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北京相关论文范文 和毛岸英赴朝前在北京机器厂的日子类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北京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3-12-18

《毛岸英赴朝前在北京机器厂的日子》

该文是关于北京方面论文范文与毛岸英和毛岸英赴朝和北京机器厂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歌曲,奔赴到抗美援朝的战场,其中就有的儿子毛岸英.一个月后,毛岸英在朝鲜战场英勇牺牲.毛岸英在赴朝前,曾在北京机器总厂工作和生活过一段时间.】

跟工友打成一片

1950 年春节过后,北京机器总厂( 北京第一机床厂的前身) 来了位叫毛岸英的新领导( 任党总支副书记),二十七八岁,身穿深灰色军装,腰里系着皮带,过了些日子,又换成了干部服.

北京机器总厂的职工宿舍,就在国子监胡同孔庙的大成殿里.当时,毛岸英和大家一起住在大成殿,直到他赴朝参加抗美援朝为止.

毛岸英经常跟大家一块儿劳动,时不时说上几句陕西话.新领导来厂子的时候,生产条件还很差,业界称机械工人为“油耗子”.许多刚出徒和正学徒的青年工人和毛岸英岁数相差不多,工休的时候,就跟他无拘无束地聊天.

大伙儿问毛岸英,你是延安来的“老资格”,为什么不在北京挑个好工作? 毛岸英说:“这可比农村好多了,我原来当过农民.”大家明白了,这人敢情是个农民.于是同情地问,那你家里肯定很穷吧? 他说,“我家不是农村人.”大家围着他哄起来,“住城里,你干吗去当农民?”他乐了,“俄大让俄去的.”( 陕西话:俄是我,大是父亲)大家哈哈大笑:“你大真够可以的! 放着福不许享,偏让你受罪去.”他没有笑,很认真地解释:“不懂得工业、农业,将来怎么治理国家?”说到这里,他便站起来:“我的学徒还没期满呢,咱们干着聊.”

一天,这位领导把大家召集到俱乐部说:“不久的将来,要大规模引进国外技术,我先教大伙儿学学俄语吧.”工友们跟他已经很熟了,就逗闷子,“你那俄语就是陕西的‘俄’语吧!”他没有笑,而是指着五星红旗说:“史多,诶答?”( 俄文:这是什么) 发音标准,口齿流利,一下子把在场的所有人都镇住了.

休息的时候,门外边有块钢板,他不经意地说:“这块钢板不错……造坦克,还薄了点儿.”北京机器总厂原先是军械所,有听见他自言自语的工友,惊讶得闭不上嘴了,到处传话:“他可确实不简单,什么都懂,八成儿还在苏联待过.”

后来才知道,他和工人打成一片,还有另一项工作,就是为夜里写稿子积攒素材.他亲自采写编辑《北京机器职工》,然后通过有关渠道在香港、澳门散发,公正客观地介绍新中国接收的兵工厂,已经生产双轮双铧犁、深水水泵、鹅脖水泵( 给火车头上水用的),开始为大规模的和平建设服务.

睡大通铺,吃剩窝头

所有和毛岸英这位新领导交往过的人,谁也没有想到他是的儿子,因为他在工厂没有丝毫的优越感,和普通人一样,努力钻研,向工人学技术,而且,他见不得有人受罪.比如,化铜炉温度高,工人们就穿个背心,铜融化的时候,会飞起雪花似的东西,叫氧化锌,落在身上奇痒无比.他瞧见大家身上落满了氧化锌刺痒难耐,急得不行,他赶紧问,怎么办? 大家解释,待会儿拿水冲.他立刻说,现在就去冲,一分钟也别耽搁.他一心替工人着想,其实,他身上也落满了氧化锌.当工人们技术运算上遇到什么难题时,他还会手把手地教,很耐心.

毛岸英在工厂时,曾拍板处理了这么一件事:总厂有个南分厂,是国民党没收资本家的,原因是有逆产嫌疑( 可能与日伪有牵连).毛岸英来厂以后,经过详尽调查,认为没有确凿证据,应该把资产归还资本家.

这个资本家在老北京享有盛名:他带着一群板金工,居然敲出了北京的第一辆小轿车.资本家此时已逝世,他的后人不敢接收工厂.毛岸英说:“民族资本家,应当保护,那就跟他的家属谈谈,给相当数量的股份吧!”资本家的后人对此感激涕零.

那时,毛岸英的家在中南海里.中南海在国子监的西南,两个地方都位于城墙以里,他骑上自行车,从国子监出来,经地安门过景山西街,就到中南海北门了,也就20 分钟.可是,毛岸英除了星期六晚上回去一趟,其余时间都和工人们一起,晚上睡大通铺.每天吃饭他也是按规矩,排队买,然后端着饭盒,和大家一边聊着天一边吃.

那时候,工厂很简陋,连饭厅也没有,大家往往围成一圈儿蹲着吃.主食吃什么呢? 窝头,还经常是在蒸锅里来回熘的剩窝头,颜色越变越深,味道又苦又涩.菜呢,就是六必居酱园子做酱菜削下来的苤蓝皮,盐水浸浸,他和工人一样照吃不误.

