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植物保护相关论文怎么撰写 与地方院校跨专业农业硕士学习现状与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植物保护领域为例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植物保护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02

《地方院校跨专业农业硕士学习现状与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植物保护领域为例》

本文是植物保护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和植物保护和农业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摘 要:对近5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业硕士植物保护领域生源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跨专业考生为主要生源;而补修部分课程是解决跨专业考生在学习上存在问题的较好方式.本文分析了目前我校补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解决的思路,最后针对补修课程的设置提出了建议及思考.

2011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获得了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资格.目前,学校在农业硕士类别下设置了植物保护、作物、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信息化4个领域的培养方向.对于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校在转变教育理念、主动服务需求、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三双、四模块、七学段”人才培养新模式.试点工作以“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为指导思想,引导高等学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推动科研和教学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依托现有农业硕士平台,本文从科学合理的农业硕士培养定位入手,探讨现阶段植物保护领域专业补修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植物保护领域提出一套与专业相符合的系列补修课程,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备一定专业实践经验的应用型植物保护人才,满足湖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我校研究生生源现状

自从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改革后,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考生人数逐年增加,同时录取的比例也在同步增加,主要原因有:(1 ) 入学考试科目改革后,考试的科目除了英语和政治外,学校只考两门专业基础课,减少了跨专业考生备考难度;(2)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各类专业有进一步了解后,对喜欢的专业定位更明确,此时想通过考研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3)有些学生追求热门专业,如近年来农学学生就业率开始居于各专业之首,因此选择跨专业考入农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4)大多在职的及少数应届考生仅仅为了获得学位而考研,部分应届考生为了推迟就业,因此选择较容易上线的专业[1];(5)目前我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大多为2年,少数为2.5年,故因工作或考博需要而跨专业选择学习时间短的农业硕士.基于以上原因,近年来跨专业考生及录取的比例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跨专业研究生也成为研究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按照本专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跨度的大小,可以把跨专业研究生分为以下三大类:(1)一级学科内各二级学科之间的跨专业考生,如从植物病理学、昆虫学专业跨入农药学专业.(2)相同学科门类下各一级学科之间的跨专业考生,如从园艺学、作物学等专业跨入植物保护学专业.(3)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跨专业考生,如从英语、中文等专业跨入植物保护学专业[1].据统计,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考人数中有将近50%的考生是属于跨专业的.也有学者曾对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做过调查问卷,调查发现,跨学科的考生占57.3%[2].通过对近4年我校植物保护专业考生生源分析发现,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跨学科考生的比例就达60%以上,加上跨一级学科及二级学科的考生,跨专业考生超过80%.我校跨专业考生第一学位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英语、物理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运动训练、公共事业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在不同专业之间日益交叉融合、跨专业研究迅速发展和社会问题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跨专业研究生培养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跨专业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我校农业硕士属于新申报的硕士点,对校外生源的宣传力度和吸引力均有限,主要以本校的应届各专业毕业生及在职教职工为主,造成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这种跨专业考生学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1.跨专业学生学习硕士专业课程很吃力.非植物保护特别是非农学专业的本科生缺乏对植物保护专业的知识基础,在第一个学习阶段突然面对大量的专业课程学习,显然无法接受、理解和及时消化所学知识.

2.无法在第一、二学段带着目的去学习.学生在第一、二学段面对大量专业课的学习,依然只能像本科生一样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甚至不知道课后应该要去学习什么内容,因为学生并不知道以后所要从事的职业和所要研究的课题.

3.获得的实践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每门专业课的校内实践,学习到的只是病虫草害发生的典型案例,而那些以为自己全面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学生们,到生产实际中去重新了解和认识病虫害时,才发现两者相去甚远.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们在每门课的教学实习过程中只是看到了病虫害发生发展的一个小的部分,对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实践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3].跨专业研究生学习上存在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缺乏系统的植物保护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解决以上问题的常用方式为入学后补修部分相关专业课程.

三、补修课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生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我国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对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经是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而占有较大比例的跨学科研究生,其学习的好坏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因此,如何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我校跨专业考生的来源及存在的问题,对跨学科研究生学习现状及特点形成了全面认识,并根据跨专业考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补修部分课程,并依此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引起教育工作者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关注并形成正确的认识,也促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理论的科学化,并为提高其他跨学科研究生的学习质量提供借鉴[4].

四、现阶段补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学校目前在落实补修课教学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导致了补修课的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要求.

