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浩然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跟浩然正气的母爱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浩然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1-15

《浩然正气的母爱》

本文是浩然方面开题报告范文与浩然正气和母爱类论文范文素材。

现在人都说,新时代妈妈的标准是:下得菜场,上得课堂;教得奥数,讲得语法;改得作文,做得小报;懂得琴棋,会得书画;搜得攻略,找得景点;提得行李,拍得照片;想得出创意,搞得了活动;挣得了学费,付得了消费;最重要的是,扛得住情绪崩溃,熬得过岁月沧桑!

古代也有很多知名的母亲,有很多经典母爱故事,比如孟母三迁、欧母画荻、岳母刺字等.古代这些贤母,她们可能做不了新时代妈妈的这些事,但她们却以刚强和正气,给儿女以向上的力量和正确的航向,让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范滂母亲重大义

《后汉书·范滂传》载:范滂字孟博,汉代汝南征羌人.从小有砥砺清高和至亲至孝的名节,为州里人所信服,被举荐为孝廉.当时冀州发生饥荒,盗贼四起,朝廷让范滂做了清诏使,前去查明情况.范滂行前慷慨陈词,决心严惩腐败,到了冀州境内,那些贪官污吏早已望风而逃.经过查访,范滂劾奏了刺史、二千石权豪共二十多人.尚书责备范滂所劾奏的太多,怀疑他掺杂了私人恩怨.范滂回答说:“我听说农夫除去田里的野草,农作物一定长得又好又茂盛;忠臣除却朝廷里的佞人,国家的政治就会因此清明.如果我的话有不一致的地方,我甘愿在众人面前受到惩罚.”

范滂得罪了很多人,后来就有人诬告范滂结交朋党,因此他被关进黄门北寺的监狱.狱吏要对他和其他狱友加以拷打盘问,因为其他狱友很多都疾病缠身,范滂请求首先上刑床.后来范滂出狱回乡,刚从京师出发,汝南、南阳的士大夫有数千辆车前来迎接他.

建宁二年,汉灵帝下诏大范围地诛杀党人.因范滂曾被诬告为朋党,所以也在拘捕名单之列.负责此事的督邮吴导,深知范滂为人,他来到县里,抱着诏书,关闭传舍的房门,趴在床上哭泣,不忍心去抓捕范滂.范滂得知,说:“这一定是因为我!”于是他自缚到监狱里去.县令郭揖大惊失色,自解官印,要拉着范滂一起逃亡,说:“天下这么大,你怎么在这里呢?”范滂说:“我死了,这祸也就过去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而牵累您,又让我的老母亲流离失所呢?”

范滂临行时,向母亲告别,对母亲说:“二弟仲博对您孝敬,可以供养您,我死了也就放心了.只是希望母亲大人不要过度伤心,折损身体.”范滂的母亲看着即将离去的儿子,坚定地说:“你现在能与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有了美好的名声,又希望求得长寿,能同时得到吗?”李膺、杜密是当时著名的好官,因党人事起,被免官还本郡,二人一同坐罪,两人齐名,故时人称为“ 李杜”.范滂跪着接受母亲的教导,拜了两次就辞别了,遇害时年仅33 岁.

陶侃母亲识大体

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是一位识大体、顾大局的好母亲,她时刻为儿子的前程掌舵,让儿子人生的小船得以顺利航行.

据《晋书·陶侃传》载:陶侃曾任八州都督、征西大将军,封长沙郡公.陶侃少年时丧父,家境清贫,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湛氏是位坚强的女性,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对陶侃管教很严.

一次,鄱阳郡名气很大的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正值大雪.陶侃因家贫,担心招待不好怠慢了朋友,心中十分焦急.母亲看在眼里,安慰他说:“ 你只管留客吧, 我会设法招待好的.”于是,母亲把头上的长发剪下卖了,买来酒菜,客人畅饮,连仆从也受到未曾想到的招待.湛氏又卷起铺床的干草切细,喂饱范逵的马.范逵事后得知,感慨地说:“非此母不生此子!”仆从也深受感动.

