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研究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跟当代文学史料和政治抒情诗以郭小川为例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研究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23

《当代文学史料和政治抒情诗以郭小川为例》

本文是关于研究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跟郭小川和抒情诗和当代文学史料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一、引言

史料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当代文学的不断发展,各种书籍大量的出版以及档案的陆续解密,当代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累积了较为丰富的文献史料,研究资料愈来愈多样,其研究价值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浙江大学吴秀明教授对于如何梳理、甄别、研究,进而合理利用史料,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层次和规格,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当代领域,目前对史料搜集的侧重点在于档案文件、历史记述上.因为当代文学与当代政治历史相伴生的历史特性,查找相关档案文件,梳理当权者与文人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是还原历史语境的关键所在.”[1] 运用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政治抒情诗,是对政治抒情诗研究新方法的尝试与探索.郭小川是其中一位颇具代表性的一位政治抒情诗人.

二、郭小川政治抒情诗研究现状

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投身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始,直至结束前去世,郭小川的文学生命长达四十年.作为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在政治抒情诗创作上的成就不容质疑.建国以来,郭小川诗歌研究硕果累累,不断有新的学者加入到郭小川诗歌研究队伍中来.但是在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郭小川诗歌研究都比较侧重于从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方面入手.评论界迄今为止注意较多的一方面是他的政治抒情诗,另一方面则是他在音韵、节奏、格律、形式上达到的水准和多样性,评论家们称颂的也多是他的政治抒情诗等一批所谓的“社会主义的诗歌精品”.这类评论作品都不可避免地要提及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成就,并且对他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将他推上很高的文学史地位,代表性的有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等.以上文学史著作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郭小川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进行了公正、客观的分析,并且都一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各类刊物中关于郭小川诗歌艺术的评论文章也屡见不鲜,如萧三的《谈〈望星空〉》、邓仁的《“有如流水”的诗句——试探郭小川〈厦门风姿〉的音乐安排》、丁永淮的《郭小川诗歌的哲理特色》、任愫的《天风海山 气象万千——论郭小川诗歌的艺术风格》等.此后,郭小川政治抒情诗的研究便一直难有突破,文学史对郭小川的评价也多为“时代的号手”、“战士诗人”等论调.随着朦胧诗的兴起,政治抒情诗不再是诗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郭小川研究也就此止步不前.

三、运用当代文学史料研究郭小川的实践与意义

作为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郭小川已经被研究得十分透彻,仅从艺术特色与艺术成就来评价郭小川已经很难有学术上的突破.郭小川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不是因为他的诗歌成就,而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量档案资料的面世,一方面是因为《郭小川全集》、《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等作品的出版,这些新的当代文学史料使学术界对郭小川的评价找到新的切入角度,视角更为丰富、剖析更为深入.尤其是《郭小川全集》披露了大量首次面世的郭小川书信、日记、笔记、检查等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文献资料,这些最早记录于战争年代的珍贵史料,为学术界重新认识和评价郭小川提供了依据.

“当我们借助于史料把目光投向以前被遮蔽的历史场域,就会发现当代文学史的形态远比我们目前所认识的要复杂得多”.[2] 大量史料的披露使学者意识到郭小川“行政官员”与“诗人”这个特殊敏感的双重身份,在他进行政治抒情诗创作的年代,历史场景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历史语境远比我们所想的更复杂.利用当代文学史料还原历史,使我们得以在一个真实的历史场景中看待郭小川及其政治抒情诗创作.因此,有学者认为郭小川“突破以往的‘禁区’,大胆进行诗歌创作,《白雪的赞歌》、《一个和八个》、《深深的山谷》对人性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对历史的偶然性和复杂性作了大胆揭示’”.[3]

根据已经披露的具有极其珍贵史料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在郭小川政治抒情诗研究领域,郭小川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从他在诗歌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更多地投向了他多舛的诗学命运与其时的政治话语、文学环境之间密切的和必然的关联,尤其在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态度问题上,是否存在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质疑和反抗,他是主动还是被动、反抗的程度如何,学术界众说纷纭.丰富的史料为如何看待郭小川对主流意识形态态度问题上,为学者提出不同观点提供了论据支撑.有的学者认为郭小川无比拥护党和国家的文艺政策,忠诚执行“行政官员”职责,无愧于“战士诗人”及“时代的号手”的评价;有的学者认为郭小川执着追求纯真文学梦,强烈质疑建国后的文学规范,并表现出反抗姿态;有的学者认为由于“行政官员”和“诗人”双重身份之间的立场与思想认识的矛盾,郭小川时而表现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顺从,时而表现出反抗的矛盾姿态,这使得郭小川的诗歌创作呈现出复杂而又矛盾的样貌;而有的学者则认为郭小川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抗只是对诗学理想难以实现,以及诗歌创作难以达到新高度的焦虑,暂时的焦躁情绪及牢骚,与他大量对主流意识形态主动迎合的诗作相比微不足道,他的焦虑及牢骚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反抗.不同观点碰撞的焦点在于,郭小川对主流意识形态表现出的态度是顺应还是反抗,如果有反抗,反抗的程度如何,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反抗.

有的学者对披露的日记、书信、检查等史料提出质疑,这种观点认为郭小川是一个历史观念十分强烈的诗人,他希望能被将来的历史记住,而他有写日记的习惯,即使漏写了日记也会及时补记,因此对于这样的诗人来说,由其子女编撰、出版的家书和日记,可信度不足,把他的家书和日记等史料作为判定他对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强烈反抗的依据,值得商榷.

学术界对郭小川评论的焦点从艺术成就及艺术特色投向了创作行为,从诗歌作品本身转向了诗作呈现复杂样貌的深层原因.尽管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但能从对仅对诗歌艺术成就及特色这个单一的研究视角,转向更为丰富的研究视域,对诗人的理解更全面客观、对诗歌作品的剖析更深入,可以说这就是当代文学史料给学科发展带来的新增长点,是学术研究的一种创新.

四、结语

当代文学史料的现世使学术界对郭小川政治抒情诗的研究打开了新研究视野,诸多不同的学术观点均能为各自找到相应的史料依据,学术界在郭小川政治抒情诗研究领域呈现多样化特点,迸发出思想碰撞的火花.研究者能结合丰富的当代文学史料,结合郭小川的诗歌个案,“给一个典型的历史个案以全真的文本”,从而正确看待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更好地理解作家及其文学作品,深刻了解文学现象,丰富研究视野,树立自己的学术观点.重视搜集、保护、整理当代文学史料,运用当代文学史料对政治抒情诗进行研究,开辟新的研究视野,为当代文学研究

研究论文参考资料:

该文点评:这篇文章为关于对写作郭小川和抒情诗和当代文学史料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研究本科毕业论文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