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设计教学方面论文范例 与景观设计教学中引入校外机制的意义方面论文范例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设计教学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1-26

《景观设计教学中引入校外机制的意义》

本文是设计教学方面论文范文集和景观设计和景观设计教学和机制方面论文范例。

摘 要:文章以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为例,以校外机制的概念为切入点,试图通过明确校外机制构成部分,解析景观设计教学中校外机制多元性、反馈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阐明了引入校外机制对景观设计教学的重要意义,促使更多艺术设计学科的教育者关注、研究并应用校外机制,以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景观设计;校外资源;多元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名称:《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校外机制引入研究》,项目编号:16SB0229.

近几年,国内艺术设计教学在推进中不断思辨,高校教育者们期望能构建出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教学方法及理念.作为西南地区的艺术高校之一,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也在对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等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和尝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艺术设计教学并非一个闭合系统,而应该是一个能够融入多方信息与智力的开放系统.校外机制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之外的资源,对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管理者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校外机制的概念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后在社会发展中其概念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并被引申到不同的领域1.本文将“机制”引入到艺术设计教学研究中,提出“校外机制”这一理念,旨在探究高校各外部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和调节对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教学实践的影响.

在景观设计教学中,校外机制的构成部分泛指我院教学体系之外的各个与专业相关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师及设计事务所、国内外院校相关专业师生、艺术家、非营利性专业组织、业主、未来及当下使用者、项目施工人员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这些看似具有不同背景和不同需求的各个群体,实则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整个景观行业健康的运行.作为培养景观行业从业人员的教学机构,我们认为将校外机制引入到教学中,能促使学生在高校学习中了解行业内部运作、获得各方意见与经验,并构建更为多元与开放思维方式.

二、景观设计教学中校外机制的特点

与纯艺术专业极尽追求自我表达不同,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归属于既要体现卓越的审美修养又要满足大众需求的应用美术.从这一点上讲,这个专业在创立之初就必然需要平衡美学与实用之间的博弈.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参与这场博弈的角色逐渐增加,关系也日趋复杂.如何在景观设计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与现实对称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并培养他们多维的设计语言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必须思索的课题.在经历一系列的教学研讨之后,我们认为为了优化当下的教学体系,被引入的校外机制需要具备多元性、反馈性、时效性三大特点.

1.多元性

校外机制的多元性是其最显著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对我院之前的传统教学体系而言,校外资源多指与专业息息相关的个人或部门,例如前面提到的设计师及设计事务所、项目施工人员等.毫无疑问,这一类的校外资源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夯实专业知识和优化设计方法.然而,这些资源看待问题的出发点大多类似,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一元性校外机制”.本文所探讨的校外机制是“多元性校外机制”,即构成该机制的要素是由三种以上的具有不同视角的群体共同组成.因此,除了传统的校外资源以外,我们将从国家政策角度看问题的政府相关机构及部门、从社会视角理解景观设计的非营利性组织、从使用体验与感受出发的当下及未来使用者、从盈利角度思考问题的业主以及重视精神感悟与视觉冲击的艺术工作者通通纳入校外机制.这一尝试是希望不同的视角和声音能被真实的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聆听和吸收来自于塔之外的不同群体所带来的有差异的思想、观点及言论.

2.反馈性

校外机制的反馈性特征主要反映在与校外资源的互动过程之中.通常而言,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检验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是否契合行业与社会需求的最直接标准.然而,这种方式往往需要通过四年的周期才能完成验证,时间成本较高.将各个校外资源引入到不同阶段的教学阶段中,使得师生在与市场、行业和社会的互动中得到反馈,并能依据这些反馈让教师及时验证自己所教授的知识与经验能否应对不断变化的景观市场,从而及时修正教学过程中的种种不足.同样,学生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之中,反刍课堂之上习得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各方的反馈检验自身对知识的吸收与消化能力,改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校外机制的反馈性突破了以往将高校系统内部标准作为评估教学质量唯一标准的教学理念,建立起了一个校外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的评估模式,有效的提升了景观设计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3.时效性

校外机制的时效性是景观设计教学得以不断更新重要推动力.一般而言,高校教学所用的教材多为学术领域内的经典之作.这些书籍和理论是国内外学者与设计大家在探索景观设计领域的过程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是景观设计教学的重要基石.通过这些经验,学生得以与景观先驱们对话,在他们的思想中获取有益于自身发展的理论与经验,并将其应用到设计实践之中.然而,这些经验虽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有些也无法适应当下的社会条件、使用者需求以及环境状况等新形势.与需要一定时间编写并出版的高校教材不同,校外机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可以实时的反映国家政策、社会发展状况、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使用者诉求以及环境现状等.这一特点能够使高校景观设计教学在传承先驱理论与经验的同时,紧跟时代与行业发展步伐,获取最新信息,并将之应用于教学之中.

三、景观设计教学中引入校外机制的重要意义

在当下艺术高校的景观设计教学中,虽然教师或多或少的都会引入校外资源作为日常教学的补充,但是对校外机制系统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前文对校外机制特点的探讨明确了这一机制的构成元素和基本理念,下文将以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为例,通过对实际教学案例的研究,剖析引入校外机制对艺术高校景观设计教学的重要意义.

