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批判论文怎么写 和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看马克思对黑格尔思想的批判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批判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22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看马克思对黑格尔思想的批判》

该文是批判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黑格尔思想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石静志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87)

中图分类号: G65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871/j.cnki.kjwhc.2018.09.020

摘 要 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这本书中, 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分道扬镳, 他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 国家观、 黑格尔法哲学思维进行了批判.这次批判是马克思法哲学观的逻辑起点, 并由此逐渐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关键词 思想关系 市民社会 国家观

1 引言

在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的长期较量中,学界一般以马克思对黑格尔思想的批判为基调,使黑格尔的思想一直被马克思思想所遮蔽.本文从黑格尔的 《法哲学原理》 和马克思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文本出发, 借助马克思在文中对黑格尔思想的批判, 剖析马克思与黑格尔真实的思想关系.

2 马克思对黑格尔 “市民社会” 的批判

在对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问题研究中,马克思与黑格尔持不同观点.黑格尔从唯心主义哲学出发, 认为国家决定市民社会, 而马克思从社会现实出发, 认为市民社会要远比国家出现得早, 黑格尔颠倒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应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国家产生于并从属于市民社会.

2.1 市民社会的概念

“市民社会” 这一概念最早不是黑格尔提出的, 是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 《政治学》 一书中提出的, 他最早对这一概念作出界定,认为“市民社会”指一种相对于家庭、 村坊而言的城邦或政治社会.这种城邦或政治社会要晚于家庭、 村落的建立, 是由有自由、 有权利参与城邦治理的公民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政治组织,这个组织由此形成市民社会.此外, 亚里士多德的市民社会还包含有多种含义, 除了有 “政治社会” 的含义外, 还有 “文明社会” “伦理社会” 或者 “道德社会” 的含义.亚里士多德认为, 只有在这种市民社会中,人们才能自由地交换买卖商品,过上平等幸福的生活.

2.2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在黑格尔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含义相同, 直到黑格尔才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概念进行区分.由于黑格尔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观念,他认为市民社会只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是一种理念, 是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的产物, 现实中没有市民社会.而且理念中的市民社会也不是以文明、 道德、 伦理为出发点, 而是以追求个人的利益、 自己的需要为出发点, 借助他人运用手段, 各取所需, 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次, 他还颠倒了国家与社民社会的关系, 他认为, 社会的各种关系都源于国家, 国家是最高权利的体现,是社会各方面的决定性力量, 国家决定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离不开国家.

2.3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的批判

马克思由于当时经济学知识的欠缺,所以大多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进行批判.马克思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 认为市民社会就是 “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 , 既肯定市民社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同时又批判资本主义的市民社会, 制约生产力的发展, 深刻地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与此同时, 为了弥补自己的知识欠缺, 马克思又从对哲学的研究转向政治经济学, 企图从政治经济学中找到对社民社会的理解, 从而摆脱黑格尔的理论,实现超越黑格尔.马克思破除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与国家观关系的颠倒, 摆脱理性现实主义, 从现实社会出发, 认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国家离不开市民社会.

3 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制度的批判

在国家制度方面, 黑格尔赞成卢梭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反对 “三权分立” 的思想, 将国家制度的构成分为王权、 行政权、 立法权, 将司法权排除在外.对此, 马克思一一进行批判.

3.1 对王权的批判

在国家制度体系中, 黑格尔认为王权是最重要的, 他认为君主是天注定的,一出生就拥有各种权利,君主就是王权, 君主凌驾于人民之上.马克思反对他所拥护的这种君主立宪政体, 他从人的本性角度出发, 认为君主是偶然的, 只是单一的个体,只能代表自己,而国家是由许多个个体组成, 自己的意志并不能代表广大的人民.所以马克思认为,在君主制的国家中, 人民是没有自由没有权利的, 我们应该提倡制,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权利来源于人民,权利属于人民, 如此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3.2 对行政权的批判

西方国家虽然施行三权分立政策, 但在黑格尔看来, 国家的权利其实主要还是集中在君主手中,而行政权的实施也是由君主来做出决定, 由此, 行政权变成了王权的一种附属品, 伴随王权而产生.马克思认为, 行政权应该是属于人民的一种权利, 代表人民的利益, 不应该附属于王权, 这样使得人民和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其次, 行政权要通过官僚机构来行使权利,黑格尔认为官僚机构在国家和市民之间可以起到一种调和的作用, 而马克思却认为, 要铲除官僚机构, 官僚机构是导致市民与国家冲突的基础.

