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药剂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杨锈病发生危害与药剂防控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药剂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05

《杨锈病发生危害与药剂防控》

本文是药剂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跟锈病和药剂防控和危害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杨锈病是杨树重要病害,高峰期发病率100%、病情指数56.8,严重影响杨树生长;病情指数超过50 时,平均直径和高度与病情指数小于30 的植株相比下降26.3%和37.2%;通过5 种药剂的比较试验,吡唑醚菌酯和氟环唑对杨锈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60%,这两种药剂可作为与粉锈宁交替使用的药剂.

关键词:杨树;锈病;发生危害;药剂防治

中图分类号:S 792. 11, S763. 1 文献标识码:A

杨树是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杨锈病是杨树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1 - 3 ].近几年,山东省大面积杨树速生丰产林连续遭受杨锈病的严重危害,仅2015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中,莱芜市杨庄镇的1 万亩(1 hm2等于15 亩)I-107 杨速生丰产林的发病率就达100% ,病情指数高达61.7.而且杨锈病夏孢子大量飞散时,还会影响到人的呼吸和健康[ 4 - 6 ].为此,我们结合山东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对该病进行了病情调查和不同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调查材料与方法

1. 1 杨锈病危害调查

调查地点设在莱芜市杨庄镇I-107 杨主栽区,该区有I-107 杨速生丰产林1 万亩.在5 年生,株行距6 m×4 m 的林分中设10 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10 亩,每块标准地随机调查200 株;在面积为15 亩,2 年生,株行距60 cm×60 cm 的林分中设3 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3 亩,每块标准地随机调查300 株.7 月份,当叶片初见少量夏孢子时开始调查,12 月初结束.每月调查1 次,在锈病高发期,每月调查2 次,调查内容为杨树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便于统计,我们将杨锈病划分为5 级,其中1 级:代表值0,无病叶;2级:代表值1,病叶面积为叶面积的15%;3 级:代表值2,病叶面积为叶面积的16%~30%;4 级:代表值3,病叶面积为叶面积的31%~45%;5 级:代表值4,病叶面积为叶面积的46%以上.

1. 2 杨锈病对杨树生长的影响杨树停止生长后,按其受害程度,分别测量树干直径(距离地面1 m 处)和高度,每块标准地不同危害程度各测200 株,并以平均直径和高度衡量杨锈病对杨树生长的影响.受害程度分轻(病情指数≤30)、中(31< 病情指数≤50)、重(病情指数>51)三个级别.

1. 3 药剂防治

防治试验设在杨庄镇苗圃内,2 年生I-107杨,面积15 亩,平均栽植密度为1800 株/ 亩,苗木株行距60 cm×60 cm,20 行/ 亩,90 株/ 行.每种药剂以1 亩作为1 个小区,每小区隔3 行进行药剂处理3 行(810 株).于锈病初发期(7 月20 日)开始进行叶面喷雾,供试药剂按原药等重量(表1)稀释1 000 倍,用药1 次间隔期10 天,连续防治3次,每处理重复3 次,清水为对照(CK).

喷药前后连续调查不同处理杨锈病的发病情况,详细记录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便于计算不同药剂处理对杨锈病的防治效果.杨树落叶后,分别检测每个处理的直径和高生长,以平均直径和生长高度评价不同药剂处理对杨树生长的影响.

l. 4 数据处理

利用SPSS 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差异性统计,以此分析杨锈病发病率及药剂对杨锈病的防效.

2 结果与分析

2. 1 杨锈病危害情况

由图1 可以看出,杨锈病危害在杨树生长期间自夏季呈逐渐上升趋势,林间发病从7 月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11 月下旬,8、9、10 月为严重期,9、10 月最重,平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90.2%和42.6.7 月中旬,温湿度条件适宜,锈病开始零星发生;8 月以后,夏孢子大量产生并重复侵染,病害扩散蔓延, 8月中旬植株发病率为31.7%,病情指数在10 左右;9 月中旬开始快速暴发,杨锈病的发生和危害逐步进入高峰;10 月中旬发病率达98%,病情指数53.7(10 月24 日).此后,由于夏孢子的重复侵染,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持续提高,11 月15 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00%和56.8,达到高峰.

