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技术创新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和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影响述评类论文范文检索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技术创新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25

《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影响述评》

该文是关于技术创新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和技术创新和述评和溢出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摘 要:在对知识溢出的概念等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传统观点,并从创新激发、衍生性知识和产业聚集等三方面阐述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同时从“溢出知识库”和“产业集聚”两个视角对知识溢出促进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理提出了展望,拓展了知识溢出与企业技术创新关联性的理论研究领域,并为创新型企业利用自身知识溢出实现增长提供了指导思想.

关键词:知识溢出;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模型假设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j. cnki.1672-3198. 2017. 01.005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在开放创新活动中,企业知识溢出现象越来越普遍,其对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影响也日渐凸显.知识溢出是现代企业开放式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指的是地区或行业之间由于知识存量差异而导致的经济、业务交往活动中知识和技术无意识的转移过程.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知识溢出与企业技术创新有着密切联系,例如Cohen&Levinthal(1990)研究发现,知识溢出能够使社会和接受企业获利;Jaffe(1986)认为知识溢出能使竞争者更方便地进入一个技术领域,从而减少知识源企业的创新收益;Kogut&2ander(1992)指出,知识溢出的最大受益者是知识接收方,知识源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收益.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溢出现象对知识接受企业的影响,很少有学者关注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的潜在收益.然而,知识的转移与共享是一个双向的、有机的过程,因此,必须以一个开放的视角去剖析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效益.

本文首先从知识溢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着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出国内外对知识溢出的研究现状.接着分类阐述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传统观点,并从创新激发、衍生性知识和产业聚集等三个方面概括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为知识源企业有效利用知识溢出带来的潜在收益提供了合理的指导思路.同时,本文从“溢出知识库”和“产业集聚”两个视角出发,进行了更深入的推想,提出了知识溢出促进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流程模型和机理模型,为相关领域的实证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2知识溢出的研究概述

2.1知识溢出的概念

“溢出”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理论,主要用于描述区域内企业由于存在信任和其他社会关系而更易于获得创新信息的一种经济外部性现象.溢出主要有交易性和知识性两种特性.随着开放式创新的推进,溢出的侧重点逐渐由交易性向知识性转变,知识溢出现象在企业创新活动得愈加频繁.一般而言,知识溢出包含两大主体:知识溢出方和知识接受方,知识或技术从溢出方无意识地转移到接受方并为之所吸收的现象即为知识溢出.

2.2知识溢出的研究进展

对知识溢出的探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按照知识与位置关系,国外的研究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 60-1970年的非经典理论和知识积累因素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Arrow;1970 -1980年的非完全知识扩散阶段,其核心概念涉及时间、空间、国家和地理等方面;1980-1990年的物流与技术研究阶段,内容包括知识溢出的中心扩散、梯度转移等;19 90年至今为第四阶段,主要包括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两个研究领域.经济地理的代表人物是Audrestch,重点研究区域邻近技术知识溢出、工业集聚等因素对知识溢出的影响;新经济地理的代表人物是Krugman,重点从知识溢出与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关系开展研究.国内对知识溢出的研究主要有:以FDI为对象对区域间知识溢出的研究、以R&D为对象对区域知识溢出效应、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和以技术扩散与区域间知识溢出为对象进行模型构建的研究等.

2.3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

知识对创新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由于知识的非竞争性与部分排他性,知识溢出是不可避免的.分析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探讨后发国家、地区或企业获取知识溢出的机制,缩小与发达者之间的差距.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点影响因素.

2. 3.1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是指识别、消化与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的影响主要通过知识接受方体现.Verspagen(1991,1993)把区域间知识溢出划分为潜在知识溢出和实际知识溢出,在区域间知识存量差距一定的条件下,获取知识溢出的大小取决于客体固有的学习和吸收能力.凯尼尔斯的“蜂巢模型”也表明,知识接受方的吸收能力越强,获取知识溢出越大.

