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南诏末期的斜阳哀歌类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和南诏末期的斜阳哀歌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南诏末期的斜阳哀歌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1-27

《南诏末期的斜阳哀歌》

该文是南诏末期的斜阳哀歌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跟南诏和斜阳哀歌和哀歌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蒙世隆于877年死去,儿子隆舜登基继位,时年十七岁,“明年,改元贞明,又改元嵯耶、承知、大同,改国号日大封民国”.隆舜,又名法,对于他的评价,史家大都有失公允,给出的结论是,“法好畋猎酣饮,委国事于大臣”,隆舜喜好打猎,喜欢长夜饮宴,至于国家大事,他一挥手,别烦我,让大臣去处理吧.

于是,大臣就逐渐掌权.

大家觉得,隆舜不好,不理朝政,应当承担南诏亡国的责任.

这,更是有失公允的.

南诏交到隆舜手里时,国本几乎已经差不多耗光了,就如《红楼梦》里的贾府,表面上富丽堂皇,迎来送往,热闹非凡,内里已经干了,空了.试想想,一个不大的国家,经过十几年的战争,男子战死于疆场,尸骨曝露,无人收敛;寡妇号哭于家内,身单影只,孤立无援;田野荒芜,屋庐为墟.如果这个国家是病人,也已经病人膏肓,难以救治了.

这些,都是蒙世隆一手造成,现在却让隆舜来买单,来负责任,冤不冤?这就如有人把唐朝的灭亡,全都归责到和隆舜同时代的唐僖宗身上一样,也是不公平的.

1

不过,隆舜登基的时候,国内环境虽糟,“男子十五以下悉发,妇耕以饷军”,可疆场上的血战,却慢慢减少了,硝烟也慢慢散去了,甚至没有了.

此时,唐朝内外交困,已经再也没有精力顾及到南诏了.因为,大唐已经面临着一次生死挑战,这就是874年和875年的王仙芝、黄巢起兵.过去,唐朝也曾经历了几场内部的兵锋硝烟,沙场喋血,如裘甫起兵,还有庞勋起兵,可是,这些人的力量毕竟都不大,刚刚冒出头,不久,就被大唐军队给掐灭了.

这次起事却来势汹涌,如潮水一般,浩浩无涯,显然不同于以前.

王仙芝和黄巢的起兵,都是有准备有组织的.二人都是盐枭,也就是盐贩子.在古代,盐税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国家仓库的主要收入,因此,食盐买卖严控在朝廷手里,不得私自贩卖.私人贩盐是违法的,也是铤而走险的,既是和朝廷对着干,手里就得有武装,拿着刀,无官军来抓是最好不过的.如果一旦有官军上门,就得提了刀喋血冲杀.

这些人,都是地道的江湖健儿,组织性和纪律性很强的.

这样的人一旦举起大旗,开始起事,就是一支骁勇无前的军队,不同于过去的乌合之众,一打即散,跑得无影无踪了.

其次,这两个盐贩子在贩盐的时候,由于走东闯西,眼界大开,再加上大概研究了一下过去起事者失败的教训吧,竟然总结出一套战法,那就是典型的游击战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总之,起兵初期,很少和唐军进行城防战,进行大兵团作战.

这点,是很合乎晚唐境况的,算得对症下药.

晚唐,藩镇割据已经形成气势,一些骄兵悍将,丝毫不把朝廷放在眼中,拎着刀子,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许别人觊觎.至于其他地方,和自己一毛钱关系也没有,随你去闯,去杀,去占领.这样一来,王仙芝、黄巢的军队,在某一处藩镇地盘上撞了南墙,不再耗下去,马上撤退,改变目标,去攻打另外一处城池.

前面的藩镇一看,对手走了,也就不追了:追着还要厮杀,指不定谁胜谁败呢,伤着自己的士兵,那可是划不来的,是折本买卖.折本买卖,藩镇们是从来不做的.

这样,王仙芝和黄巢就渐渐强大起来,“数月之间,众至数万”,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

也就是在隆舜登基的877年,“王仙芝、黄巢攻宋州,三道兵与战,不利,贼遂围宋威于宋州”,宋州在中原,属于四通八达的地方,宋威更是在南诏战场上斩将搴旗,让蒙世隆胆战心惊的名将.现在,义军竟然敢于旌旗招展,号角长鸣,围城攻打宋威,可见其势力已经十分强大了,甚至无所畏惧了.

朝廷无奈之中,将眼光扫描向了西南战场.此时,大唐的唯一希望就是高骈了.

于是,唐僖宗忙下了一道圣旨,将高骈调走,去了中原,担任“诸道兵马都统、江淮盐铁转运等使”,说白了,也就相当于后世的元帅,统领着中原一带的军队,开始了对王、黄军队的剿灭.高骈接到圣旨,走马上任,没有辜负唐僖宗的期望,开局很好,“骈令其将张磷、梁缵分兵讨贼,前后累捷,降其首领数十人”.

王仙芝和黄巢一看,对方很厉害,不是以往那些豆渣军队了,打不赢,赶快撤,于是“贼南趋岭表”,带着军队,一口气跑到了岭南,暂避唐军锋芒.

唐朝廷在长久的战争中脱身,终于可以坐下歇口气了.

2

高骈的离开,毫无疑问,对南诏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解脱.过去,在这个“落雕侍御”大军的步步紧逼之下,南诏几乎无日无战,无日无败,无喘息之时,整天都得瞪着眼睛,一日数惊.现在,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隆舜坐在皇帝宝座上,思索再三,觉得眼前最主要任务,就是改变蒙世隆在世时的政策,不再和唐军金戈铁马地战斗了,改弦更张,进行议和.

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隆舜时期的南诏,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争取时间,休养生息,恢复国力,保存基本.

可是,在执行这个决策的时候,他又犯下了两个错误,以至于他的决定,功败垂成:一个错误是,他仍固守着一个皇帝的名号,舍不得放下,想和大唐采用平交的方法.其次,他选择的时间也不对.

这样,这次外交注定会失败.

求和之前,他特意派出使者,特意去试探了一下唐朝的态度.

他派出试探的人,名叫段磋宝.这人没有去长安,而是翻山越岭,一路去了岭南节度使行营.当时的岭南节度使是辛谠.辛谠这人,是晚唐政坛少有的明白人,也是一个注重实际的人,他“性慷慨,重然诺,专务赈人之急”.他深切地认识到,大唐目前当务之急是消除内乱,振兴经济.要抚平内乱,就必须先和南诏和好,从而避免两线分兵,两面受敌.因此,当段磋宝到来后,他喜不自禁,马上派出使者,八百里加急,将南诏求和的消息报告给朝廷.大概担心朝廷的一些书呆子不明形势,不善于变通吧,他特意将自己的见解写成奏章,一并送上,告诉朝廷:“诸道兵戍邕州岁久,馈饷之费,疲弊中国,请许其和,使赢瘵息肩.”朝廷为了对付南诏,每年靡费无数军饷,使得国家仓库已经告罄,百姓已经穷困潦倒,现在,乘势应允南诏求和,恢复国民经济,实在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还有一个原因他没有说,两国和平,可以抽调戍边的精军,鞭马中原,去对付王仙芝和黄巢的军队.

朝廷接到报告,读罢,一时决定不下.

此时,朝廷对高骈“深倚赖之”,于是马上派人带着加急文书,赶到前线,送到高骈手里,向他请教解决方法.高骈看罢文书,点头叫好,认为应当和南诏乘势议和,减轻压力,让自己喘息一下,也未尝不好.

于是,唐朝廷答应下来,准备开始议和.

3

唐朝和南诏的议和如果就这样定下来的话,无论对两国中的哪一国,都是好事情,南诏可以休养生息,恢复民力:大唐呢,也可以回头整顿国内,抚平各方反抗势力.

可是,事情又出现了反复.

南诏在收到唐朝廷答应议和的消息后,反应很积极,马上派出使节,千里迢迢来到大唐的长安,送上议和文书.史书在此,特地写上,“南诏遣其酋望赵宗政来请和亲,无表,但令督爽牒中书,请为弟而不称臣”,南诏派出的使臣,名叫赵宗政.等到唐僖宗一脸阳光,登上朝堂,准备接受国书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南诏国的国书不是表文,竟然是以公文的形式呈送上来的.换言之,南诏国是以两国平交的形式派出使者的.在文书中,隆舜对唐僖宗自称弟弟,将唐僖宗放在哥哥的位置上,并坚决不称臣.

这,是大唐难以容忍的.

