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图书馆方面有关论文范例 与关于吉林省图书馆新时代传习所的建议和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图书馆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4-14

《关于吉林省图书馆新时代传习所的建议和》

该文是有关图书馆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吉林省图书馆和传习和新时代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郝丽梅

(吉林省图书馆,吉林 长春130028)

关键词:“新时代传习所”;图书馆;传文化

摘 要:文章阐述了“新时代传习所”的建立背景,分析了吉林省图书馆建立“新时代传习所”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了吉林省图书馆“新时代传习所”以“传文化”为立足点,在传承传统文化与技艺以及助力文化精准扶贫方面的一些做法.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9-0102-03

1背景

2017年10月18日,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同志代表第十八届委员会向大会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要求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吉林省委决定在全省设立“新时代传习所”,旨在深入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吉林省更好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传习所的古与今

何谓传习,《论语·述而》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习”意为接受师传教导并进行练习,传习所便是授业解惑温故知新之地.传习所在吉林省有着深远的历史,现在的长春师范大学前身就是开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的官立长春府师范传习所,可以被视为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开端,之后的几年中又相继创办了敦化县初级师范传习所、临江县立师范传习所等,为吉林地区输送了大量初等教育师资[1].今天的传习所其职责有所变化,更注重传承性,主要承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习的重要作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吉林省的珲春市朝鲜族洞箫音乐传习所和白城师范学院通榆闯关东年画传习所两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吉林省在全省范围内设立的“新时代传习所”,立足当前“新时代”的“五传五有”,即传理论、传政策、律、传科技、传文化,做到有固定场所、有专人管理、有活动内容、有鲜明主题、有制度机制.各地的“新时代传习所”建在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吉林省9,300多个行政村和1,400多个城镇社区,实现了省内全覆盖[2].2017年11月6日,吉林省首个“新时代传习所”在敦化市雁鸣湖镇小山村揭牌.11月底,通过设立“新时代传习所”图书专架以及在“吉林省图书馆”手机APP设立“新时代传习所”专栏等形式,“新时代传习所”落户吉林省图书馆.

3图书馆建立“新时代传习所”的优势与不足

作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吉林省图书馆在阵地建设、资源享有和传播平台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能更好地发挥“新时代传习所”的社会功用,但由于自身功能性质的原因,在传习问题的研究环境、贴近百姓生活的针对性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失.

3.1图书馆建立“新时代传习所”的优势

3.1.1阵地优势.吉林省图书馆每周举办各类讲座和活动,有自己的讲座品牌、会议场地以及丰富的活动策划组织经验.各阅览室全年365天面向社会开放,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群体和个人的需求,可以吸引不同层次和不同年龄人群的参与.除举办讲座和活动的场地外,网络阵地覆盖更广,以共享工程吉林省分中心为基础,通过各支中心可将任何需要的信息资源辐射到全省的村镇,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一个巨大的资源共享网络.

3.1.2资源优势.自有资源方面,吉林省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拥有300多万册藏书和海量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学科门类齐全,文种涉及中、英、日、俄等,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除“新时代传习所”专架采购的党的十九大相关图书资料300册外,与之相关的政策理论、法律、文化等书籍皆有收藏.吉林省图书馆的讲座资源也很丰富,“吉林社科讲坛”的讲座内容与党的十九大精神息息相关.为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吉林省图书馆还特别邀请省内、国内的知名学者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解读并录制视频供更多的人学习.作为文化传播阵地,吉林省图书馆在丰富自有资源的基础上,还需要整合吸收其他优秀的资源供更多的人使用.吉林省图书馆可以搜集整合其他单位、集体有关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优秀资源进行宣传推广,便也要注意版权问题.

3.1.3平台优势.新媒体时代要求图书馆的活动平台亲民而多样,除面对面交流沟通的线下平台外,还要充分利用人们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开展线上平台的活动推广与宣传.吉林省图书馆可通过吉林省图书馆APP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进行宣讲内容的更新和上传,加强与信息接收者的互动,不断改进和完善“新时代传习所”的宣讲内容和活动方式.

