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纪录片本科论文范文 跟论人文纪录片中江南意象的时空呈现和美学特征以《西湖》、《江南》为例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纪录片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3-10

《论人文纪录片中江南意象的时空呈现和美学特征以《西湖》、《江南》为例》

该文是纪录片方面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江南和江南意象和《西湖》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纪录片本土化的发展推动了纪录片对人文主题的关注,同时也增加了纪录片对地域文化和所蕴含的美学内核的关注.作为纪录片的门类之一,人文纪录片既有影视艺术的共同特证,也有其专属美学价值,它以蒙太奇的方式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文化和传统进行重构,形成对历史和文化的影视化呈现,对受众历史观的形成和中国文化的传承都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人文纪录片的创作方式逐渐由政治宣教向文化传播转变,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因此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纪录片创作更需要依托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未来走向中更需要抓紧中华文化的脉络.同时“在‘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的视域中,人文纪录片的创作者是‘一个巨大的两重性过程的目击者和参与者,这个过程包含了特殊主义的普遍化和普遍主义的特殊化二者的互相渗透’”①,所以具有本土文化美学特征的纪录片成为“全球化”中最具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成为可以预知的趋势:一方面,中国作为创作的主题得到世界纪录片界的关注,如美国探索频道就将创作的视角大量投向中国,带动了美国纪录片拍摄的“中国热”;另一方面,中国纪录片也以各种方式走出中华文化圈,如纪录片《故宫》从策划一开始就受到了外国媒体的热捧,国际版的独家发行权也在成品之前为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所采购.因此,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民族自身的思考,而是应该放置在全球化的视野中,通过人文纪录片的创作,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思考在当代中国文化重建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的人文纪录片创作随着纪录片产业化和国家文化战略的推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一面,人文纪录片在量和质上都有飞跃式的发展,《故宫》、《舌尖上的中国》、《新丝绸之路》、《京剧》、《春晚》等都成为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如今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开始关注地域文化的独特美学价值,并在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传播各自的作品理念.以浙江卫视拍摄的十集纪录片《西湖》和电视台拍摄的十集纪录片《江南》为代表的江南主题人文纪录片,着眼地域文化的个性,通过整理地域文化的历史和文化脉络,最终呈现出江南文化的独特美学价值.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而言,差异化的创作主体通过差异化的创作形式,根据现实情况、文化观念和文化个性,会赋以“江南意象”不同的构建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影视艺术依托自身的特点,以具有独特审美特性的自然风物和人文景观作为最具符号性的代表,通过声画合一、镜头叙事、时空浓缩等手段对“江南意象”完成了构建.

一、人文纪录片通过挖掘“江南意象”的文化内涵,呈现出“江南意象”的深度空间.这是影视叙事美学在人文纪录片创作实践中的直观体现,也是江南题材人文纪录片的美学价值之所在.

(一)人文纪录片通过捕捉江南符号与生俱来的“诗意审美”特性,呈现江南物象独特的美学价值.

从“景”到“情”的变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有诸多印迹,王国维先生说:“自然中之物,相互关系,相互限制……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②,而在影视艺术中,这样的“情”、“景”交融的表现更为多样.作为文化符号和现代科技结合的产物,影视艺术的基本手段是首先构建一个影像空间,在这一影像空间中,中国传统美学关注的意象和意境得以升华,并形成具有独特特征的美学观.江南的美没有明确的描述,每一位品评人都有各自的理解,纪录片《西湖》对作为江南文化核心符号的“西湖”有这样的比拟,西湖是“沧海桑田”、“户盈罗绮”、“东南佛国”、“唐诗宋词”、“勾栏瓦舍”、“壮怀激烈”,通过与这几组词汇的比较和象征,诠释出西湖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同样通过这些比拟可以看出,作为江南符号的“西湖”并不可能用一个词汇完全概括,不同的人、不同的艺术形式都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效果,正印了那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

以在“江南意象”的表现中,附着着江南文化内核、具有江南文化符号意义的物象“雪”为例分析.雪对于江南来说是稀缺的,也是具有鲜明文化符号意义的,许多影视作品均表现过江南雪,比如影片《祝福》就用一场大雪营造了凄凉的意境,但在更多的影视作品中,江南雪展现的是一种唯美的意象:不但能荡涤尘埃,还能陶冶情操,意味着洁净、浪漫、永恒、宁静的诗意情怀,其“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也凸显江南文化中的细腻和柔情.纪录片《西湖》第四集“湖山晴雨”记录了难得一见的西湖大雪的场景,无论是断桥残雪还是雪中红梅,通过影像的记录,呈现出作为文化符号的江南雪独有的纯净和柔美.

此外具有符号意义,包含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江南符号还有许多,“水”、“桥”、“花”、“轻罗小扇”、“杏花春雨”、“粉墙瓦黛”、“幽深巷井”等都具有不同的审美意义和文化意蕴,所表现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也是多元的.而正是这些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江南景物构建成了一个时空的场景,在时空的场景中展开的是情绪化的表达和渲染,这也正是人文纪录片展开叙事的诗意基础.