当年,异牟寻和唐朝使臣崔佐时,曾双双在点苍山上,面对神祗订立盟约道,“贞元十年岁次甲戌正月乙亥朔,越五日己卯,云南诏异牟寻及清平官、大军将与剑南西川节度巡官崔佐时谨诣点苍山北,上请天地水三官,五岳四渎及管川谷诸神灵,同请降临,永为证据”.在誓言中,异牟寻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归附汉朝,山河两利”,做了大唐的附属,永不反悔.现在,南诏怎么能和大唐平起平坐呢?

这,与其说是来议和的,还不如说是来挑战的.

当时,如果说王仙芝和黄巢还横行中原、攻城拔寨,无人可挡,或许,唐朝还可以退一步,订立合约.现在,唐朝对内已经明显占尽上风,也就在南诏使者出发前往长安不久,唐朝再次在对义军作战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曾元裕奏大破王仙芝于黄梅,杀五万馀人,追斩仙芝,传首,馀党散去”.王、黄军队,现在只剩下黄巢一支了,已经呈现出衰败气象了.

唐朝皇帝此时军事势力强大,可以藉此一战了.

唐朝此时后顾之忧得以缓解,更不惧南诏的进攻了.

因此,唐朝的大臣们,一见到南诏的文书,将自己的皇帝称为哥哥,顿时个个气得直吹胡须,摇头不已,竭力反对议和,希望皇帝对南诏以强硬态度进行回绝,不要给任何回旋的余地.

其中态度最为鲜明的,当推礼部侍郎崔澹,他认为,“南诏骄僭无礼,高骈不达大体,反因一僧咕嗫卑辞诱致其使,若从其请,恐垂笑后代”.崔侍郎反对的原因,总的说来,也就两个:一个是南诏太过狂妄,一个附属国,想和大唐平起平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另一条,就牵扯到南诏这次和大唐讲和的起因.原来,高骈在南诏进行战争的同时,也在思索着怎么议和,他知道,南诏人敬重僧人,于是,就派去一个名叫景仙的僧人,袈裟飘飘进入南诏.这个僧人精通佛理,口才了得,游走在南诏皇室中,渐渐取得南诏皇室的信任,尤其取得了蒙世隆的信任,他敲着木鱼念着佛经的同时,苦口婆心地劝告蒙世隆,和为贵,战则两败,不要再这样下去了,阿弥陀佛.蒙世隆听了,点着脑袋,接受僧人的劝告,不过,他有战争瘾,不久之后,战争瘾上来了,又手一挥将盟约丢到了脑后,再次带着大军和大唐开战.

崔澹认为,现在南诏来求和,是隆舜继承了他爹的遗志,接受景仙的劝告,才这样做的,唐朝如果答应,将会引起后世的讥笑,说朝廷无能,难以制服南诏,竟然派一个僧人去诱骗他们归附.

崔澹的观点,第一条有理有据,义正辞严,是说得过去的.至于第二条,则有点书生的迂腐之见,不善于通权达变了.只要南诏愿意议和,只要战争能够平息,管他谁劝和的.后世在宋朝时,宋军和西夏的铁鹞子军厮杀得难分难解,两个国家,长久处于战争状态,不也是一个僧人站出来,在双方间穿针引线,缔结和议的.

这个僧人,名叫王光信,“骁勇善骑射,习知蕃部山川道路.世衡出兵,常使为乡导,数荡族帐,奏以为三班借职,改名嵩”,当时,宋朝大将种世衡,想采用反间计,将元昊部下两个大将离间处死,就派出这个名叫王光信的僧人,假装送信给这两个将军,说,朝廷已经知道你们的心意,特意命你们担任夏州节度使,并每月赐给大量钱财,并“以枣缀画龟,喻其早归之意”.这两个人得到信,大惊,害怕元昊知道后难以说清,于是,就将王光信捆起来,送到元昊那儿,想洗白自己.没想到,元昊并未解除怀疑,咬着牙举起刀,咔嚓两声杀掉这两人.当时,西夏在和宋朝对阵中,早已耗尽国力,难以支持下去了.元昊想,既然王光信是做使者来招降自己部下的,自己为什么不借用他传话给宋朝皇帝,开始议和呢.于是,他就将自己的心意告诉了王光信,王光信大喜,极力促成,并带着元昊的使者回到宋朝,双方谈判,以至于元昊“继遣使者请降,遂称臣如旧”.

这个过程,只会受到人们的赞扬,并无人讥笑的.

唐朝后期,朝臣很多都极为迂腐,一举一动,瞻前顾后,自筑藩篱,难以突破,如何成事?

4

在这次议和中,也可看出,南诏末期和唐朝一样,朝堂上缺人,尤其缺乏果敢明达之人.

前面说了,南诏的灭亡,隆舜不应负主要责任.主要责任,应当由蒙世隆承担.可是,隆舜也并非没有丝毫的责任.在那样的时代,用诸葛亮的话说,南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也”,此时是需要一个旋转乾坤的人物,如他的祖先阁罗凤,或者异牟寻那样,才有可能扭转危局,奠定乾坤.

他,实在缺乏自己祖先的那种果敢,那种能屈能伸的品德.

阁罗凤在唐朝健儿厉兵秣马杀向南诏的时候,马上低下身子,向昔日的敌人吐蕃示好,甘愿为其下属,供其驱使,从而得到吐蕃的援助,两军联合,“唐兵大败,死者六万人,王天运战殁,仲通仅以身免”,从而拯救了濒临灭亡的南诏.

异牟寻在吐蕃赞普的一步步压制下,在南诏即将被吐蕃吞并的时候,毫不犹豫,回过身来,和唐朝握手言和,组织联军,旗帜招展,“袭吐蕃,战于神川,断铁桥,在巨津废州,今丽江府西北地.取十六城,俘其五王,降众十余万,获军资甲仗无算”,让南诏在危亡的边缘走向中兴,走向一座新的高峰.

英雄立世,形势变,自己也要随着变,能屈能伸,才能化险为夷,才能迎来生机.

隆舜却不,自始至终,抱着一个皇帝的封号不放.他竟然不知道,那就是一个名号,一个称呼而已.这点,他很有他爹蒙世隆的那种撞到南墙也不回头的特点.

大唐朝此时也是这样,算得和南诏对峙,平分秋色了.

唐僖宗和隆舜是同时代人,在隆舜登基的前三年,也就是873年,他十二岁时登基称帝.

他的为人,细说起来,和隆舜很有点相似.

史书记载,他“好骑射、剑槊、法算,至于音律、蒲博,无不精妙;好蹴鞠、斗鸡,与诸王赌鹅,鹅一头至直五十缗”,他脑子聪明,可是,不知政事,是一个典型的顽童.他登基后,面对着大唐一片废墟,只知道玩耍游戏,毫无作为.当时的唐朝,用大臣的话说,有九破局面,即“终年聚兵,一破也.蛮夷炽兴,二破也.权豪奢僭,三破也.大将不朝,四破也.广造佛寺,五破也.赂贿公行,六破也.长吏残暴,七破也.赋役不等,八破也.食禄人多,输税人少,九破也”.面对大臣振聋发聩的呼声,他闭耳不闻,犹如聋子.隆舜整日打猎喝酒,逍遥度日.他呢,整天跑马击球,打发时光,并且得意地对球友夸耀:“朕若应击球进士举,须为状元.”球友听了,气呼呼地回了一句:“若是遇到尧舜这样的贤君做礼部侍郎主考的话,恐怕陛下会被责难而落选的!”

他听了,嘿嘿一笑,假装没听见.

南诏在最应当出现英雄的时代,出现的不是异牟寻,而是隆舜.

唐朝在最应当出现明君的时代,出现的不是李世民,而是唐僖宗李儇.

两人半斤八两,在平庸程度上是能相提并论的.

隆舜想议和,又不愿意取消帝号,这可给唐朝君臣出了一个大难题,以至于整个朝堂争论不休.开始是高骈和崔澹信件来往争辩,争得唾沫横飞,江汉为雨.唐僖宗无奈,塌下身子,只有当起和事佬,两边劝解,都消停点儿,别争了,争啥啊争!

外面武将和朝内大臣争论刚刚结束,谁知,朝臣的争论又接着开始,叽里咕噜的,甚至趋向白热化,走向.

朝廷对于隆舜的议和,也分为两派,泾渭分明:一派以卢携为主,“欲与之和亲”:另一派以郑畋为主,“固争以为不可”.两个人为此争论得脸红脖子粗的,险些动起老拳.郑畋是诗人,口才好,文辞便给,争论起来更是词锋锐利,一往无前,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这点,是卢携的短板.卢携口齿较为笨拙,争论失败,气得站起身来,一拂袖子,将案头的一块砚台拂落在地上,“啪”的一声摔成两半.然后,他气呼呼地一瞪眼珠子,转身离开,打道回府.