范逵告别时,陶侃送了百余里.范逵问“: 卿想到郡中去任职吗?”陶侃回答“: 想去,可苦于无人引荐.”范逵拜见庐江太守张夔,极力赞美陶侃.于是,张夔就召陶侃为督邮,领枞阳县令,在任上以有才能而著名,又迁任主簿.张夔之妻生病,需要到几百里之外去接医生,当时大雪天寒,僚属们都感到为难,独陶侃说“: 侍君侍父是为臣为子之义,郡守夫人就同我们的母亲一样,哪有父母有病而子女不尽心的?”于是主动要求前往,大家都佩服他的礼义.

后来,陶侃被张夔举为孝廉,不久,做了渔梁吏.他念起贫寒中的母亲,就用陶罐盛了一些鱼送给母亲.不料母亲不但不受,还将陶罐封上退回, 并附信责备说:“汝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此事给陶侃以极大的教育,为陶侃后来做官的廉洁奉公打下了基础.

陶侃在几十年的为官生涯中,时刻牢记母亲的教诲,坚持每天早上把一百块砖搬到屋子外面去,晚上又如数搬回来.部下问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的志向是领兵横扫强虏,恢复中原,如果不锻炼好身体怎么可以呢!”

苏轼母亲善教诲

现在大家都知道伟大的苏轼,其实苏轼的成长背后离不开母亲程夫人的谆谆教诲.

据《宋史·苏轼传》载:苏轼的母亲程夫人是一位贤良富有正义感的母亲.她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深知礼义.18 岁同苏洵结婚时,程富苏贫,且苏洵一事无成,屡试不中,程夫人不仅没有冷眼对他,反而安贫守志,“甘此蔬粝”,尽量去理解、关心、支持他,促使苏洵27 岁开始发奋.她对苏轼兄弟精心抚养教育,鼓励他们“奋厉有当世志”“立乎大志,不辱苏门,也不悔于国家”.程夫人除操持家务外,还担着孩子们的启蒙责任,经常给他们讲古今成败治乱的故事,培养他们的品德、情操和气节.

有一天,程夫人给苏轼兄弟讲范滂的故事,讲到范滂在临刑前,去向母亲告别时的母子对话,不觉“慨然叹息”,她敬重刚正不阿的范滂,更敬重平凡而有骨气的范母.小苏轼听到这里,扑到母亲怀里,激动地说“: 母亲,我长大了要做范滂那样的人,你允许吗?”程夫人感动不已,对苏轼说:“如果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在母亲的教诲下,刚正不阿、舍生取义等中华民族的思想深深根植在苏轼兄弟的心中.司马光为程夫人写的墓志铭中也有过生动的记载:“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倨可讥可状.由是共贤之.……喜读书,且皆识大义……”

苏轼曾记载过一件小事:小时候,家中的一只花猫捕着了一只漂亮的桐花凤,可怜的小鸟在猫的利爪下拼命挣扎着,发出凄厉的叫声.虽有苏轼兄弟的救护,小鸟也未能幸存.苏轼手捧血淋淋的小鸟不知所措,小伙伴中有人却吵着要烤来吃.这时,程夫人来了,问明情况,便教育他们说,对待万物都要有仁爱宽厚之心,做人也是如此.这件事让苏轼终身难忘.

苏轼还记载了另一件事,他们家搬进新居不久,发现前人埋藏的一坛金银.面对意外之财,程夫人却叫重新埋好,并把土夯得严严实实,并用此事教育、启发苏轼兄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非分之财,一分一文也不能妄取.这些做人的准则铸就了苏轼兄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正如司马光在墓志铭中评价:“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不愧为古代一贤母.”

(编辑郑儒凤zrf911@sina.com)

浩然论文参考资料:

归纳上文,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浩然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浩然正气和母爱相关浩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