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职业倦怠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和国内实习生职业倦怠文献综述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职业倦怠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04

《国内实习生职业倦怠文献综述》

本文是职业倦怠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和倦怠和实习生和文献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国内实习生职业倦怠文献研究综述

房 亮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 常州 213147)

摘 要:实习是学生融入社会的重要环节,实践中部分学生在实习期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影响到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对学校与企业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下文对关于学生实习期职业倦怠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医护及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干预对策的研究上,在研究对象、职业倦怠测量、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研究等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提出未来研究的趋势包括研究对象的扩展、系统的职业倦怠作用机制研究和科学的干预策略研究等.

关键词:职业倦怠;实习生;研究综述

实习是教育当中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起着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的关键作用.实践中,许多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甚至有学生在实习一段时间后表示毕业后不愿意再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浪费了社会宝贵的教育资源.目前国内大部分职业倦怠的研究对象主要以组织的正式员工为研究对象,集中在教师、医护人员、等以人为服务对象的个别行业,而对学生实习阶段的职业倦怠现象研究较有限.学生实习阶段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应该有更深次的诱因,其导致的后果及应采取的干预对策也更有其特殊性.本文对国内研究实习生职业倦怠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在厘清其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实习生职业倦怠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根据三个关键词,即“职业倦怠”、“学生”和“实习”,依次提取一个关键词并组合成文献检索因子,以主题、关键词、篇名、摘 要等为检索条件进行检索,然后进行筛选,获得与研究内容相符及可用的该主题相关文献30篇,作为本文文献研究的样本.

一、实习生职业倦怠相关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

国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关于实习生职业倦怠的研究2010年开始才逐渐引起关注,研究成果也成逐步上升趋势.研究文献中,期刊论文28篇,相关硕士论文2篇,关于实习生职业倦怠系统化的研究成果较少.目前的研究针对本科生的较多,针对专科生的较少.研究的专业主要集中于医护专业、酒店专业、纺织服装专业等,集中度较高.

二、实习生职业倦怠相关研究的文献内容分析

(一)研究方法

研究文献中,实证研究论文25篇,理论研究论文5篇,对实习生职业倦怠的研究大多采用实证研究法.研究工具多采用国内外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并辅以自行设计问卷等方式予以补充.林春梅(2015)、洪海英(2015)、王冬华(2015)、张博(2015)等在研究中都采用了由Michael Leiter教授开发、李超平教授修订的职业倦怠调查问卷(MBI-GS国内版).王乙竹(2014)、焦迎娜(2015)、范源媛(2015)、黄天德(2016)等除了运用成熟的《职业倦怠量表》(MBI—GS)外,还自编职业倦怠影响因素问卷或访谈问卷进行调查补充.李宇宁(2014)、王红(2015)、邓雪英(2016)等利用对比法对实习生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

(二)职业倦怠原因

对于职业倦怠的成因,目前研究主要从个人根源、组织根源、职业特征、社会根源等方面进行探索.

林坚(2010)、刘民辉(2012)等认为实习学生角色的多重性导致学生的心理冲突和心理不适.周采风(2011)、林春梅(2015)、李越(2015)等认为实习学生所处的实习环境、职业特点、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实习薪酬等影响到职业倦怠的产生.王乙竹(2014)、焦迎娜(2015)等认为实习学生的职业修养、工作经验、角色定位、自我调节能力等会引发职业倦怠.

(三)职业倦怠后果

关于实习生职业倦怠后果的研究比较少.周采风(2011)、刘民辉(2012)、曹红梅(2015)等认为职业倦怠让学生丧失工作热情和对专业的热爱,轻则缺勤、消极怠工、重则离职、弃学,不仅影响院校的社会声誉,影响企业正常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四)职业倦怠干预

从已有研究看,实习生职业倦怠干预对策研究集中于社会、组织(实习单位与学校)与个人三个层面.焦迎娜(2015)、常明明(2016)等认为学校与实习单位应共同营造和谐、互助的实习氛围,使实习生减轻职业倦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训练、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措施.刘民辉(2012)、冯霄(2014)、林春梅(2015)、沈其荣(2016)等认为学校可在实习开始前对实习生进行心理辅导,出现职业倦怠时由学校专设的心理指导老师进行疏导,学校实习指导老师要加强对实习学生的指导.李宇宁(2014)、魏晓旭(2014)等指出实习学生要懂得如何与领导、同事进行沟通交流,学会善于发挥自身才能,体现自身价值,克服职业倦怠.徐莉(2012)、曹红梅(2015)、黄天德(2016)等认为学生顶岗实习期职业倦怠的预防和缓解需要社会、企业、学校以及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对顶岗实习进行全过程管理.

三、实习生职业倦怠相关研究的评述及展望

国内对实习生职业倦怠的关注较晚,但随着实习生职业倦怠问题的凸显,促使国内学者对实习生的职业倦怠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来看,实习生职业倦怠研究是相对年轻的研究领域,依然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一)研究对象的扩展和细分

目前对实习生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医护生和酒店实习生等特定专业.而高校所开设专业中,毕业后以人为服务对象的专业较多.研究范围可以进一步锁定服务类专业,细化研究不同专业实习生的职业倦怠情况.

(二)职业倦怠成因和后果的深化分析

目前学者们对导致实习生职业倦怠的因素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组织、职业特征等方面,对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关注有限.实习生职业倦怠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进一步做整合研究.对职业倦怠造成的后果的研究较少,缺乏数据支撑和实例证实.进一步探讨导致实习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以及职业倦怠产生的后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使其更为系统.

(三)研究工具与方法的完善与创新

对于实习生职业倦怠的研究多采用标准化的职业倦怠量表进行心理测量的方法.多特质、多方法、长期追踪式的研究较少,甚至也较少采用访谈法、个案法、现场研究等.根据实习生所学不同专业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针对性的职业倦怠量表,对职业倦怠的研究方法进行创新,开展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研究,应是研究方向之一.

(四)干预对策的系统化研究

目前对职业倦怠的干预对策研究主要集中于医护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着眼点也主要集中于组织(实习单位与学校)与个人层面,对社会因素与家庭因素关注较少.学生群体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引发其在实习阶段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相应的干预对策也应是多方位、多角度、系统化的.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基于社会背景与行业、专业特点,深入开展对实习生职业倦怠的干预性研究.

综上所述,尽管已有学者对实习生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由于对实习生职业倦怠的关注较晚,在研究对象的扩展和细分、职业倦怠成因和后果的深化分析、研究工具与方法的完善与创新、干预对策的系统化研究方面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冬华,袁爱华,邓雪英.本科护生实习中后期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

[2] 曹红梅.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职业倦怠的原因与缓解措施[J].轻工科技,2015(2).

[3] 费圆苑.酒店实习生职业倦怠对其择业影响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4,11.

[4] 李秋玲,田萍,陆晓华,蔡艳.维吾尔族本科护理实习生专业自我概念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8.

[5] 洪海英.职业价值观塑造对本专科实习护生职业倦怠感的影响[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1).

职业倦怠论文参考资料: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

教育和职业杂志

职业生涯和规划论文

职业论文发表

职业和教育杂志

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

该文点评,此文为大学硕士与职业倦怠本科职业倦怠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倦怠和实习生和文献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