3.2图书馆建立“新时代传习所”的劣势与不足

3.2.1理论研究环境不够浓厚.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单位,其理论研究氛围自然不如高校、政府机关浓厚,缺少成熟的理论研究者和将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者.虽然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邀请知名学者进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等时政内容的讲解,但在“传理论”“传政策”等方面仍显不足,而高校却有明显的优势.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新时代传习所”为例,其立足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学院的理论和科研优势以及资深教授、骨干教师和青年大学生的重要作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专题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传播工作,目的是把传习所建设成为理论研究的平台、大学与社会联结的平台和青年学子成长成熟的平台[3].

3.2.2内容的针对性无法全面贴近群众.目前,吉林省图书馆传习所录制的党的十九大宣讲视频,主要是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读者通过“吉林省图书馆”APP和微信公众号可获取视频内容,虽然内容具有普遍性,但针对性不强,而社区和村镇在这方面开展工作时会更贴近群众,更接地气.例如: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凯利社区“新时代传习所”的法律讲堂,结合辖区居民最关心的业主维权问题向居民群众进行宣讲与解读;长春市九台区城子街街道“新时代传习所”以科技兴农双扶基地为平台,举办电商培训班让村民共同致富[4];抚松县露水河镇砬子河村“新时代传习所”邀请抚松县人参研究所的专家为村民传授人参、天麻、返魂草的种植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让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5].

4图书馆建立“新时代传习所”的一些建议

“新时代传习所”的建立为很多工作的开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各地传习所的活动精彩纷呈,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主旨都是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解读、传播与指导应用.目前,吉林省图书馆“新时代传习所”开展的活动形式以书籍阅读和学者讲座为主.“新时代传习所”图书专架配备300余种书籍和资料,为读者深入挖掘党的十九大精神内涵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在讲座方面,吉林省图书馆邀请国内、省内知名学者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在线下开展的“吉林社科讲坛”中,演讲者与听众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线上独家录制的《专家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题》视频时间虽短,却能抓住问题的关键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读者可以通过吉林省图书馆微信和手机客户端进入“新时代传习所”专栏随时观看,并可留言交流.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这一重要论述将人们对文化作用的认识和对文化自信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在众多“新时代传习所”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共性的基础上,吉林省图书馆作为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服务阵地,要确立“新时代传习所”在文化工作方面的立足点和突破口,突出“传文化”,发挥自身优势,让“新时代传习所”这个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影响更为广泛.

4.1弘扬传统文化

2013年,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发展时指出,要“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2014年9月9日,以展示我国典籍、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的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系统展示了国家图书馆的馆藏精品.继国家典籍博物馆之后,2017年9月28日,依托于吉林省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吉林省典籍博物馆也面向公众开放.典籍博物馆不仅是中华典籍的收藏中心,也是典籍文化的展示、研究、交流中心,同时还是文化教育基地和公众文化休闲中心,起到对典籍的研究、保护和文化传承的作用.以吉林省典籍博物馆首展《墨雅馀香 纸润流芳》为例,读者不仅可以一窥80部珍贵藏书的厚重文化底蕴及典籍背后的故事,还能了解古籍基础知识、藏书楼藏书印、典籍脉络版本等古籍方面的常识.通过展区的雕版印刷体验区,读者可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参与印刷,这有利于拉近读者与古籍的距离,增进其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这正体现了“新时代传习所”“新”与“传”的有机结合.典籍博物馆可以开展一些将传统文化与时代教育相结合的文化普及活动,借助图书馆“新时代传习所”在阵地和平台方面的优势以新的学习方式来推动文化的传承.比如:让古籍装帧、修复体验走进学生书房,走进课堂,可以培养青少年对古代典籍的兴趣,成为促进他们学习古代文化的动力.国家典籍博物馆推出的一系列青少年体验式教育课程,如“走进典籍博物馆大课堂”“跟着赵广智爷爷走进‘样式雷’”“名家带你临名碑”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孩子们认识了古籍装订、古建筑搭建、篆刻印章、传拓、剪纸等传统中华文化[6],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对青少年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4.2传承传统技艺