事情本来就这样过去了,却让唐僖宗知道了,他停下击球,白着眼睛不满地道:“大臣相诟,何以仪刑四海!”几天后下诏,让两人都走出朝堂,马蹄嗒嗒,去了洛阳,坐起冷板凳,当了闲差.

这两人,都是当时朝廷的忠贞之人:卢携在后来黄巢杀人潼关的时候,悲伤于国事无望,服毒自杀,了却生命,也算以身殉国了.至于郑畋,更是成为唐朝末期的柱石大臣,尤其在黄巢攻入长安后,他担任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统帅诸将,设置伏军,一战之下,“贼大败于龙尾陂,斩首二万余级,伏尸数十里”.也因此,黄巢才折戟而退,撤出长安,大唐首都,才得以收复.

唐僖宗一天之内赶出两个元勋大臣,是果断了一次.这次果断,恰恰彰显出他的昏聩和平庸.

大唐和南诏的两个平庸的君主决定一件并不难办的事情,不难办的事情也变得难办了.

5

几乎在朝廷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的时候,另一路议和者,正在地下悄悄地进行着.

这一路人,就是岭南节度使辛谠.

辛谠等着朝廷信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心里很焦急,想,再等,只怕黄花菜也凉了.于是,他决定自己开始单独行动,假借派人送南诏使者段磋宝回去的名义,去了南诏.可惜,去了一批又一批使者,不是因为不服水土,就是因为远路奔波,都死在了来往的路上.辛谠一急,高血压发作,患上了中风瘫痪,整日睡在床上,长吁短叹,徒叹奈何.

他并没有因为半身不遂停止议和计划,而是睡在床上,暗暗在寻找一个能完成使命的人.

最终,他选中了一个名叫徐云虔的人.这人,是代理巡官,看来是专管巡查的官员,脚力和身体都很棒,长路奔波,不至于累垮身体,死在路上.而且,此人见识高明,口才通畅,宜于出使,和当年与异牟寻订立盟约的崔佐时很有一比.

辛谠将他召到病床前,拉着他的手,泪水横流,告诉他,自己派出很多人,想和南诏议和,可是,这些使者都纷纷死在路上,该如何是好啊?

徐云虔也摇着头,无声地叹息着.

辛谠想了一会儿,激励徐云虔:“吾子既仕则思询国,能为此行乎?谠恨风痹不能拜耳.”你既然出山,就应当为国效力.可惜我瘫痪了,不然,我真要起来下跪求你了.

徐云虔听了,流着泪告诉辛谠,士为知己者死,既然节度使这样看得起我,我就去一趟,完成使命.当天,他就骑着马,挥一挥衣袖走了,冒雾穿云,翻山越岭,走向了南诏.

在鄯阐城,也就是现在的昆明,徐云虔见到了隆舜.

对于隆舜的形象,史书很少记载,不过,徐云虔却在自己的书里,将这位南诏国君详细描述了一番,给后世留下了隆舜的情状.徐云虔刚到鄯阐城,就看见几十个骑兵,挺着长矛,马蹄奔腾,尘烟一路,簇拥着一个年轻人走来.年轻人穿着红色衣服,用红头巾包着长发,很是英武的样子.这人就是隆舜,南诏国的国君.听说徐云虔是唐朝派来的使者,隆舜下马询问了唐僖宗的情况,并请徐云虔坐下.看见徐云虔的佩刀,他很好奇,竟然抽出来看看,还解下自己的刀让徐云虔观赏,也不知是铎鞘,还是鬱刀,总之,他当时一定是眉眼带光的.然后,他拿了刀,在地上划出一块空地,让大家都射箭玩儿,比赛输赢,他自己则骑着马,跟在后面拍着掌大声叫好.射箭结束,他请徐云虔进帐喝茶,几个美女或斟茶,或弹琴奏乐,一直到晚上.宴饮结束,他还专门请教了《春秋》里的问题,然后才让人送徐云虔去了驿馆休息.

这,就是他一天的生活.

他和唐僖宗一样,就是太好玩了,其余真的没什么大毛病.在他的身上,好像还有一种孩子的天真气.

他待人处事,也不像蒙世隆那般蛮横不讲理.

徐云虔去时,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一个使团,成员很多.隆舜和徐云虔以平等礼节见面,至于副使以下向他下拜,他则端坐接受,没有推辞.

可是,要让南诏做附属国,他还是有些不甘心.

等到徐云虔回到驿馆,还没有歇息,他又特意派出两个大臣,来到徐云虔的住处,提出一个问题:“贵府牒欲使骠信称臣,奉表贡方物:骠信已遣人自西川入唐,与唐约为兄弟,不则舅甥.夫兄弟舅甥,书币而已,何表贡之有?”你这次来,要让我称臣,并且给唐朝皇帝上表,贡献物品.你知道吗,我已经派人从四川去了长安,拿了文书,希望和唐朝皇帝成为兄弟,或者成为舅甥,这样的关系一旦确定,来往文书,只能称为书而不是表,所送的东西也只能称为礼物,而不能称为贡物.

徐云虔一愣,他知道,隆舜还是不愿称臣,派人来试探他的口风.

他口才好,典故熟,马上回答:“骠信既欲为弟、为甥,骠信景庄之子,景庄岂无兄弟,于骠信为诸父,骠信为君,则诸父皆称臣,况弟与甥乎!”景庄,是蒙世隆死后的谥号.徐云虔言外之意说,你爹的兄弟们都是你的叔叔,你是他们的侄儿,做为大臣,你叔都必须向你称臣,更何况你是大唐皇帝的弟弟或者外甥,还是晚辈呢,更应当向大唐皇帝称臣.

两个大臣仍坚持己见,认为应当平等相交,不应以君臣关系相处.

徐云虔听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回顾南诏建国之始,六诏并列,不相上下,相互厮杀,烟尘蔽天,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是大唐皇帝站出来,帮着南诏,才使得南诏统一各部,一支独大,这种恩德,岂可忘记?再者,后来,你们的异牟寻,在苍山洱海间,更是和大唐订立盟约,永世做为藩属,绝不改变,你现在怎么可以违逆你先祖的盟约呢?随后,他劝说道:“顺祖考,孝也;事大国,义也;息战争,仁也;审名分,礼也.四者,皆令德也,可不勉乎!”

隆舜听了大臣的回话,频频点头,觉得有道理,因此,对徐云虔的态度一直非常友好,如对待老朋友一样.

可是,道理归道理,行事归行事,对于称臣一说,他仍坚持着不答应.等到徐云虔离开的时候,他“以木夹二授云虔,其一上中书门下,其一牒岭南西道,然犹未肯奉表称贡”.

一个称呼,他始终难以抛弃.

他的智商不低,情商也不低.可惜器量太小,缺乏一种大气象.

6

当时,和南诏对垒的主要力量,是唐朝的两镇,一镇是岭南节度使.南诏出兵,经常横扫邕州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广西一带,一直扩展到越南.这儿,归岭南节度使管辖,也就是辛谠管着.最主要的一路,则是四川一带,南诏大军每次侵犯,四川都是主要战场,成都都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这儿,设有西川节度使,是大唐强镇之一.

当时的节度使名叫崔安潜.

崔安潜是一个很有办法的人,不同于过去的一些糊涂官.

他上任的时候,蜀地由于连年战争,一片废墟,一片残破.最主要的是,这儿的盗贼犹如牛毛,甚至白天出动,拦路抢劫,不畏官府,不怕官军.崔安潜来后,大家想,这人一定会派出官军,对盗贼动手的.可是,崔安潜却笑嘻嘻的,好像没事一样,整天喝酒吟诗,并且告诉大家,盗贼嘛,如果一个个抓住杀死,将会杀不胜杀:派人捕捉嘛,更是会骚扰地方.大家想,那咋办啊?他一笑,告诉大家,他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盗贼的事情.第二天,他命令属下贴出榜文,布告大家,有能检举一个盗贼的,“赏钱五百缗”,数字不小.而且,他在榜文里说,盗贼不可能是一个人,一定有同伙,如果同伙告发其他盗贼,告发者不但没罪,而且赏金一文不少.消息一出,果然就有盗贼坐不住了,赶到官府同伙.崔安潜接到,马上派人将被的人抓来,准备处死.那人不服气啊,自己和者是一块抢劫的,而且不是一年,是做了十七年盗贼的,每次抢来的东西平分,现在他被了.者竟然没事,很不公平的.他愤愤不平地提出,如果要杀头,希望将自己和者一块儿杀掉,到了那个世界,也有一个陪伴的.崔安潜摇着头拒绝道:“汝既知吾有榜,何不捕彼以来!则彼应死,汝受赏矣.汝既为所失,死复何辞!”说完,让部下将被者推出去杀掉,给者赏金,一文不少.这一个消息传出去,所有盗贼知道后,都胆战心惊,生怕被同伙告发,于是相互怀疑,相互防备,纷纷自首.