1.意义一:培养教师与学生的多元视角

2016年,景观规划与设计教研室着手修改教学大纲,并优化了原有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其中,校外机制的引入首次被编入教学大纲.在随后的教学中,我们与政府相关机构及部门、民间非营利性组织、设计机构、业主以及设计施工者紧密合作,先后举办6次专题讲座与论坛,涉及国家与地区建设新政、成都城市河流现状、发展与挑战、城市生态危机和生态农业实践.与此同时,学生们也走出课堂,与相关建设项目的当下及未来使用者进行访谈,从他们对景观空间的愿景和实际的景观体验中,汲取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需求及经验.这些校外专业人士和使用者从自身的知识背景、个人感受以及视角出发,让学生们听到了与学术界某些观点不尽相同的言论.虽然,某些言论触发了激烈的讨论,但也使教师和学生受益匪浅.

对教师而言,校外机制打破了教师仅从学术系统获取教学资料的常规.通过鼓励教师和校外专业人士建立长期的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的关系,促使教师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将校外专业人士的智慧纳入教学之中,进而形成丰富且全面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师所教授的专业知识能够和外界环境以及行业需求快速对接,进而提升授课效率和品质;就学生而言,校外机制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扇窗户.透过这些窗户,学生得以了解不同群体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和方式以及他们在景观设计中所关注的各式问题.这些信息使学生在未来的项目中,学会从全局出发,摆脱某些习惯性的固有认知,从多元视角分析问题,考量项目中各个群体的需求,最终找到可以平衡各方利益的、具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2.意义二:促使学生拓展知识结构

通常来说,除了自身的知识背景,高校课程内容是影响学生知识结构建立的重要因子之一.然而,受各方因素的制约,高校的专业课程门类相对有限,仅能为专业主干内容提供课程学时,而无法为扩展学生知识面安排额外的课程内容和学时.以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为例,本科阶段虽然有31门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但总学时总仅为1500学时.在教学中,教师若仅依靠校内资源和有限的学时,可能无法将景观设计这样一个跨学科专业的诸多知识教授给学生.在对往届毕业生的回访活动中,我们也了解到随着景观行业的发展,对于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已经愈来愈走向复合型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学生时,帮助他们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并逐步培养他们拓展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

为应对当下社会对景观设计人才的这一需求,我们将校外机制引入到部分内容涉猎面广且学时紧张的课程,试图利用校外资源协助教师将多领域的知识点,有效的传输给学生,并提高学生完成交叉学科设计项目的能力.例如,本科三年级下学期行课的《景观生态学》,教学大纲对其学时设置仅为48个.然而,对于艺术高校的学生而言,《景观生态学》所教授的理论知识涉及学科范围广(包括生态学、生物学、河流生态学以及土壤学等),很多内容都是之前从未习得的,这一情况使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诸多压力.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掌握课程的核心知识,授课教师与非营利组织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CURA)合作,邀请研究城市河流的专家,在课堂外带领学生一边考察河流,一边补充河流生态学基础知识.同时,为使学生了解土壤与植物特性,从事生态农业的高家农园负责人,为学生们介绍土壤知识和种植经验.在校外机制的介入下,学生从各位专家的指导中获得了多学科的知识,扩展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了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多元性和开放性的认知,并感受到知识结构的扩展让他们在设计中拥有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也能促使他们形成独有的设计语言和风格.这些经历也将会激励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继续拓展自身已有知识结构,增强职业竞争能力,并扩大自己的发展空间.

3.意义三:帮助学生搭建多样性的实践平台

从哲学层面讲,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是促进各个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作为应用美术,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更是需要将理论学习与项目实践结合起来,以促进各自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在景观设计教学中,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实践平台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尽早接触真实的景观行业,增强他们的专业感受力和业务操作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其他方面能力,诸如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协调能力的综合提升.然而,我院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能够为学生提供的校内实践平台十分有限,仅有的景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也只能作为研究生项目的实践基地.面对这一现实问题,景观规划与设计教研室在讨论后,一致同意发动各位教师扩展校外资源,将学生实践平台延伸至高校之外,并尽可能的涉及更多的相关领域,让实践平台的类型更为多样化,以便让学生在实践中更为全面的感悟设计,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

在逐渐搭建的各类实践平台中,除了能锻炼学生设计能力的设计研究院和设计事务所之外,还有不少个人、企业以及非营利性专业组织等为学生提供的实践场所.例如前文提及的高家农园,他们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理想的生态农业实践平台.学生在农园里,跟随农友学习如何恢复土壤活力、如何培养农田生物多样性以及如何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实践工作看似与景观设计教学关系不大,实则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并能从内心敬畏自然、尊重生命,逐步形成自身的设计哲学.而一些非营利性专业组织搭建的实践平台则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近距离观察使用者以及了解使用者真实需求的机会.在为留守儿童设计室外活动空间的实践项目中,学生通过观察和访谈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与心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并在与工作人员的合作中,学会如何与设计对象沟通、如何与投资方商榷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设计缩减建造成本.经过近一年的合作,各类校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实践机会,也让学生习得了课堂之外的诸多知识与技能,提升了学生的多维智力.

四、结语

在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校外机制已经被引入并逐渐渗透到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其作用和优势也在逐步显现.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校外机制的确帮助教师扩展了课堂内容,并将景观产业内新兴信息与技术快速的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之中,学会运用不同视角,培养开放性思维模式,进而增强自身解决复杂性设计问题的能力.我们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促使更多的艺术高校学者能够将校外机制引入到景观设计的教学实践中,推动景观设计学科建设与发展.

设计教学论文参考资料:

小学教学设计杂志

外语教学期刊

机械设计和制造期刊

毕业设计说明书

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上文总结:上文是关于景观设计和景观设计教学和机制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设计教学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设计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