技艺的传承主要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这也是当前传习所的使命和任务.为进一步传承古籍修复技艺,更好地保护中华古籍,国家图书馆于2013年6月8日设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相继在重庆、浙江、广东、四川、福建设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采取名师带徒的方式,在修复古籍的过程中传授技艺.如凤凰银饰传习所展示的苗银制作工艺促进了苗银文化的传播,上海梅派艺术传习所弘扬了梅派艺术,此外还有昆剧传习所、长沙弹词传习所等.贵州省仅2016年命名、挂牌的省级传习所就有200家.另以吉林省为例,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共计28个,涵盖传统曲艺(二人转、关东大鼓、秧歌)、传统技艺(满族剪纸、东辽葫芦画、布贴画)以及文学艺术(龙头游戏、长白山人参故事)等.这些传习所分布在省内各市区,大众的知晓率和传播范围比较有限.吉林省图书馆可以与这些传习所合作,举办满族剪纸培训班,开展长白山人参故事会、松花砚雕刻展示等活动,借助省级馆“新时代传习所”的平台和传播优势,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技艺和习俗文化,加入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的队伍,为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3助力文化精准扶贫

自2015年我国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以来,扶贫工作的方式从全面扶贫转变为精准化扶贫,文化精准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由此可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文化精准扶贫的进程中积极努力,为贫困地区送书下乡输入文化资源,提供必要设施和基础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地方存在扶贫工作思路落后,扶贫方式简单粗放等问题,没有达到文化扶贫“扶志”“扶智”的初衷.吉林省图书馆应抓住全省建立“新时代传习所”的契机,充分利用馆内的资源优势为贫困地区“传文化”,将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做实、做精,而这项工作的关键就在于确立扶贫对象和扶贫项目.2017年,由吉林省文化厅主办、吉林省图书馆承办的“扶贫大讲堂”以省内贫困县为重点在全省巡讲十场,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今后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吉林省图书馆可以加强与贫困地区“新时代传习所”的沟通协作,为不同文化水平和脱贫需求的扶贫对象提供个性化信息咨询,同时还可以邀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平台为扶贫对象推送技术信息、农业知识、市场需求等.此外,吉林省图书馆要完善文化精准扶贫反馈机制,跟踪扶贫工作的进程和扶贫对象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不合适的扶贫方式和项目,确保不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保证扶贫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合理优化的使用,确保“造血式”文化扶贫的精准性,助力脱贫攻坚[7].

5结语

传习非一时之举,也非一日之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持之以恒的定力及坚持.吉林省图书馆“新时代传习所”应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阵地优势,重点推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通过助力文化精准扶贫提升吉林省的整体文化素质.只有做到理论有深度,实践有力度,形成特色鲜明的图书馆特色,才能体现吉林省图书馆“新时代传习所”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侯伟新,刘永镇.长春师范传习所: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开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4):135-137.

[2]吉林省首个“新时代传习所”揭牌[N].新文化报,2017-11-07(A2).

[3]吉林大学首家“新时代传习所”在哲学社会学院揭牌成立[EB/OL].[2018-03-21].http://news.jlu.edu.cn/info/1021/45620.htm.

[4]长春四平“新时代传习所”活动异彩纷呈[N].吉林日报,2018-02-08(03).

[5]贴近实际 贴近民生 各地“新时代传习所”精彩开讲[EB/OL].[2018-03-21].http://news.sina.com.cn/o/2018-01-16/doc-ifyciz7777491.shtml.

[6]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11-07(08).

[7]夏睿.基于精准脱贫战略的公共图书馆扶贫路径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7(7):77-80.

(编校:周雪芹)

图书馆论文参考资料:

图书馆文献

图书馆期刊

图书馆论文发表

图书馆学刊

图书馆杂志

图书馆建设杂志

归纳上述:此文是关于吉林省图书馆和传习和新时代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图书馆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图书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