2.3.2知识差距

知识差距指的是知识溢出方与知识接受方固有知识存量的差异程度.一方面指知识量的势差,从凯尼尔斯的“蜂巢模型”可以看出,知识量的差异会影响溢出的效果;另一方面指知识复杂程度的差异,Zellner(2003)根据应用导向程度和专门化程度两个维度把基础研究溢出的知识划分为6种,分别观测每种知识的溢出情况,结果表明非专门化知识溢出强于专门化知识溢出.

2.3.3溢出距离

溢出距离是指知识溢出方与知识接受方的空间地理距离.Katz(1994)的研究证明企业地理距离越远,合作行为越少.Bottazzi( 2003)通过对1988 -1995欧洲企业创新行为的调查,指出溢出效应的有效地理范围在300千米左右.Breschi提出“缄默知识”的概念来解释溢出效应的空间壁垒,即科研中产生的知识多数具有缄默性,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因而无法长距离传递.

2.4知识溢出的研究重点

经过国内外学者近些年的研究,目前知识溢出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第一,对知识溢出概念和内涵的界定,这可以体现在各类相关研究中;第二,以定量的方法对空间知识溢出进行测度或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建立关系模型,例如凯尼尔斯的“蜂巢模型”、Baptis-ta(2004)的地理集中和知识扩散速度的关系模型;第三,对知识溢出及其相关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寻求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例如许潇迪( 2007)对知识溢出效应测度的实证研究,张玉明,李凯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知识溢出对我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此外,还零散分布着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例如知识溢出与企业家精神理论、知识溢出的产学研合作等.然而把知识溢出与开放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绩效相结合,探索它们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却很少,并且主要关注的是知识溢出对知识接收方技术创新的影响,忽视了知识源企业可能的潜在收益.接下来,我们将就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做进一步研究分析.

3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知识溢出实现了信息和技术的传递,切合了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打破知识壁垒,穿越“专利丛林”的需要.知识溢出能够降低汲取新技术的成本、提高整合新知识的能力,有利于知识接受方的研发和创新,这是知识溢出最显而易见的效益,现有的相关文献也大多支持这个观点.然而通过对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知识溢出的效果不仅仅由知识接受方决定,知识溢出方自身的条件也对溢出效果有较大影响,知识溢出需要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完成.野中郁次郎(1994)的“知识创新螺旋模型”指出,知识创造是一个向前的螺旋过程,开始于个人层面,迈向集体层面,再升人组织层面,最后会超出组织层面.知识接受方通过吸收溢出知识,并将其与自有知识相结合,这正是廉价的知识创造,这些再造知识同样会超出组织层面,形成新的知识溢出.因此,知识溢出并非简单、孤立的“无私贡献”,而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知识转移网络”.下面将从两个角度阐述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3.1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消极影响

综观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没有促进作用,甚至有消极影响.这种消极观点可以从知识耗散、竞争加剧、研发成本等几个视角来论述,见表1.

知识溢出意味着源企业的知识或技术将被以相对低廉的代价转移到外部组织.从知识接受企业和社会整体的视角出发,这种知识共享现象无疑是可取的,Cohen&Levinthal(1990)和Griliches(1992)均指出知识溢出能促进接受企业更好地吸收相关领域的知识,促进区域或行业整体经济的发展.然而,知识的创造者并没有这么幸运,Spencer(2003)从知识源企业的视角分析了知识溢出的效益,他认为如果知识源企业没有建立相关的行业标准,那么知识溢出仅仅只是一种技术的耗散,不会给源企业带来收益.Gattal(2007)通过研究溢出与多元化企业边界的关联,发现知识溢出造成了源企业技术资源的流失.Barney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来源在于拥有异质性的资源,知识的公共品属性注定其不会被知识源企业单独占有,溢出现象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知识和技术对源企业的价值.