蜀地盗贼,几天之内,消失一空.

接着,他派出使者,到勇士辈出的地方招募壮士,和蜀地人夹杂一起训练,得到三千人,分为三军,一个个戴着的帽子,号为“黄头军”.黄头军成立,刀剑戟,雪光明亮,而且战斗力很高,其他军队望尘莫及.

这,也为后来唐僖宗在黄巢军队的追赶下,一路逃到此地打下了基础.否则,唐僖宗一定会成为黄巢俘虏的.唐朝,甚至很可能早灭亡几十年.

一个精明练达的官员,在历史上的作用实在不小.

就在崔安潜将蜀地防务,打造得铁桶一般的时候,接到一个任务,就是回复南诏使者的文书,南诏使者随着徐云虔一起行动,去了长安,就前面的议和问题,再次询问了唐朝皇帝.唐僖宗告诉他,别急,等他回去,路过蜀地的时候,崔安潜可以答复他.几乎同时,唐僖宗暗暗下诏,“中书不答督爽牒,但作西川节度使崔安潜书意,使安潜答之”.

对于隆舜的骄傲不顺,崔安潜十分不满,尤其在收到朝廷传来的隆舜的木夹文告后,更是十分愤怒,马上给朝廷上表道:“南诏小蛮,本云南一郡之地.今遣使与和,彼谓中国为怯,复求尚主,何以拒之!”南诏曾是汉朝的一个郡,弹丸之地,很小的.现在朝廷如果真的派出使臣,答应和他们议和,他们一定会以为我们怯懦,到时得寸进尺,再提出要娶大唐的公主,我们该怎么应付?

他的建议是打,让南诏害怕,低头,回到自己应该待的位置上去.

朝廷接到他的奏章,一时又举棋不定.

再次,朝廷举行朝会,商量对策.此时,一直赞成和亲的卢携已经回到朝廷,力挺和亲一说,并且洋洋洒洒上了一道奏章,谈论和亲的好处.卢携说,在唐宣宗大中末年,朝廷府库,粮食充足,钱帛丰裕,因此有中兴之称.可是,到了唐懿宗咸通年间,南诏兵锋所指,横扫无前,两次攻陷安南,一次进入黔中,四次侵犯西川.天下百姓,推着小车,挑着担子,输送军粮,超过十五年以上.疲乏到了极点,也穷困到了极点.十五年中,国家的赋税,有一半左右没进入朝廷府库,都用作了军饷,国家粮仓,空空如也.至于士兵,征戍于外,日久思归;千里沃野,荒草蔓延,无人耕种,这些都是因为和南诏的战争导致的.接着,奏章里谈到最近不见南诏进攻的原因,“前岁冬,蛮不为寇,由赵宗政未归.去岁冬,蛮不为寇,由徐云虔复命,蛮尚有冀望.”而唐朝现在的境况,更不容乐观,安南城已被叛兵占据,难以攻下.戍边的战士,大多已被朝廷征调,扛着戈矛,对付黄巢的军队,尤其“邕管客军,又减其半”——这儿的“邕管客军”,属于岭南节度使节制,是对抗南诏的一个方面军.最后,卢携在文中指出,“冬期且至,倘蛮寇侵轶,何以枝梧!不若且遣使臣报复,纵未得其称臣奉贡,且不使之怀怨益深,坚决犯边,则可矣”.

大家听了,都觉得在理,于是打定主意,准备和南诏订立盟约,而且为了拉拢关系,进行和亲.

既然这样,主战派的崔安潜就得挪一挪位置,不能再待在西川节度使任上了,避免和南诏产生摩擦,影响和亲大计.

此时,唐僖宗最信任的人,是大宦官田令孜,并称之为“阿父”.

田令孜有一个兄弟,名叫陈敬瑄.田令孜暗暗保举陈敬瑄,还有他掌控的神策军大将杨师立、牛勖、罗元杲,希望能派这些人去镇守三川.唐僖宗一听,呵呵一笑,选谁呢?他想出一个空前绝后的选拔官员的招数,就是让四人击球,赢者做西川节度使.最终,陈敬瑄球技高超,举世无双,大败其他三人,也就拔得头筹,成为西川节度使.

陈敬瑄得意洋洋,骑马上任去了.

他这次去,同时还带着朝廷的一道旨意,就是用西川节度使的名义,回复隆舜,“许其和亲,不称臣,令敬瑄录诏白,并移书与之,仍增赐金帛”.

随后,朝廷派出正式使节,出使南诏,“乃以宗室女为安化长公主许婚.拜嗣曹王龟年宗正少卿,为云南使,大理司直徐云虔副之:内常侍刘光裕为云南内使,霍承锡副之”,有的史书说,这次是送亲,显然是错的,是议定婚事,从后来隆舜多次派人迎娶公主可见,公主此时还在闺阁里,对镜贴花黄呢.

一队议亲的使节,就这样从长安出发,带着朝廷的旨意,浩浩荡荡去了南诏.在南诏,使者团显然得到了隆舜很高规格的招待,大家都十分满意,因此,回到长安的时候,都极力赞赏隆舜,说他很有诚意,可以言和了.

唐僖宗放下了心,为此,大力奖赏使团的人,包括西川节度使陈敬瑄.

隆舜也很高兴,现在,他不但能和唐朝皇帝平起平坐,而且还得到了一个娇滴滴的大唐公主,他很满意.

7

唐朝此时议和,几乎答应了南诏的全部条件,除了卢携前面所说的那些原因外,还有一样更是急迫,甚至威胁到了唐朝的存在.

这就是黄巢的军队,再次在岭南杀了回来,这次军锋无两,如滚滚黄河,呈不可阻挡之势.

本来,朝廷一直倚仗着高骈,让他统领大军,驻军江淮,防堵黄巢军,将对方困死在岭南.可是,高骈此时已经六十多岁了,暮气浓重,私心严重.一个部下在黄巢军渡河时,跑到他跟前出了个主意,劝他不要出击道:“相公勋业高矣,妖贼未殄,朝廷已有间言.贼若荡平,则威望震主,功居不赏,税驾耶?为公良画,莫若观衅,自求多福.”换言之,就是养贼自重,用来增加自己在朝廷里的分量.

高骈一听,有理,于是连连点头,“欲贼纵横河洛,令朝廷耸振,则从而诛之”,让黄巢军在中原一带左冲右突,强大起来,让朝臣震恐,然后自己再出兵剿灭,斩将立功.

黄巢其时已经拥众六十余万,铁甲如水,旗帜如云,“自号率土大将军,其众富足,自淮已北整众而行,不剽财货,惟驱丁壮为兵耳”,然后投鞭而起,横渡长江,带着大军,一路斩将夺关,冲过长江,斩杀高骈部下最得力的大将张磷,高骈的“从而诛之”的计划,彻底破灭.他带着大军,株守一隅,不敢再出战.黄巢则凭借战胜之威,一路冲杀,下东都,陷虢州,克潼关.唐代都城长安,已经在咫尺之间,可以朝发夕至了.

唐僖宗接到战报,浑身颤抖,再也没有心情击球了,在田令孜的催促下,“与诸王、妃、后数百骑,自子城由含光殿金光门出幸山南”,学习唐玄宗的方法,绝尘而去,逃向四川,以至于诗人罗隐听说后,气愤之下,写诗讽刺:“马嵬烟柳正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冤杨妃.”诗歌借用杨玉环的侍女阿蛮的口吻,告诉大唐君臣,这次长安被占,国君仓惶出逃,该怪不得杨贵妃了吧?

唐僖宗一口气逃到四川,心才回到腔子,停顿下来.四川,再次成为唐王朝苟延残喘的堡垒,也成为唐朝复兴的基地.

唐朝和南诏的和亲,终于显现出作用.

唐僖宗逃奔到四川,就在南诏鼻子尖下.此时,如果是蒙世隆还活着的话,一定会嘎嘎大笑,飞马扬鞭,带着南诏大军,长剑横扫,直冲蜀地,来捉拿唐僖宗了.可是,眼下,唐僖宗在这儿,南诏君臣恍若不闻,从无一刀一的侵犯.

出现这样的情况,细说起来,大概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和亲的效果,双方已经成为亲戚了,还打个什么劲啊?应该和平相处.另一个方面,就是唐朝固然在内忧外患中,已经成为一个垂死之人了.南诏呢,也好不到哪儿去,也已经走向了穷途末路,没有什么力量对唐朝发出致命一击了.否则,该出手的时候,政客是不会手软的,政治也和亲情是绝缘的.

