂活力、创新考试模式三个关键环节入手,提出大学生文化素质公选课全程参与式教学模式,并付诸实践.研究成果将对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文化素质;课堂教学;全程参与;互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8)04-0052-05

在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深化与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划分也越来越细、越来越窄,培养的人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逐渐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尤其是文化素养缺乏引起了各界的诟病与质疑.由此,人们也逐渐认识到,高级专门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具有人文素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期待要求全面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迫切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为此,社会各界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内涵与外延的认识也有了更为丰富的研究.可以说,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是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各种弊端与问题而进行的本土化探索与创新[1].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2].高等学府秉承培养德才兼备、既具有科学素质又具有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宗旨,对文化素质教育模式的探讨和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新常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也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要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指导文化素质教育,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打破学科界限与单一的授课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3-4].近年来,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模式的理论探索和案例研究正在逐步深入.然而,由于文化素质公选课受众学生专业背景的多样性与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性等特点[5-6],造成授课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吸引力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进而影响文化素质公选课设立的初衷和教学目的的实现.传统教学过程中,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往往重教轻学,缺乏互动的教学行为,重结果轻过程、重量轻质的教学评价等制约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当下,针对文化素质公选课,时常会听到教师说“学生不好好学”,学生也会说到“老师不好好教”,为此,需要正确分析这一现象.早在民国时期,蔡元培先生针对当时的教育弊病,曾提出了对教育工作的三种担忧,从“教而不学”,到“学而不教”,再到“不教不学”.为此,蔡君也提出了希望,即从“教而不学”到“既教且学”、从“学而不教”到“既学且教”、从“不教不学”到“又教又学”[7].关于“教与学”关系之论述,可谓纵贯古今、跨越国界.我国《吕氏春秋·君守》中就曾提到“不教之教,无言之诏”.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不教而教”可称为教育的最高境界[8].芝加哥大学的JohnWithall教授1949年提出“教师中心”“学生中心”之说[9].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0]由此可见,能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学生自觉、主动与自由的教育是教与学关系健康与否的关键.

文化素质公选课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抓手,但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目前,重教轻学的教学过程与重量轻质的教学评价模式已很难适应课堂教学与学生素质的提升,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创新备受师生关注.本研究更多侧重于课堂教学环节展开,通过典型案例,在调查分析文化素质公选课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教与学为切入点,在充分发挥师生双核作用、增强知识传授互动性、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下,探讨一种基于全程参与的互动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文化素质的提升,以期为更高效的文化素质教育提供经验借鉴.

1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学习法等研究手段,在充分获取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等,分析文化素质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其次,遵循“学生为本、全程参与、激发活力”的原则,从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成绩评判三个环节入手,设计基于全程参与的大学生文化素质公选课互动教学模式.最后,提出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并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价,为文化素质教学提供经验和参考.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文化素质公选课学生特点、讲授内容与学生期待学习到的内容之间的吻合度、课堂教学方法、学生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度、课程考核方式及公选课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设计问卷.调查面向西南财经大学2011、

2012、2013、2014及2015级曾选修过文化素质公选课的在校本科生,专业涉及36个方向共计220名在校大学生.最终筛选并获得有效问卷213份,其中男生102名,女生111名.

2文化素质公选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公选课存在的问题,通过不定项选择进行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表1):有167名学生认为参与度低,占到问卷的7840%;其次是考核方式不合理、授课内容吸引力不足、授课方式单一等问题,分别占67.14%、5258%、45.07%.此外,24.41%的调查对象认为还存在着其它问题,诸如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文化素质公选课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2.1学生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参与度不高

文化素质公选课的受众多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在校学生.因其所学专业不同,各自文化素养的背景不同,自然对于所选课程的期望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问卷显示,只有12.2%的学生认为期待学习内容同实际教授内容较吻合,

40.4%认为有较大的出入.学生有以全面了解所选领域概况或热点问题为目的,有以某一具体方面进行深入学习为目的,也有以拿到学分为目的.而授课内容多以教师为主,更多结合教师自身的专业特点,忽视了受众群体的期待和学习意愿,致使学生参与度下降.34%的调查对象认为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度极低.

2.2教学方法单一,授课效果不佳

现有的课程教学中,13%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较丰富,32%的学生认为极为单一.授课教师多以讲授的方式为主,缺乏互动.老师成了教书匠,学生在下面有玩手机的,学习英语的,看小说的,打瞌睡的,课程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普及,使得PPT教学被广泛采用,

而学生们均以拷贝课件、课后复习应试的心态来对待所选课程,授课效果不理想.

