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改革开放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跟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方面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改革开放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4-04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该文是改革开放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与中国共产党和新认识和社会主义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摘 要:本文从坚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生态文明就是生产力”、法治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保障五个维度,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新观念

一、坚信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1978年,中国绝对贫困人口2.5亿,贫困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6%.消除贫困,确保生存,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的急迫任务.中国贫困问题既有人口众多的国情,也有建设初期的失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认为“: 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人民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1]“不要光喊社会主义空洞口号,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基础上”“,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创造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以解决人们衣食住行及其他一些问题.为此,“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2]

“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是《宣言》向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出的神圣使命.中国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一穷二白”基础上的,加速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物质需求,更具有紧迫性.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大跃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愿望,尽管赶超中违背了某些客观规律.改革开放以来,为化解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我们党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结合起来,追求切实的快速发展,以满足人民需求.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3]“

如果经济发展老

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他坚信,要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只有靠我们的发展,只要我们迅速发展起来,“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就会多起来.”[4]

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嘱托,党始终围绕发展的百年主题,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992年“南方谈话”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和国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赢得了世人的认同.

二、深信愚昧也不是社会主义

文化既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受“新文化”运动洗礼,中国通过与愚昧作斗争,以消除国家积弱济困根源.1940年,在《新主义论》中说,“我们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5]中国不仅致力于新主义文化建设,还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改革开放中,中国在努力消除物质生活极度贫困的同时,也注重精神文明建设.1986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物质的贫困短期内容易消除,解决精神贫困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20世纪末,我国国民总值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人们总体上过上了“不穷不富、日子好过”的小康生活.但是,精神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现象:打着科学幌子的“算命企业”“神秘气功”“水变油”“永动机”,烧香拜佛、装神弄鬼、看风水等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甚嚣尘上.对此,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也不是社会主义”,人民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生活,也需要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社会主义不仅需要高度的物质文明,也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中国不仅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还必须“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006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2011年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实践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在全军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新闻工作者会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认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人类对美好社会孜孜以求.孔子“和为贵”的思想;墨子“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矜、寡、孤、独、废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描绘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天朝社会图卷;康有为将“大同社会”视为人类的公理.19世纪上半叶,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对理想的社会进行过探索.虽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有制、阶级局限、人们觉悟水平等的桎梏,这些思想、方案、理想、蓝图都没能实现,但为中国制定奋斗目标和确立执政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了有益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还以《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将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心任务,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为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条件、政治氛围、生存环境、人际关系.“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是其基本路径.

十八大以来,开启了和谐社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社会和谐作为建立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基础上的更高水准和谐.全面深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将党的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突破口,形成良好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密切党与人民的关系,汇集为民族复兴共同奋斗的合力.改革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新矛盾和问题,总会有新的关系需要协调,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改革协调各方关系,化解矛盾,实现社会更和谐.

四、肯定“生态文明就是生产力”

农耕时代以及西方工业社会时期,人们普遍认为财富的源泉是向自然索取.但持续度的索取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甚至对立.DDT带来的系列污染、蒸汽技术造成的烟雾事件、非洲大陆沙漠化等,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赚取超额利润和转移污染进行的资本输出,极大地威胁着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1978年前的中国总体上处在一个农耕时代和乡村社会时期,加之对自然规律缺乏科学认识,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也曾犯过一些错误,但也认识到生态问题的重要性.1956 年,发出“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为期12年的绿化运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急于解决温饱问题、科学技术不发达、对自然认识不深刻,经济发展总体上还是以拼资源、损环境为代价,尤其是“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但同时也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在倡议下,1979年中国正式确定了植树节.

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后,在推进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认识到生态日益严峻,高度重视包括绿色植被在内的生态系统问题.1994年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5年确定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1998年提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再造一个秀美的西部山川,1999年提出包括保护生态在内的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 年提出的科学发展和2004年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都把保护生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作为主要内容.

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论述,响亮地提出要建设一个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中国.历经3年酝酿,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希望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生产力观,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2016年初,被称为“环保钦差”的环保督察组亮相,它代表党、国务院对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环境保护督察,使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在各地落到实处.

五、确信法治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保障

受“新文化”运动影响,中国也为政治的发展进行不懈奋斗,所追求的更注重内容.在《新主义论》中将世界划分为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几个革命阶级的三大类.依据他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的基本观点,阶级的地位由经济地位所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在1953年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从而建立起公有制基础上的人民,人民群众从此真正成为了国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主人,调动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人民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就不是社会主义,也建不成社会主义.鉴于历史的教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致力于建设真正的,还着力建设有序的,即宪法、法律允许和保障的.为此,中国强化以法律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因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国无法则不治、民无法则不立.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党领导的合作和政治协商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十三大将政治建设现代化确定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文明建设基本纲领,强调法治与德治结合.十六大还将、法治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建设内容,大力推进基层政治建设.十八大将、法治作为国家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并在实践中将人民目标与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实践结合起来.探索出以协商为典范的新形式,以体现和服务于人民的国家性质.

改革开放论文参考资料:

改革开放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的变化论文

改革开放成就论文

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论文

改革开放小论文

改革开放的参考文献

上文总结,此文是一篇适合中国共产党和新认识和社会主义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改革开放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改革开放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