隆舜待在皇宫里,眼瞅着唐王朝垂死挣扎,他喝着美酒,听着音乐,没有进攻唐僖宗,也没有救援唐僖宗.他此时唯一关心的,就是唐朝既然已经与自己和亲,究竟会给他一个什么样的公主呢,是漂亮的,还是丑陋的?

过去,隆舜曾多次派出使臣赶往长安,山遥路远,关山万里,很不容易.现在好了,唐僖宗竟然马蹄嗒嗒地跑到自己家的门前来了,要询问公主的事情,就太容易了.因此,在唐僖宗来到蜀地,屁股还没坐热,隆舜就急不可耐了,“遣使者来迎主,献珍怪氈厨百床”.

唐僖宗现在窝都没有了,成了典型的流浪汉,哪有那份闲心,去管什么公主下嫁的事,于是,一挥袖子,让陈敬瑄代替自己推辞.至于推辞的借口,实在是方便极了,就用“銮舆巡幸,仪物未备,俟还京邑,然后出降”做借口.是的,一个公主出嫁,总得皇帝回到京城,准备一番吧,现在,大家都流浪在外,怎么出嫁啊?

为了使南诏人相信自己不是赖婚,唐僖宗还叫出安化长公主,指给南诏使臣看.

估计这女孩长得很美,国色天香.使臣回去,向隆舜汇报了一番,隆舜听了,顿时心痒难熬,急切地想让公主马上嫁过来.他等不及唐僖宗回到长安了,再次派出使臣,马蹄嗒嗒,走向成都,去朝见唐僖宗,渴望赶快迎亲.

唐僖宗实在烦不胜烦,一挥袖子,准备将公主嫁了,落得耳根清净,于是下诏,“诏检校国子祭酒张谯为礼会五礼使,徐云虔副之,宗正少卿嗣虢王约为婚使”,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可是,该着隆舜倒霉,就在使团准备送亲去南诏时,一匹快马,带着一路喜信进入剑门关,来到成都.原来长安已经收复,黄巢一路败逃,在狼虎谷全军覆没,自己也被外甥林言给杀了.

唐僖宗马上对使团挥手叫停,让南诏使者回去,告诉隆舜,公主出嫁暂缓进行.到了长安,他会好好准备嫁妆,让公主风风光光地出嫁,决不食言.

南诏使者听了,长叹一声,只有沮丧地离开了.

唐僖宗呢,即日收拾行李,带着自己的流浪集团,也一路在雨霖铃中,回到了战后一片狼藉的长安城.

8

唐僖宗前脚刚回到长安,茶还没来得及品上一口.那边,南诏使者就匆匆赶来了.由此可见,隆舜心急的程度.他和他爹都走向了两个极端,他爹特别喜欢打,在没有机会的情况下寻找一切机会打.隆舜呢,特别心急于和亲,大概在他想来,公主到手,等于和约也就生效了,自己皇帝身价也就等于得到唐朝的承认了吧.那样一来,自己当着皇帝才有真实感,才有满足感.

总之,名誉和美女,他渴望着两者兼得.

为了实现自己那并不远大的目标,这次,隆舜下了血本,他派出的使者团,全是大腕级的人物,带头的不是一个,竟然是三个:一个名赵隆眉,一个名杨奇鲲,一个名段义宗.三人接到命令,长叹一声,只得将政事扔下,带着庞大的迎亲队伍走向长安,也走向他们生命的终点.

原来,南诏三大使臣,竟然是南诏的三根顶梁柱,手握大权,辅佐当朝.

这个消息,迅速传到了淮阳.

当时的高骈,驻军在淮阳,听到消息后,眼睛一亮.他在西南和南诏对垒的时候,可是没有少听说过这三个人的名字,现在,这三个人竟然自动送上门来了,岂能让他们回去?于是,他马上派出八百里急报,将密奏悄悄送到了唐僖宗的手里,告诉他,“三人南诏心腹.宜止而酰之”.这里的“酰”,在古代是“鸩”的异体字.高骈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这三个人是南诏的主心骨,千万别放了,最好毒死他们,以绝后患.

唐僖宗虽然因为黄巢的事情,对高骈很有意见,甚至去了数道圣旨,将高骈批驳得体无完肤.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他显然还是相信高骈的,并接受了高骈的建议.史书上说,“唐帝从其言.隆眉等死,南诏遂不复振矣”,最终,三个使者死了,葬尸异地,再也没有回到故土.

这件事情,唐朝做得极为不地道.既然已经和亲,就应当拿出诚意,与南诏和平相处.再则,唐僖宗自己到了蜀地后,南诏也并没有落井下石,向唐朝发动进攻.做为唐朝皇帝,干嘛要出尔反尔,将对方的柱国大臣诛杀,让南诏慢慢垮塌?

隆舜在处理达件事上,毫无疑问,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恭迎一个公主,派出一个臣属,带着一队人马就足够了,为什么要派出自己三大名臣去迎亲啊?由此可见,史书说他“耽于酒色”,是言之不虚的.

三大臣被杀,在当时的外交上不是一件小事,按说,一定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甚至可能会引发一场战争的.可是,最终没有,南诏竟然偃旗息鼓,甚至连也没有发一声,就那样风平雨息了.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其中原因,笔者揣测,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唐朝扯谎,将事情遮盖过去了.细想起来,谎言是很好编造的,当年,辛谠派出使臣出使南诏,由于水土不服,或者长途跋涉,或者瘴气弥漫的原因,路上屡屡病死.唐朝皇帝很可能对南诏人说,自己根本就没有看到三大臣,他们不会是在路上病死了吧?至于其他人,扣下不让回去就得了.

其二,南诏的力量,已经实在不行了.因为,唐朝即使有这样一个借口,南诏如果继续追问,也很容易查出事实真相来,病死,或者被野兽吃掉,不可能是全部吧,总会有一个两个跑出来吧,一个使者团怎么就全部神秘消失了呢?可是,南诏没有追查,就那么含含糊糊过去了.公主出嫁,也随之搁置起来,没了下文.这说明,南诏已经没有了兴师问罪,甚至报仇雪恨的力量了.即使知道三大臣是唐朝皇帝下了毒手,隆舜也只有咬咬牙,假装不知道.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三大臣的死,本来就是南诏执政者渴望的.

当时南诏的大权,已经落在了郑买嗣手中.

很多史家都说隆舜昏庸,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委政臣下”.这个臣下,就是郑买嗣.郑买嗣的权臣路,走得很漫长很遥远,他的七世祖郑回,也就是当年辅佐异牟寻,并促使他和唐朝握手言欢的那个师傅.郑回同时也是南诏的清平官,也就是宰相,更是整个南诏王室和贵族阶层的老师,史书记载,“贞元丁卯三年,寻居大理城.命子弟师事郑回”.

那时,郑回就已经门生遍南诏了.

随后,郑家七代,都执掌着南诏的大权.

到了蒙世隆的时候,一年又一年地统帅大军,在外面马蹄嗒嗒,和唐军展开血战,几乎没有归过朝,更不可能处理政事.朝廷大事,自然得有人处理啊.这样,郑买嗣就慢慢显露出自己的才能,成为蒙世隆的心腹,也成为南诏朝廷的实际操控者,到了隆舜的时候,郑买嗣已经“历官侍中,权势日重”.

由此可见,说隆舜授权权臣,是不确切的.应当说,是蒙世隆养就了权臣.侍中,在中原是宰相一职,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做到的,确切地说,是蒙世隆扶持了郑买嗣,让他一步步走上权力的高处.

到了隆舜时期呢,更是毫不迟疑地将权力放到郑买嗣手里,他则四处游玩,“留买嗣守国,遂柄”,隆舜渐渐也被被架空.

当然,南诏到了此时,立国已经二百几十年,根深蒂固了,还是有很多大臣愿意为之效死的,其中的赵隆眉、杨奇鲲、段义宗三人,毫无疑问就是代表人物,也是和郑买嗣相抗衡的力量.郑买嗣如果想更进一步向权力挺进,这三人注定将是自己的拦路石,一定得铲除.怎么铲除?郑买嗣不可能自己动手,于是,想出一招借刀杀人的办法,借隆舜的名义,派出三人来到长安,迎娶公主.然后,自己再偷偷派人给高骈送去一封信,让唐朝将这三人杀了,南诏绝不追问.