在知识经济时代,溢出现象是必然发生的.Jaffe(1986)在研究技术机遇和研发溢出时发现,知识溢出能使竞争对手更快地进入相关领域,加剧行业内竞争,从而减少知识源企业的创新收益.Bischi&Lamantia(2004)从资源分配的视角分析了知识积累和知识溢出现象,并指出知识溢出会影响行业领域的资源配置,进而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溢出可以冲破“专利丛林”和技术壁垒的层层防线,辐射至外部接受者,根据波特的“五力模型”,知识和技术壁垒的降低会吸引大量竞争对手进入该行业领域.同时,随着开放式创新的推进,“非此地发明”的思维模式被逐步取代,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从外部获取资源实现创新和增长.

知识源企业在创造新知识的同时必然需要一定的研发成本.Arrow早在1962年就指出,在知识溢出的过程中,接受方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换取最高的收益,以支持其技术的发展进步.Anupama&Stephen(2014)认为,知识源企业为了挽回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成本消耗,会迫切希望与知识接受企业组成新的知识联盟,以实现利益和资源共享.知识溢出为接受企业提供了便利的学习途径,大大降低了企业创新的风险和成本,从知识溢出过程的整体来分析,知识源企业的研发成本被间接抬高了.

3.2 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

知识溢出的本质是对知识和技术的共享,是一个知识转移的网络.知识的公共品属性不仅是知识溢出的缘由,同时也使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效益很难集中于某个单一对象.尽管很少有研究关注知识源企业在知识溢出中的潜在收益,但现有文献中或多或少蕴含着相关的暗示,这些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视角:创新激发、衍生性知识和产业聚集(见表2).

Dosl(1988)发现在知识溢出产生后,知识源企业会关注接受企业如何利用所吸收的知识和技术,并将接受企业处理新知识的方式有选择性地用于今后的研发创新当中,这也证实了Cyert&March(1963)提出的“企业会模仿和利用外部相关组织的创新行为”的猜想.知识溢出虽然使知识创造者不能独享成果,但却为它们提供了新的创新契机.

Jaffe(1986)指出,企业对与自身知识属性存在关联的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Sorenson et al( 2006)发现,接受企业在吸收溢出知识时并不是单纯的复制,而是基于企业情境将溢出知识与自有知识进行适当的融合,这种融合为源企业带来了更多的衍生性知识.Yang et al(2010)通过对知识溢出过程的系统研究,得出了更深入的结论,他们认为在知识溢出过程中,知识源企业不仅通过模仿接受企业的知识合成行为来实现更进一步的创新,同时也从接受企业所提供的衍生性知识中搜寻创新源信息.以上相关理论表明,知识溢出不但能够从创新形式上激发知识源企业的突破性思维,同时也为知识源企业创造了一个实质的衍生性知识集合.

Freeman C( 1991)通过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内部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并且这种知识溢出效应对源企业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有着很大的促进.Brett et al(2008)研究中实证表明,产业集聚使得集群内企业从当地环境中吸取更多知识,生产增长率更高,创新行为更加积极,这种效应对知识源企业尤为显著.国内学者于江鹏和吴翠花( 2010)认为,知识溢出能够提高集群企业产出研发水平,降低集群内企业研发成本和风险,并最终导致其竞争能力的提升.综合国内学者外研究现状,知识溢出对促进产业集聚形成,增进创新绩效和生产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知识源企业由于对溢出知识具高度敏感性,故能更好地利用由产业集聚带来的促进效应.

4启示与研究展望

4.1启示

知识溢出是经济进步和开放式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专利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依托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溢出的方式和渠道变得多样化,知识溢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尽管现有的研究大多认为知识溢出能使社会和知识接受方获利,而对知识源企业的创新绩效没有影响,甚至有负面效应,然而这并不影响对知识溢出效益的全方位探索.本文从创新激发、衍生性知识和产业集聚三个角度分析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为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在此,笔者认为在对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关联性的进一步研究中,有以下两个关键点.

首先,对知识溢出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定量分析或模型的实证上.探索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更加精确地测度知识溢出效应的大小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固然重要,不过将知识溢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剖析知识溢出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同样重要.知识一旦被使用,它就成了公共品,因此知识溢出效益是知识源企业无法控制的.如果将知识溢出与单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整合起来考察,就很难设计出一个精确的模型来测度知识溢出的大小或效益,这时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更加合适.