3.3 对立法权的批判

在立法权与国家制度关系上, 黑格尔认为, 国家制度不在立法权支配范围之内, 立法权是由国家制度决定的.马克思批判黑格尔这一思想,认为黑格尔颠倒了国家制度与立法权的关系, 他认为立法权先于国家制度产生, 但国家制度包括立法权, 国家制度由立法权确定, 处于国家制度之外的立法权是与法律相对的, 立法权应掌握在人民手中, 应体现人民的意志, 提供人民自由, 不应只是依附于王权.并且, 黑格尔还轻视立法权, 认为立法权形同虚设, 国家中没有立法权, 只有王权和行政权国家一样可以运行得很好.

4 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批判

4.1 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批判

黑格尔逻辑学是他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体现,在他的理念中, 对事物的论证都是运用自己的逻辑去论证, 而不是从现实出发去理解认识事物.在市民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中,他从逻辑开始论证, 认为国家是理念的产物, 使这一理念成为主语, 否认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 本末倒置地使家庭和市民社会成为谓语, 从而使主语和谓语颠倒, 理念和现实颠倒.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要正视理念与现实的关系, 我们不能在理念的逻辑中研究事物, 要把事物放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研究, 研究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

4.2 对黑格尔 “中介说” 的批判

黑格尔思想的核心就是辩证法,黑格尔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辩证法思想得到马克思的认可, 但他提出的 “中介说”这一概念遭到马克思批判.在辩证法中,有矛盾对立的双方, 黑格尔企图调和这一对矛盾使其达到统一, 马克思指出这是黑格尔辩证法中不彻底的地方.在黑格尔看来, 国家制度就是调和国家和人们之间矛盾的一种中介,通过国家制度, 使国家和人民达到统一.马克思认为, 这只是一种逻辑的推论, 体现了他的二元论思想.社会矛盾不可调和, 国家和人民之间根本不需要中介,他提出中介只不过是假借调和两者之间矛盾, 实则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

4.3 对保守的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黑格尔在 《法哲学原理》 中提出, 他研究哲学的真正目的是为国家服务, 这一说法使得当时政府非常支持黑格尔,这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但也暴露了黑格尔思想的保守性.黑格尔提出: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 凡事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他认为国家的存在是合理的, 通过国家制度维护国家的合理性, 我们没有必要去质疑这一点,马克思认为这正体现了黑格尔保守的唯心主义思想, 社会的发展、 制度的变化都要通过革命才能产生, 他没有看到革命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革命, 才能实现无产阶级领导的全人类的解放.

5《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5.1《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的理论意义

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中, 马克思克服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思想, 由唯心史观转向了唯物史观.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 使得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产生怀疑, 促使他从市民社会入手, 研究社会的发展规律, 而不是在国家和法的基础上研究社会,这为唯物主义思想奠定基础.众所周知, 辩证法是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核心, 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中, 马克思深入批判了黑格尔带有神秘色彩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强调矛盾的对立统一, 肯定事物的质量转化,初步确立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5.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 对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作了深刻的研究,表明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财富创造能力, 并坚持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次, 马克思在 《批判》 中还强调法律的作用,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有深远的影响,我们要依法治国、 依宪治国,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这篇文章主要基于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这篇文本, 在对文本的理解下又对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背景加以分析, 结合国内外学者在此问题上的评论,肯定了这部著作在马克思创立唯物主义过程中的重大意义,同时这部著作也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批判论文参考资料:

归纳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适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黑格尔思想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批判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批判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