这事,对高骈来说没有坏处,对唐朝来说也有利无害,唐朝为什么不做?于是,三人就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三个因素中,第三个的可能性更大,不然,为迎娶一个公主,派出国家的三个股肱大臣,在历史上还未曾有过呢.隆舜算做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事情做得很怪,怪就有蹊跷嘛.

9

史书说的一件事,也可佐证三大臣被杀的事情,可能是郑买嗣一手制造的.在三大臣被杀后,隆舜生活变得更加荒唐,也更加颓废,几乎已不理朝政了.也就是在当年,昆仑国——也就是今天的爪哇一带,是南诏的附庸,给隆舜进献了一个绝色美女,眉眼如画,细腰如柳.隆舜见了,魂飞魄散,顿时醉倒在美女的石榴裙下,浑浑噩噩,再也没有了过去的朝气.到了后来,他宫中的美女,简直能组成一个模特队,他在胭脂水粉队伍里醉生梦死,于是,史官记载,“常信谗以诛其下,淫虐日甚”.

这些记载,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另一部分很可能是虚假的,甚至是有人刻意丑化他的.

隆舜沉迷于酒色,没有水分,可这很可能是他的一种无奈之举,是他远离祸患的一种韬晦之计,三大臣被杀,让他不能不如此.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在失去权势后,都曾这样做过,以此向掌权者暗示,我没有什么能耐,不会威胁到你的权力,你就高抬贵手放过我吧.

当年唐朝的宣宗皇帝就是这样的,在没有当皇帝前,他假装弱智,甚至呆傻,以至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废物,没什么了不起的.唐武宗死后,太监们商量之后,一致同意推举他做皇帝,也是因为他傻,便于掌控.可是,将他扶上皇帝宝座,掌握了权力后,谁知他的傻气马上不见了,变得十分精明能干.太监们暗地里大叫上当,中了对方的韬晦之计,可也无法可想了.

隆舜采用的,可能就是这样的策略.

至于说隆舜“常信谗以诛其下,淫虐日甚”,更是诬陷之辞了.到了后期,他手里已经没有了权力,权力都转让到了郑买嗣手里,他自己都有点朝不保夕了,还能相信谗言,随意诛杀大臣吗?如果他当时有这样权力的话,我相信,郑买嗣大概一定是第一个被杀的对象吧.

每一个被权臣杀掉的国君,最终,都会被权臣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以表明他该死.自己杀他,是替天行道,是解民倒悬.

尽管隆舜用尽方法,来表现出自己是多么的昏庸,可是,最终也没能逃脱被杀的命运.

隆舜的死,是897年,即唐昭宗乾宁四年.隆舜的死,和后来唐昭宗的死,有着惊人的相似.在这里,为了补入隆舜死时的境况,以及南诏和大唐命脉相连的关系,需得插入唐昭宗的情况,因为,他在各方面,包括死,都和隆舜有着惊人的相似.唐昭宗登基,是在888年,那时隆舜已称帝十年了,唐朝最能玩、也最会玩的皇帝唐僖宗,终于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不行了.在回光返照的那刻,他回顾自己所作所为,回望大唐残破的江山,觉得,应当找一个能干的人来接替皇位,让大唐江山起死回生,于是,唐朝大臣最后选中唐昭宗.唐昭宗登基,“体貌明粹,有英气,喜文学,以僖宗威令不振,朝廷日卑,有恢复前烈之志,尊礼大臣,梦想贤豪,践阼之始,中外忻忻焉”,也就是说,唐昭宗有能力,也有魄力,是大臣们心目中的好皇帝,可是,唐朝无奈已病人膏肓,无论他怎么振作努力,最终都失败了.最后,他被权臣朱温带着军队挟持到汴梁,当了傀儡皇帝.在904年的一个夜晚,朱温终于动手了.这样的枭雄,要让君主死,自然不会自己亲自操刀,他派出“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枢密使蒋玄晖弑昭宗于椒殿”.当时,这三人带着军士冲进殿时,昭宗刚刚喝过几杯酒睡了,听到外面的喊声,急忙起来,看见杀手史太,提着剑冲来,“帝单衣旋柱而走,太追而弑之”.

事后,朱温赶来,抱着唐昭宗的尸体,嚎啕大哭,随后下令,将朱友恭、氏叔琮、蒋玄晖全部杀掉.氏叔琮临死前仰天大呼:“卖我性命,欲塞天下之谤,其如神理何!”

那一年,唐昭宗年仅三十八岁.

至于隆舜的死,则是在唐昭宗死前的第七年,他是在鄯阐城被杀的.

杀手是一个宦官,名叫杨登.读史到此,几乎可以由唐昭宗的死,逆推出当时的情形.隆舜酒后,沉沉睡去,这时,杨登一步步走到跟前,假装奏事,突然抽出身上暗藏的,刀光一闪,插入隆舜的肚子.隆舜大叫一声,鲜血四处喷溅,睁着眼睛缓缓死去.宫中侍卫,还有宫人,竟无一人敢于上前救助,因为他们知道,是谁想要他们君主的命.

不久,隆舜的儿子舜化贞在郑买嗣的扶持下,登上了皇帝的位子.郑买嗣此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眼珠子一瞪,大吼一声,让士兵们将杨登抓起,推出去斩杀,并“族其家”.

这,算是替隆舜报仇了吧.

这,当然也是郑买嗣所用的“卖我性命,欲塞天下之谤”的做法.

郑买嗣和朱温,前后呼映,将权臣的残酷,表现得淋漓尽致.隆舜和昭宗,则成为江山易主的牺牲品,但绝对不是最后的.

1 0

隆舜死了,死在宫廷政变中.

回顾隆舜的一生,是平庸的,是无所作为的,也是悲剧的.他认识到自己父亲做法的错误,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和唐朝和解,想扭转蒙世隆的做法,将南诏带上一个没有战争的道路.可是,由于权臣掣肘,再加以他的做法,和他的初衷南辕北辙,因此,一直都没有成功.

甚至,他的死,也和自己的行为有关.

在古代,一般宗主国,不只是附属国名义上的国君,同时,还可以遥控附属国的国政,尤其是臣下弑君一类事情,宗主国更是有权过问的.后来的西夏国仁宗朝,有一个权臣名任得敬,逼迫仁宗,将西夏一分为二,自己和仁宗各得一半.仁宗大权旁落,无可奈何,只有按照他的要求办,并将结果报告给宗主国金国.金国皇帝完颜雍拿到奏章后,怀疑道:“哪有国君愿意将国家分一半给臣下的,一定有蹊跷.”于是,派人去彻查,查出端倪,最后帮助仁宗杀死任得敬,夺回江山.

这样的例子,唐朝也曾出现过.太宗时代,高丽权臣盖苏文,强横跋扈,目中无人,从未将国君高建武放在眼里,有一天,竟然带着士兵,“驰入宫杀建武,残其尸投诸沟”,并大杀异己,准备为自己登基扫清道路.天可汗李世民知道后,非常生气,扬言要亲提大军,兵指鸭绿江.盖苏文惊慌失措,叩头认错,“更立建武弟之子藏为王”,自己面对王位一步之遥,不得不停下脚步,

郑买嗣之所以敢派人肆无忌惮地杀死隆舜,就在于隆舜身后没有强大的靠山,没人找自己算账.

他登基的步骤,和后来唐朝权臣朱温的登基步骤,也是十分相似的.

朱温在杀死唐昭宗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斩草除根.也就在昭宗被杀的当天,他派部下大将蒋玄晖设置宴席,请来昭宗的儿子们,“酒酣,德王已下六王皆为玄晖所杀,投尸九曲池”.随后,朱温用同样手段,大肆屠杀忠于唐朝的大臣,一次杀死三十余人,将尸体投入黄河里,认为:“此辈自谓清流,宜投于黄河,永为浊流.”

灭掉唐朝最后一点力量后,朱温并未急着登基,而是再扶持一个唐朝的皇帝,就是唐哀帝.唐哀帝仅仅是个幌子,大权完全掌握在朱温手里.朱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法,征讨四方,无往不胜.三年后,他等不及了,逼迫唐哀宗下一道诏书,将皇位禅让给他.他在汴梁登基称帝,建立梁朝,他就是历史上的梁太祖.至于唐哀宗呢,则被降封为济阴王,“迁于曹州”.再不久,朱温牙齿一咬,认为斩草不除根,春来自然生,于是,“帝为全忠所害,时年十七,仍谥日哀皇帝,以王礼葬于济阴县之定陶乡”.

唐哀帝在位六年.

1 1

舜化贞在位五年,和唐哀宗一样,他也是典型的傀儡.权力,完全掌握在郑买嗣手里.

有人说,郑买嗣建国后,对中原王朝,基本采取的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政策,这是错误的看法,在舜化贞时代,郑买嗣依然奉行和唐朝和好的政策,只是,此时的政策,都是以舜化贞的名义进行的.