2. 2 杨锈病对杨树生长的影响

从图2 可以看出,随杨锈病病情指数的升高,杨树的高度和粗度与无病株相比明显下降,单株高度和粗度在受害度轻、中、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F等于6.98,P<0.01).杨锈病轻度危害当年平均直径为1.9 cm,高258 cm;中度危害当年平均直径为1.6 cm,高192 cm;重度危害时,当年平均直径和高度显著降低,平均直径为1.4 cm,高158 cm,分别减少26.3%和37.2%.

2. 3 药剂防治效果

由图3 和表2 可以看出,5 种药剂对杨锈病均有防治效果, 处理区杨锈病危害显著低于对照,药剂处理的平均病情指数为30.1, 而对照为61.7,平均防治效果达51%.不同药剂对杨锈菌的抑制效果具有明显差异, 其中氟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防效最好,处理后病情指数分别为21.4 和26.2 ,与对照相比,对杨锈病的防效分别达65.32%和57.56%;其次为硫黄·酮,处理后病情指数为37.1;啶酰菌胺和百菌清处理后病情指数分别为38.2 和39.6,防治效果明显低于氟环唑和吡唑醚菌酯.

药剂防治能有效的降低杨锈病对杨树生长的影响.杨树落叶后检测表明, 对照区当年平均株高156.1 cm、平均直径1.4 cm,而药剂处理的平均株高286.8 cm、平均直径1.8 cm.吡唑醚菌酯平均株高381.2 cm、平均直径2.5 cm,氟环唑平均株高360.4 cm、平均直径2.2 cm,这2 种药剂处理后杨树生长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其它3 种药剂处理的杨树生长与对照相比虽也有提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3 结语

3. 1 杨锈病是杨树的重要病害,主要以夏孢子随风传播,侵染期从7 月至落叶.7 月初零星发生;8月中旬,温湿度适宜,夏孢子大量产生并重复侵染,病害扩散蔓延;9 月中旬开始快速暴发流行,杨锈病的发生危害逐步进入高峰;10 月中旬发病率达98%,病情指数53.7;11 月中旬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00%和56.8,达到高峰.夏孢子的积累和气候条件对该病的发生流行起着决定性作用.3. 2 杨锈病严重影响杨树的生长,特别是高生长.当病情指数超过50 时,平均直径和高度相比病情指数小于30 的植株下降约26.3%和37.2%,由此表明,杨锈病对杨树生长影响较大,须及时进行有效的防治.化学药剂是快速有效控制杨锈病发生危害的有效途径,过去一直用粉锈宁防治,由于长期使用一种药剂,导致病害产生抗药性.本研究表明, 吡唑醚菌酯和氟环唑对杨锈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60%,这两种药剂可作为粉锈宁交替使用的有效药剂,但其最佳使用浓度尚待进一步研究.

3. 3 杨树是山东乃至全国主要造林绿化树种,杨锈病连年在杨树栽植区流行暴发,不仅影响了杨树生长和观赏,其孢子对人呼吸的不良影响也很大,应引起高度重视.化学防治是一种急救措施,尚须应用航天、辐射等先进技术,多途径选育抗病品种,以提高杨树自身的抗病性,从根本上控制杨锈病的发生和危害.

参考文献

[1] 方中达. 植病研究方法[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77.

[2] 肖悦岩, 季伯衡. 植病病害流行与预测[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8.

[3] 李桂林. 山东林木病害志[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 孙玉刚, 慕宗昭, 祁诚进. 杨树丰产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6.

[5] 徐艳梅. 林木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图解[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6] 雒鹰, 陈玲, 等. 森林病虫害防治喷雾药箱配置及整体机能分析[J]. 森林工程, 2017, 33(5): 62 - 66.

第1 作者简介:李成凯(1964-),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

通讯作者:邵云华(1960-),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森保教学和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2018 - 01 - 18

(责任编辑: 王岳)

药剂论文参考资料:

本文结束语,上述文章是关于经典药剂专业范文可作为锈病和药剂防控和危害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药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