2.3考核方式僵化,成绩评判缺乏科学性

现有的考核方式多以答卷考试和撰写小论文的方式完成.学生们习惯了应试教育的考核模式,临考前往往通过突击复习、死记硬背来应对文化素质公选课的考核.对于常规的考试方式调查结果表明,仅有19%的人可以接受,32%的学生认为应试心态严重,结果不能体现真实水平.而常规方式忽略了学生们自身对于知识的接收和学习效果,统一化的考题无法体现学生个性化的差异,不能真实反映不同视角下的真知灼见.所以学生们自然也会把考试当成一种负担,结果不但增加千篇一律的试卷和阅卷工作,还无法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参与式互动教学模式探讨

德国著名教育家马丁·布伯曾说过,受教育者“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特定人格”[11].同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对人性的唤醒和对人性的尊重,而不是单纯地对人管理与约束[12].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诊断学生的优势智力,并且激励其潜能发挥,这不仅是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也是对学生个性特质的真正尊重.因此,以人为本,即充分考虑学生的多元化、差异化,进而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人性化.文化素质课的参与式互动教学模式所倡导的是集“学生中心、平等参与、素质培养”为一体的多样化协作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提升素养.因此,本研究将从学生最关心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成绩评判三个环节入手,探讨基于全程参与的大学生文化素质公选课互动教学模式.

3.1师生互动,完善教学内容

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期望,在既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应充分结合学生对相关领域知识点的偏好及热点问题,细化并补充教学内容.开课的第一节,授课教师不直接进入专业知识的讲授,可以先对教学目的、计划教授的知识模块进行简单介绍,随后采取自由发言的方式,全面获取学生们期望学习和了解的知识.并对反馈信息进行整合归类,把有代表性和共性的学习需求融入现有的教学大纲,对计划内容加以优化调整.因此,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思维及需求,让学生参与开发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师生双核作用,最终使教学内容呈现出鲜活化、互动化特点.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背景及需求,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

3.2多措并举,激发课堂活力

相比专业课程,文化素质公选课的授课内容具有普适性的特点,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阅历的学生对文化素质有不同的认知,多学科知识交叉可形成更加全面的思考和判断.这为师生互动及多样化教学方式的采用提供了较好基础.因此,除了传统的以PPT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还可以采用相关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丰富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灵感.同时,在这些参与方式中,教师应尝试运用启发式、研讨式、换位式、对话式、体验式等,灵活转变教师角色,有时是一位向导,有时是一位主持者或协调人[13].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展示多元化的思考和认识.多种方式的应用,定能很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并为文化素质的培养提供更全面的学习素材.

3.3学生主导,创新考试模式

文化素质课的成绩评判过程中,无论是试卷作答还是撰写论文的方式,考试成绩通常由教师主导.所以,考核内容的统一化及评价标准的单一性很难真实体现学习效果.文化素质课程应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侧重综合能力,注重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论成败,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秉承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团队意识、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研究提出一种学生主导型成绩评判模式(如图1).即在开课后的第2周,鼓励学生跨专业、自由组合小团队,每个团队由3~5人.团队通过自选同课程相关主题,深入学习研究,形成相应成果,在课程结束之际,通过团队报告呈现、多媒体讲解、情景表演等方式在全班师生前进行集中展示,并由自愿担任评委的学生给出成绩,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得出小团队的考试成绩.为了调动积极性,建议学生主导的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为70%左右.最后,结合任课教师给出的平时成绩,形成成绩评判的最终结果.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不同专业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并能就相关主题从多视角贡献各自的力量,展示自我,树立信心,提升文化素质,由被动应试向主动展示转变.

4模式实践与效果

文化素质公选课之一的“社交与礼仪”,已在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教学中开设多年.因此,随机选取一个由55名选课学生组成的班级,采用全程参与互动教学模式进行实践.为了能对实践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基于课程开始和结束两个节点,采用问卷,针对所授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三方面内容的综合满意度进行对比调查.结果显示,同以往文化素质公选课相比,对全程参与互动教学模式满意的调查对象比例由43.48%升至76.36%,提高了32.9%;满意度一般的比例由47.83%减少至18.18%;不满意比例由8.7%下降至5.45%,如图2所示.

调查中同时发现,对于课程大纲中融入选课学生集中关注的热点,并采用多元化的授课方式等措施,都很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性.本模式中,采取小团队协作形成成果并公开展示,最后由学生们评价得出分值的考试方式,考试环节由老师主导转向学生主导,从而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度和主动性.对学习效果的提升、主动学习能力及团队意识的培养都会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5结语

针对文化素质公选课课堂教学环节,本研究在分析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程参与互动教学模式.实践也表明,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收获知识、彰显个性、提升能力.特别是以学生为主导实施的考试及评分方式的探讨,将对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更多参考.

大学生文化论文参考资料:

企业文化杂志社

大学生投稿

大学生小论文范文

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企业文化的论文

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

此文总结,本文论述了关于教学模式探讨和公选和素质方面的大学生文化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大学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