也就是在唐昭宗继位后的第十年,即舜化贞登基的当年,南诏就派出使臣,带着文书来到长安,告诉唐朝皇帝,南诏新的国君已经登基,年号为中兴.由此看来,南诏仍不愿意以附属的位置自处,仍将自己摆在和唐朝皇帝同等的位置.

十年中,唐昭宗在屡次失败中,已经完全没有了称帝时的锐气,于是决定,承认南诏为平等国家,不再将之放在附属国位置.于是,“欲以诏书报之”,这在古代,是一种外交礼仪,来而不往非礼也,去一个人表示恭贺.

此时,蜀地已经被藩镇王建占据着.

王建一听,自己的国君准备以平等外交的方式和南诏礼尚往来,这怎么能成呢?于是,他马上派人一骑红尘,千里迢迢来到朝廷,阻止了唐昭宗的做法,并且十分笃定地告诉皇帝:“南诏小夷,不足辱诏书.臣在西南,彼必不敢犯塞.”王建觉得,南诏的力量已经弱小得不值得一提了,朝廷干嘛和它平交,给它那么大的面子?至于南诏如果不高兴,会来侵犯,更不用朝廷担心了,自己完全有能力摆平它.

王建敢于这么肯定,一方面在于自己军事力量的强大:另一方面,此时南诏的力量,已经微弱到难以抵挡唐朝的一个藩镇了.

南诏君臣知道消息后,非常生气,他们商量后,决定再次动用武力,让王建这厮认识一下南诏快刀利剑的威力,然后再坐下来讲和.

可是,结果并不乐观.

王建是一个在藩镇血战中走出来的将军,他充分认识到,要在烽火硝烟的乱世,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得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得凭借金戈铁马说话.于是,他占领蜀地后,开始积极建设军队,发现和提拔军事人才.再加上这支军队,在战场上一路厮杀过来,烽烟鼙鼓,无日无之,因此如一把百炼钢刀,无往不胜.

史书记载了一件事,可见其军事势力的强大.

一次,朱温的一个属下参谋来到蜀地,考察蜀地的军事力量,结束后,和王建一块儿喝酒的时候,摇着头叹息道:“蜀甲兵诚多,但乏马耳.”说王建军队虽多,却缺乏战马,这样,战斗力还是会大打折扣的.王建一听,笑着告诉他,自己没让骑兵出现,是因为蜀地山川跌宕,高低起伏,不宜于骑兵作战,至于战马,并不缺少.几天后,他邀请那人一块儿在星宿山阅兵,只见蜀军盔甲明亮,刀生辉,“官马八千,私马四千.部队甚整”.

那人看罢,瞠目结舌,赞叹不已.

也就是说,王建的军力,已经足够让中原诸侯瞠目结舌了.对付南诏,更是绰绰有余.

在练军备战的同时,王建也开始大力整顿内部.

过去,在大唐和南诏间,“有浅蛮日刘王、郝王、杨王,各有部落”,为了拉拢这三个王,唐朝每年要拿出大量钱帛,送给他们,让他们当间谍,侦查南诏的军事情况,暗地报告给唐朝.谁知,这三个王竟然是双面间谍,转过身去,又悄悄接受南诏的银两布帛,将打探到的唐军消息,报告给南诏.每当唐朝有西川节度使上任的时候,这三个王显得非常热情,组织下属的酋长,敲锣打鼓地来到成都,表示忠心,让这些新任节度使高兴得嘎嘎的,以为自己威望天下无双,才引得对方如此诚心归附.谁知,事实并非这样,这三王是来打探消息的,并且暗暗和节度使部下的将军们结成联盟,如果哪个将军得不到节度使的重视,三王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他们暗暗唆使部下拿起刀,在边界搞起摩擦.摩擦发生,节度使就会遣兵调将,前去征讨.如此,被冷落的将军就会自告奋勇,带兵去征讨.双方都知道在演戏,一个追一个跑,战斗就结束了,这个将军就立功了,就赢得节度使的青睐了.

三个王呢,当然也少不了这些将军送来的好处.

等到王建占据蜀地,他部下的一个名叫山行章的将军,再次采用老办法,和三王联手,导演一曲贼喊捉贼的办法,让王建当傻帽.王建是乱世枭雄,从一个杀猪的起身,一路拼杀到一路诸侯,这点小伎俩,还能看不出来?他冷哼一声,没有借重山行章去征讨三王的士兵,而是一道命令,让人把山行章抓起来,推出军营外斩首示众,同时警告大家,再有学习山行章做法的,一概斩首.

部下一看,人人战栗,个个胆寒,再也没有这样的现象出现了.

南诏看见王建准备得很充分,也不敢像过去那般,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般大打大闹,估计也没那个力量了,也就是凭借三王给的情报,时时派出小股兵力骚扰一下,等到王建军队赶到,撒腿就跑,玩起游击战.王建很恼火,拍案而起,决定派出部下名将王宗播,带着大军,去狠狠教训一下南诏.王宗播号角一声,整合部队,厉兵秣马,做好突然反击的准备,可是,还没有开始行动,南诏军队就撤了,躲在了工事里,不再出来.

王建知道,自己身旁有内鬼,派人一查,“三王漏军事”.对这三个人,王建可没有唐朝那些节度使那样客气,他马上下令,让三王来成都.三王乐得眉花眼笑,以为是王建又有什么赏赐呢,就马蹄嗒嗒,赶到成都,拜见王建.王建一挥手,一队士兵冲出来,抓起三王,提着小鸡一般,推出营门,开刀问斩.

打不赢,没间谍,南诏怕了,再也不敢上门生事了.

过去,唐朝为了防备南诏进攻,沿路设置城墩,派兵驻守,瞪着眼珠子,不敢有丝毫大意.王建认为,用不着这样,戍兵全部撤销,“邛崃之南,不置鄣候,不戍一卒”,让南诏军队来进攻.

可是,南诏军队并不来侵犯.

从此,南诏烟尘成为一道往日的风景,不再在蜀地天空升起:南诏的鼙鼓,也不再在蜀地山川响起.

南诏人此时很忙,干什么去了?正在上演着枭雄夺权的大剧.

1 2

随着南诏的盟主和对手大唐慢慢衰败,没落,南诏,也走到了自己的末路.

郑买嗣觉得,自己等得已经差不多了,该动手了.他的行动,是分步骤的,首先是进行舆论准备.他的舆论,和中原的君权神授如出一辙.

南诏人信佛,处处有佛寺,人人都拜佛.郑买嗣想想,就以佛像大做文章,他在南诏的崇圣寺铸造了一尊观音,高达一丈六尺,而且,是聚合十六国的铜制造的.这可以彰显当年南诏的国势威力,引得一国的人都啧啧称奇,观者如云,络绎不绝.

最为传奇的是,“像成,白光弥覆凡三日夜”,佛像造成后,竟然白光闪耀,长达三天三夜.这预示着什么,不言自明,郑买嗣有天命,该当皇帝了.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南诏百姓都在谈论着,嘀咕着,舆论也就形成了.

权力有了,舆论有了,还等什么呢?于是.舜化贞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终点.他的死,有的说是病死的,有的说是郑买嗣派人弑杀的.我更倾向于后者.郑买嗣在这个过程中,已经等得时间够长了,他的忍耐性是有限度的.

不杀掉舜化贞,他就无法登基.

不杀掉舜化贞,他的新国家就无法建立.

郑买嗣的夺权手段,比朱温的还要残酷,还要令人发指.舜化贞死后,留下一个儿子,“生甫八月”,刚刚出生才八个月,还不会说话,甚至才刚刚开始学会笑.郑买嗣为了彻底断绝南诏国脉,就进入宫中,找到舜化贞的妻子,告诉她:“母后深宫,群臣无主,臣当抱太子临朝.”舜化贞的妻子听了,以为是真的,就将这个小小的婴儿交给他.郑买嗣抱着孩子,微笑着走了出去.不久,外面传来孩子声嘶力竭的哭声.孩子被送进宫,小脸乌青,没有血色.是夜,孩子哭声不止,声音嘶哑,延及第二天,终于停止了哭声.大家赶去一看,已经夭折.

至于孩子的死因,史家道,“买嗣抱子出,潜手伤其阴”,这种惨烈的手段,对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行使,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至此,郑买嗣再也不用伪装出慈善的面孔了,他露出凶残的面目,几日后,一声令下,派出士兵,冲入宫中,将南诏皇族八百多人,全部抓起来,押送到五华楼下,号炮一声,全部斩杀,包括皓发老人,包括妇孺婴儿,皆未放过.