1.补修课程组织落实不够.按照研究生管理部门规定,每门补修课程的学习与本科生同时进行.但调查发现跨专业学生在补修课程中普通存在学习课时数不足的现象,学生的到课率并不高,有的甚至直接参加考试以达到拿分数完成任务的目的.造成以上结果,一方面是因为补修课的授课时间与研究生课程、外出实践等存在时间上的冲突;另一方面是由于补修课并不计入学分,仅作为毕业的一个附加学习要求而未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2.学生学习过程中监督不足.相对于研究生学习期间纳入毕业学分内的课程而言,补修课的考核比较宽松.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只要求提交一份补修的考试成绩,往往不关注平时作业、教学活动、学习小组活动等传统的考核项目,造成学生到课率及是否认真听课全取决于学生的自觉.

3.考试难度低而应付现象多.目前,补修课由本科教师自行组织命题、考试和阅卷,一般多采取开卷形式,考试难度小.学生即使平时不看书、不听课,临时应付一下也能过关,因此天生的惰性使学生对补修课不重视,学习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4.相关文件资料管理不够.补修课程相关文件资料应该包括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过程记录、学生学习情况记录、考试试卷、成绩等,由于管理人员和学生普遍忽视补修课程的重要性,造成目前对学生补修课完成与否的检查往往只有试卷和成绩[5],同时对相关文件资料的保存也降低了要求.

五、解决补修课教学中的问题的几点思路

针对补修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补修课教学实施办法,在制度上保证、思想上重视、过程中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目前补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1.制度上应保证补修课程有序进行.完善补修课教学实施管理办法.招生人员在新生入学前汇总跨专业新生补修课信息表,要求根据是否跨专业,填写所需补修的课程和免补修的课程,管理人员将此表报教务处审核、签字确认;需要补修课程的学员,按照本科手续报选修课,教务人员组织相关教学,安排补修课考试等一系列考务工作,最后将考核结果反馈回研究生管理部门[6].

2.思想上应重视补修课程.补修课程的实施,直接关系到绝大多数跨专业学生能否顺利修完专业课程.所以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改变观念,不能因为不计入毕业学分就轻视补修课程的学习.同时管理人员应在新生入学时做好宣传工作,使其从思想上对补修课程加以重视.

3.教学前应加强组织管理.补修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解决跨专业学生突然面对大量专业课出现学习难的问题,所以补修课的开设时间必须在专业课之前,一般是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段,管理人员要在这段时间内做好补修课程的教学安排,不能因故推迟,并与硕士专业课程做好协调工作,避免时间冲突[7].

4.过程中应注重学习效果.补修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补修课的教学效果,直接体现在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整个过程中.所以,补修课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平时的过程管理.任课教师应将学生的到课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教学活动参与情况、学习小组活动情况等纳入到补修课的考核中,作为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教学点要建立监管机制,形成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补修课程的期末考试,应该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考试命题应该增加实用性、灵活性更强的题目,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做出解答,尽量避免让学生“抄书”.

5.考核上应改进资料管理.研究生管理人员除保存学生补修课程的教学记录、考试试卷和考试成绩外,还应将学生的补修课程进度详细记录在学籍档案中,包括学生参加补修课程学习的时间、取得的成绩情况等,最终作为学生毕业的考核内容[8].

六、我校植物保护领域跨专业研究生补修课程的设置

我校植物保护领域设置的专业课程有植物有害生物鉴定与监测、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植物保护技术与应用、农药管理与营销、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市场化运作的原理与实践、农业生物安全、农药剂型加工与残留分析、绿色植保与农药无害化应用、农田杂草、植保机具、农药活性天然产物及其分离技术等.这些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以学生掌握了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植物病理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昆虫学、植物检疫学、农药学、植物保护概论等课程为基础的.而植物保护领域硕士入学考试的课程包括:植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植物育种学、土壤学、植物保护概论,复试课程为植物化学保护,除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昆虫学外,已基本覆盖所有基础理论课.

目前我校植物保护领域跨专业硕士的补修课程为农药学和植物保护概论,其中农药学的内容与复试课程———植物化学保护相似度很高.植物保护概论为初试课程,而跨专业考生已通过了这两门课程的考试,所以可不再需要补修该课程.综上所述,现可考虑对以下课程进行补修.

1.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昆虫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的两门重要专业骨干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掌握植保专业知识以及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目前这两门课程仅为同等学历考生的加试课程,而跨专业考生同样需要加强这两门课程的学习.2.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植物保护领域学

生在实践及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实验工作,而对于跨专业,特别是对于不同学科门类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显然不具备进行试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因此可考虑将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作为跨专业考生的补修课程.

植物保护论文参考资料:

环境保护的论文

生态环境的保护论文

环境保护类期刊

环境保护杂志

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此文结论,这篇文章为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和植物保护和农业方面的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植物保护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