毛岸英牺牲时在干什么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的牺牲,是后来大家常常挂在嘴头儿的话题之一,几十年来,研究者颇多.到底哪个版本才是历史真相?流传在北京机器总厂的是这样一个版本.

当年,北京机器总厂厂长朱宝和是毛岸英的“室友”,当过九大代表.他说:“毛岸英自从进了朝鲜,就没把空袭当回事儿.人家是久经烽火的年轻老将.”确实,毛岸英是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过来的,并不是头回上战场.

事发当天,先来的是侦察机,有的参谋人员警觉了,但凡先来侦察机,意味着下面将是一次极其惨烈的空袭,估计美国人发现了这里是志愿军司令部,匆忙碰头后,大家决定撤离,进入防空洞.可是,有几个人没有去,包括司令员彭德怀.撤到防空洞的人,一瞧司令员没有撤,急忙赶回去把他拉了出来.当大家发现毛岸英仍在屋里,想去叫他的时候,飞机已比大家预想的提前到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那时美军飞机空袭几乎和上班一样,定时定点的,分秒不差.后来,大家掌握了这个规律,只要空袭的飞机一走,就照样晒被子、晒太阳.但这一次他们不仅不按钟点操作,而且飞到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没有盘旋、寻找、定位,而是立即投下密集的.

毛岸英在空袭之前做什么呢? 据《解放军文艺》上发表过一篇报告文学说:毛岸英和高参谋这一天正在值班,房间里有些朝鲜人民军送的苹果,他随手就削起苹果,把苹果皮放到炉火上烤.

毛岸英为什么烤苹果皮? 他喜欢烤苹果皮分给大家吃.这个习惯,可能连也不明白,至于彭德怀司令员和志愿军其他同事以及众多的研究者自然更看不出什么,所以往往忽略了这个细节.毛岸英这个爱好,其实是纯粹的老北京人才会有的习惯.

那个年月,烤苹果皮在北京城里是很时髦的小零嘴儿,各个阶层、男女老少都喜欢吃,一直风行到上世纪60 年代.家里有条件的,自己削了自己烤,没苹果的,就到果子局去买现成的烤苹果皮.烤苹果皮是大家这么叫,其实是把整个的苹果从外到里一圈儿一圈儿地削成细长条,会削的讲究一刀一个苹果,中间不断.毛岸英进北京的时候,26 岁,到机器总厂才28 岁,正是接受新鲜事儿的年华.

当然,即使不削苹果皮,手头什么事情都没有,毛岸英也不会进防空洞,因为他正在值班,要坚守岗位.北京机器总厂的老工人们都说过,毛岸英是一位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的人.另外,历次的空袭,都是胡乱丢几颗爆破弹了事,使不出什么新花样,因而,毛岸英在空袭面前是坦然淡定的.然而,包括司令员彭德怀在内,大家没料到的是,这次美军飞机扔下来的是几十颗最新式的.毛岸英在冲天的火海中,走完了他独特的一生.

( 摘自《北京日报》《北京一机床报》)

——延伸——

志愿军战歌原是“出征誓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很多人都知道这首歌的曲子是著名作曲家周巍峙创作的但词作者麻扶摇,却鲜为人知.

麻扶摇,黑龙江绥化人,1947 年2 月入伍.1950 年10 月,奉命第一批入朝参战时,麻扶摇担任炮兵第一师第二十六团五连的政治指导员.据他回忆,部队在开赴朝鲜前宣誓时,士气已是空前高涨,纷纷写下请战书.在五连的表决心大会上,好几个班的决心书上都写着“保卫和平,保卫祖国,保卫家乡”,还有的战士发言中写出“横渡鸭绿江”的句子.

当晚,麻扶摇趴在昏黄的煤油灯下连夜赶写战前发言槁.他辗转反侧,浮想联翩.昔日“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和“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历史画卷浮现在眼前,他的视角落在了“中华儿女”的群体形象上.麻扶摇想,现在集结在鸭绿江畔的志愿军指战员心中沸腾的热血,正是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在新中国人民身上的升华和历史延续,于是,“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这振奋人心的词句跃入他的脑海……他越写心情越激动,不由得朗读起这首出征诗:“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的好儿郎,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第二天,在誓师大会上,麻扶摇挥着拳头,慷慨激昂地朗诵了这首“出征诗”.

当时,新华社随军记者陈伯坚曾到麻扶摇所在部队进行采访,在采访时发现了麻扶摇所作的出征诗.于是,就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之后他写的一篇战地通讯《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个战士的谈话》中,把这首诗放在文章的开头,并把“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把“中华好儿郎”改成了“中国好儿女”.

1950 年11 月26 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篇通讯,这首诗被排在标题下面,字体还专门做了加大处理.那天,时任艺术局副局长的著名音乐家周巍峙从《人民日报》上看到这首诗,立即进发出难以抑制的创作,就在腿上轻轻地敲打起来,不到半小时,一首经典乐曲一气呵成.后来,这首歌曲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 摘自《新周报》)

北京论文参考资料:

综上所述:此文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毛岸英和毛岸英赴朝和北京机器厂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北京本科毕业论文北京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