(二)人文纪录片创作通过聚焦“江南意象”蕴含的运动之美,呈现出从静态到动态的“美”的转变.

自然景物和人一样都存在“真感情”,因此在运动过程中都能呈现出一种运动美,这种美与人的“生命美”异曲同工,宗白华先生就曾在《美学散步》中发出“美实际上就是一种生命缘发构成域,一种心灵境域与人生境域”③的感慨.运动美包含许多方面,既有在自然景物成长和移动中呈现的,也有在时空变幻中产生的,而在江南依水而生的文化中,基于水而产生的光影变幻,产生了与其他地域文化的美学特征的天然区别.

这样的文化意涵具有几方面的特点,首先是一种灵动与柔美:纪录片《江南》有这样的一段影像:光晕染上西湖,湖水的色彩在不断发生变化,波浪的运动带动了光影的运动,让西湖似乎拥有了生命,成为一位冷峻而又娇娆的女性.这里呈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活力,赋予了西湖更多的动感,从而营造出飘忽变幻的意境,这样的意境与江南文化灵动、柔美的特质是一致的.

其次江南符号的运动之美体现的是一种诗性与雅致:无论是“夜深还过女墙来”的清风冷月,还是“三生石上旧精魂”的断桥残梦;无论是苏州街巷回荡的桂花酒酿的叫卖声,还是西溪湿地池塘蛙鼓的此起彼伏;无论是夕阳西下时夜唱苏小小的说书艺人,还是昆曲中那一段“良辰美景奈何天”.时空不停变幻中,江南的美成为了一种有声、有色的呈现,而这一切都因为影视艺术的表现而愈发精彩.

再次,在时空变幻中,江南符号呈现的运动之美具有多元性:时空变幻呈现的美不仅表现为四季的变幻和光影的运动,它不会拘泥于一桃一柳的固定模式,而是根据季节、时间、天气、晨昏,甚至生活在江南环境中人的变化而变化.在江南意境中,江南山水的一花一树都会随着人们的感受在时间变化中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基于运动的生命之美,而这样的美通过影视艺术这种动态表现形式更能充分展示.

其实江南符号所体现的不仅是运动美,在运动美之上更能演变为生命美,从而凸显生命的真实意义.这种意识是物的人化的结果,是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所承载的,也体现了江南文化的真实内核,即对生命的尊重、包容、理解.在许多的艺术作品中,创作者在对江南景物的描述中加入大量的自我意识,从而将“物”与“人”视为完全平等的生命体,而在这些艺术形式呈现的美学思考中,这种生命的平等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从而让受众更能感受到蕴含在物体运动中的生命之美.

(三)“江南意象”中的“天人合一”是人文纪录片最终所要呈现的美学意义之所在.

中国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中对“天人合一”的空间美学有着深入的认知,其美学准则之一就是“道法自然”,江南语境中的诗意美更是普遍呈现在艺术手法打造的人文空间内.当意境随着生活融入江南山水,人们对江南山水的认知也在发生着变化,而在江南文化的内核中,山水与人融为一体的审美取向变得更加明确和自觉,因而在许多艺术作品中,呈现出的都是一派“和谐共处、其乐融融”的景象.

江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古典美的典型代表之一,体现的是一种诗意生活,是一幅“闻歌始觉有人来”的诗性意境图,作为现代艺术作品呈现出的人与景的完美合一,它将古典江南的文化精神带入到现代世界中来.“芙蓉如面柳如眉”之类的诗词作品正是将人与物、物与景、景与情融合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同样,人在江南文化的体系中与景是相融的,江南人的气质多赋予“景”的个性,如水如风如雾,这与人的生存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自然因人而生动,人在江南文化中更是意象发现者的角色,在许多影视艺术作品中,对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的捕捉,让作品充满意味,而这一意味的源泉来自于江南文化中“人”的地位和作用.

纪录片《江南》有一段船夫演绎民歌的情境,两个本没有联系的物象“民歌”、“水”通过船夫进行了连结,营造了江南飘逸、自由的意境,人的因素在意境的营造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江南文化的内核中,“人”的因素居于重要的地位,在许多艺术作品构建“江南意象”时,都会将同属于江南的多个物象联系起来,而串联其间的一定是“人”,“人”是江南物象得以赋予生命的主因,也正是有了“人”的存在,才让这些静止的物象生动了起来,而最终的意义全都呈现在“天人合一”这个意境上.

二、人文纪录片中“江南意象”的表现手法是多元的,既需要有理性的思考,又需要有感性的认知.人文纪录片所呈现的叙事美学价值通过富有才情和理智的创作实践,真正地得以体现.

(一)对“江南意象”的表现方式,基于创作者对影视美学原理的充分把握和创作过程中诗性思维的逻辑演绎.