杀人绝嗣,斩草除根,郑买嗣做出来,比唐朝朱温还要狠毒,还要斩截.

然后,他“篡蒙国,于唐昭宗壬戌天复二年十二月即位,年四十二岁,国号大长和,仍都大理”.

一个朝代,存在两百多年,在一片血色中,惨烈落幕.

一个王朝,也随着岁月,一步步走入历史深处.

1 3

唐朝和南诏的关系,细说起来,是十分复杂的.可以这样说,没有唐朝的支持,南诏要在当时六诏中争雄胜出,是极为困难的.南诏首领当时敏锐地感觉到,要想胜出,必须和唐朝搞好关系.因此,南诏历代首领,都忠于唐朝,尤其到了皮罗阁,和唐朝的关系,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产生了统一六诏的想法,“遂赂剑南节度使王昱,求合六诏为一.昱奏于朝,许之”.在大唐的默许下,他才敢于有恃无恐,上演火烧四诏的大戏:他召集四诏首领,到楼上祭祖,“阁偕登楼祭祖,祭后享胙食生饮酒,迨晚,四诏尽醉.逻阁独下楼,焚钱遽纵火,火发,兵围之,四诏皆焚死”.也就是说,他和四诏首领上楼祭祖后,在楼上喝酒,等到那四位喝醉后,他悄悄下楼,派出士兵围住楼,放了一把火,将四人烧死.

也是在唐朝的支持下,南诏终于灭掉其它各部,一支独大.

然而,政治从来都是以利益为基础的,大唐如此支持南诏,目的也很明确.

唐朝前期,边疆的敌人是突厥,其“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太宗皇帝凭借自己的英明神武,再加以手下能臣名将,犹如星辰,很轻易地摆平了突厥,为边疆赢得和平.但是,其后,吐蕃慢慢强大起来,成为唐朝最为强劲的对手,屡次大败唐军,以至于呈现出“西戎之地,吐蕃是强.蚕食邻国,鹰扬汉疆”的境况,让大唐头疼不已.唐朝支持南诏,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李泌劝德宗招云南以断吐蕃右臂”的目的,希望南诏能从背面牵制吐蕃,和大唐联合,取两面夹击之势.

开始,这种联合无疑是成功的,以至于大唐南诏联合,向吐蕃发动进攻,出现“陈兵深入,拔木波城.前后凡克城七,焚堡百五十所,斩获无算,生擒论莽热,献于唐,并进铠甲十五万”的辉煌战绩.唐朝解除边患,南诏也获得中兴.

可惜,随着局势的发展,两国反目成仇.

尤其到了唐朝中后期,南诏对大唐的威胁,甚至远远超过了吐蕃,以至于史家认为,“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桂林,属于邕州,是当年南诏主攻的方向之一.也就是说,唐代表面上是亡于黄巢的手中,其实,祸事的根源,产生于南诏攻打邕州.当南诏攻打邕州时,兵连祸结,战事一时难以结束,“桂州戍卒因久戍不归,遂杀都将,起事,推勋为都将,自行北归.寻攻占宿州、徐州,杀徐泗节度使崔彦曾,勋自称武宁军节度使.开府库募兵,众至万人.复攻泗、濠等州,断江淮粮道”,贵州的戍兵,因为长期征戍回不了家,一怒之下,杀了自己的将军,推举一个叫庞勋的做首领,向中原进攻,这就是著名的庞勋起事.

庞勋起事,虽然最后被唐军镇压,却无异于点燃了一根引信.

不久,王仙芝和黄巢举起大旗,点燃烽火,唐朝的三百年天下,在烽火硝烟中,哗啦啦垮塌,成为一片废墟.而南诏,更是早于唐朝几年,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两个王朝,几乎同一时间,在历史竖行文字里消失,让人读了,唏嘘不已.

两个王朝的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归结于某一方面.但是,互耗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两国争斗,几达数十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少见的.在这个过程中,前期,唐朝负有很大的责任,唐玄宗好大喜功,三次发动南征,兵败将亡,几达二十万,开大唐未有之先河,也被安禄山看出帝国的虚实,从而点燃一场更大的烽火硝烟,发动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唐帝国元气大伤,由高峰跌下深谷,一蹶不振.其间,南诏也受到重大损失,两国国君都充分认识到,合则两利,战则两害.于是,出现了苍山会盟,南诏重新回归,成为大唐的藩属.到了后期,南诏的责任极大,尤其是蒙世隆时代,南诏几乎无岁无兵,对唐朝发动疯狂进攻,大有一种“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的同归于尽的做法.

直到今天,蒙世隆的如此做为,也让人弄不清是为了什么.说他想灭掉大唐,他显然没有那么大的胃口:说他想占有唐的土地,可每次占有后,他又自动放弃,退了回去.

他简直是为了战争而战争.

他又有一个特点,就是极有毅力.这点,如果用在做其他事情上,用在提高国家经济建设上,是好事.可是,他将之发挥在侵略上,发挥在战争中,危害就更大了.在与唐朝的战争中,他将“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毅力发挥到了极致,那种破坏力,也就淋漓尽致地凸显出来.最终,唐朝固然被打得内伤深重,大口吐血.南诏呢,也被拖得精疲力竭,走向了末路.

蒙世隆的十五年,让唐朝走向了晚期.

蒙世隆的十五年,也让南诏走向了晚期.

两国的晚期,是极为相似的.

相似点之一,是继任的国君,唐朝的是唐僖宗,南诏的是隆舜,两人都没有大错,可是,两人都没有过人的能力.如果说他们有什么错的话,就是不该在不恰当的时间里,当上了自己国家的君主.如果在和平时期,他们或许能驾驭国家,顺风顺水,走向彼岸.可在两国都处于夕阳晚唱时,都需要杰出人物出现,力挽狂澜时,两个庸才出现了,最终让两个国家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两人在位时,唐僖宗本纪里记载的只有两件事,一件是对付黄巢义军,一件就是和南诏谈判:隆舜在位二十年里,所做的事情也只有两件,一件是醇酒美人,一件就是和大唐谈判议和.

两人都认识到议和的作用,可是到死都没有将手握在一块儿.

两国当时最为紧要的,就是和平相处,发展经济.可是,自始至终,两人也没有注意到发展经济这点.

相似点之二,是其后的国君,虽都有能力,可都已经无力回天了.唐僖宗死后,唐昭宗继位,唐昭宗是史家都承认的英明之人,“攻书好文,尤重儒术,神气雄俊,有会昌之遗风”,可他处于藩镇征战、权臣左右一切的时候,自己性命都难以保障,遑论挽救国家.至于舜化贞,史书对他的记载很少,可是,从这很少的文字的罅隙里,我们仍可看出,他是有能力的,上任之后不久,他就做了两件事,“立五学教主.十一月,诛杨登,族其家”,一个是办学,一个是诛杀杨登,为父亲报仇.

他们的结局也很相似,他们越是有能耐,就越是难以平安活下去,否则,权臣会日夜不安的.最终,他们双双死于权臣之手.

相似点三,就是他们后代的结局,都十分惨烈和,让人读之,不敢想象当时场景.唐昭宗被杀当夜,他的几个儿子被叫去喝酒,那一刻,他们是如何的既痛苦又害怕,是如何地既绝望又带着对生的渴望,坐在那儿的.他们战战兢兢,极力挤出一丝微笑,可是最终仍没有逃过那一劫.至于舜化贞的那个八个月的儿子,在死时还不会说话啊,就那么活活地痛死.

这样的结果,说真的,蒙世隆实在是难辞其咎.

如果,他在地下有知,知道因为自己的好战,因为自己为了一个皇帝的称号,和自己的宗主国长期处于烽火硝烟中,造成如此两败俱伤的结果,他会后悔吗?

我想,一定会的.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也不可重新走过.

编辑手记:

到了隆舜时期,南诏这个曾经打败过盛唐军队的国家,也走到了末期.南诏始于细奴逻,盛于阁罗凤,地域上连接中原、西藏和南亚,各地文化在此汇聚,统治者自始至终重视汉文化,为塑造中华民族稳定的西南边疆打下了基础.读到此文,想起皮逻阁、阁罗凤、异牟寻时期的南诏意气风发,不禁有点惋惜.南诏灭亡后,这里与中原的联系却没有断,经过几十年的混乱,在原来的南诏故地上,又建立起一个与中原联系更为紧密的国家,继续着中华民族的融合.

南诏末期的斜阳哀歌论文参考资料:

南大期刊

本文总结:这篇文章为关于南诏和斜阳哀歌和哀歌方面的南诏末期的斜阳哀歌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南诏末期的斜阳哀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