其次,必须冲破传统的刻板思维,不要仅仅关注知识溢出对知识接受方的影响.知识的转移与共享是一个双向的、有机的过程,以开放的视角,从多个层面探索知识溢出过程中的效益,是深度剖析知识溢出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关键.例如,Yang et al( 2010)通过对知识溢出的深度研究,指出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有积极影响.柯达公司运用其他企业对其OLED技术的学习与改进,创造了自身的核心技术圈,实现了更大的经济增长,这个例子很好地验证了Yang的观点.

4.2基于“溢出知识库”理论的研究展望

根据相关理论回顾,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影响.尤其是Yang et al(2010)通过对知识溢出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溢出知识库”的概念.溢出知识库是指外部组织通过学习和改进知识源企业的知识或技术,而形成的具有知识源企业特色的知识集合.Yang et al认为溢出知识库是每一个知识源企业所特有的,知识源企业可以通过反馈性学习从溢出知识库中汲取新的信息,寻找创新的突破口.由于溢出知识库与知识源企业自身知识库有“血缘关系”,因此员工可以轻松地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术,并以此为契机,实现更进一步的创新开发.同时,Yang et al还指出,溢出知识库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变量:知识容量和知识相似程度.其中知识容量指的是溢出知识库中所含知识和技术的数量,知识相似程度指的是溢出知识库中的知识和技术与知识源企业自身所具备知识的差异程度.据此,本文总结出了模型1(知识溢出促进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流程模型),如图1所示.

模型1反映了这样一个知识流动路径:知识源企业在创造和利用新知识的同时,不自主地产生了知识溢出——溢出知识被外部组织接受——知识接受企业将溢出知识与自身知识相结合,进行知识重组——大量重组的知识形成了知识源企业的“溢出知识库”——知识源企业通过反馈学习,从“溢出知识库”汲取企业进一步创新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模型1仅简单表明了知识溢出如何对知识源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为了更进一步探索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本文对模型1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推想,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模型2(知识溢出促进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理模型),如图2所示.

模型2假设知识容量和知识相似程度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即溢出知识库的知识容量越大,技术创新绩效越大;溢出知识库中的知识与源企业自身所具备知识的相似程度越高,技术创新绩效越大.除此之外,模型2还假设知识源企业的反馈学习能力对知识溢出促进技术创新绩效具有调节效应,即知识源企业的反馈学习能力越强,知识容量和知识相似程度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强.

4.3基于“产业集聚”观点的研究展望

“溢出知识库”理论关注的是知识溢出的过程,而“产业集聚”关注的是知识溢出带来的结果.根据相关理论回顾,比如Feldman和Audretschl所指出的,在经济活动中,知识溢出促使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又反过来增大市场主体交换知识的可能性,“知识溢出”对产业聚集有积极促进作用,而产业集聚有利于降低科研及成果商业化的成本,对于知识源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会产生有利的影响.Rosenthal认为知识溢出的空间局域性使得知识溢出吸收效率和地理位置的临近程度呈正相关,即地理位置越近,知识溢出效率越高.Chyi等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数据分析了我国台湾新竹高科技企业集聚情况,指出知识溢出是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原因.这些研究大多采用实证分析或者传播模型方法,从被动知识溢出机制和主动知识溢出机制研究知识溢出和产业集聚的相互影响.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忽视了知识溢出本身的特点,比如知识传播的隐性和度量性,再加上知识溢出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也造成很难客观的估量知识溢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程度和效果,这就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如何针对知识溢出的识别和测量建立合适的模型.另一方面,知识溢出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但是知识溢出对产业集聚形成的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技术创新论文参考资料: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

电脑知识和技术杂志

农村新技术杂志

现造技术论文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电脑知识和技术期刊

回顾述说:本文是关于技术创新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技术创新和述评和溢出相关技术创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