影视艺术的创作手法是通过“声画合一”的方式来进行时空呈现,对人文纪录片来说,这种呈现方式基于对主题的解构,因此江南主题的人文纪录片采用何种影视艺术创作手法对江南文化进行阐释,并对“江南意象”加以构建,必须首先用带有江南特质的诗性思维来解构,这是由江南文化的诗意性决定的.确定了创作的出发点,才能更好地选择艺术表现的手法,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逻辑演绎的方式.

对“江南意象”的构建来说,演绎方式的基础是富含江南精神的,也是基于“诗性思维”而触发的.首先何为“诗性思维”,北方话语的审美本质是伦理美学,“道”、“法”、“礼”是永恒的核心,因此在表现北方美学价值的影视作品中,宏大的叙事和严谨的构架最为常见.而江南话语在审美气质上是一种纯粹之美,如诗一般的自然、纯朴、随意,因此影视艺术在表现“江南意象”时,往往侧重于细节,采用缓缓而来、层层渲染的方式.

在人文纪录片的创作中,诗性思维的逻辑演绎通常使用的方式就是通过大量意象性镜头的组接进行“情境构建”.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纪录片《江南》就使用了以下一组镜头:随风摇荡的柳枝、开满田野的油菜花、麦浪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彩蝶在花中飞舞、嫩绿的桑叶在阳光下闪露着光芒.如同小津安二郎的空镜头,不仅介绍了江南的空间景物,更多表现了对江南的主观感受,不仅营造了舒缓的节奏,也传达出强烈的诗意以及对江南春天之美、田园之美的赞叹.

除了“情境构建”外,“讲故事”也是人文纪录片进行逻辑演绎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内容的完整传达呈现出故事中蕴含的真实情感.纪录片《西湖》运用大量戏文、照片以及当代人的演绎展现出一段段缠绵的爱情故事,如西湖边媚舞霓裳的杨玉环、一缕孤魂的李慧娘、十八相送的祝英台,都是对江南文化中那份独特而具有地域性的人生情感的解读.在每一段戏文故事后,作者都要通过情绪的表露来阐释蕴含其中的人文意象,如通过“神话背后是对爱情的期许”来表达对《白蛇传》的感悟等,这样的表达方式基于诗意化的创作基础,在江南符号的解构中支撑起对美的表现.这样的逻辑演绎方式通过动态的故事来激活静态的景观,使静态的景物具有生命感,让“江南意象”跃然于屏幕之上.

(二)人文纪录片中的文本架构根植于对诗意主题的多元表达.

纪录片《江南》和《西湖》的文本架构和叙事方式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在题材和线索的把握上,并没有拘泥于程式化的叙事模式,相反体现了结构的多样性,不执迷于情节,反而通过内在逻辑性,自然而生动地展开叙事,同时对细枝末节的描述并没有苛求,而通过营造一个个想象空间,让叙事层次清晰,环环相扣;二是从叙事手法的角度而言,纪录片《江南》和《西湖》并没有沿袭国际流行的纪实手法,而是尝试通过“本质真实”展开叙事的过程,这种叙事方式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音配画”,努力将诗化的影像再现与纪实风格相结合.

在文本的架构上,纪录片《西湖》始终在寻找着一个个关联,比如西湖与历史、与文化、与艺术、与宗教、与环境的关联,各对关联都蕴含着不同的美学意义,而这些美学意义综合起来,就是“江南意象”的一个总结.纪录片《江南》则直接以符号的串联作为行文的脉络,将一个个具有关联的符号进行组合.

在文本的视角上,纪录片《江南》以第一人称出场,让观众随着“我”的脚步去认知江南、感悟江南、品味江南,听“我”讲述江南的故事,这样的创作方式更具亲和力,因为许多情感是蕴含在个人对景物理解中的,是发自内心的独白,也是蕴含在故事当中的,这样的文本架构的最终目的是增加记录作品人文味道.纪录片《西湖》的开篇则从国医的汤药文化圈开始,这注定了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创作思路,这样的定位将全片的立意提升到一个颇具新意的高度.

在文本的布局上,纪录片《西湖》共分十个篇章,擢取了有关西湖的十个方面作为叙述对象,这十个方面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开始呈现自然的“西湖云水”到第二集的“临安的记忆”,直到第十集“天堂”,逐层递进地实现了从自然到人文的过渡,实现了“江南意象”的提升.纪录片《江南》则讲述了十个具有江南意味的人文故事,“在水一方”讲述的是古镇传说,“水源木本”讲述的是文化传承,“莲叶田田”讲述的是西湖故事,“浆声灯影”讲述的是秦淮风情,与《西湖》不同的是,这十个段落是平行式的,作品通过虚实、轻重、古今等差别化的内容布局,不但增加了节奏感,也让叙事更从容.

(三)丰富的镜头语言和充分地画面表达,最终完成了对“江南意象”的意境营造.

影视艺术讲求“声画合一”,影像在意象构建和意境营造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样在人文纪录片中影像的写意化受到极大的重视,而且作为人文纪录片的特征与以记录生活为主的纪实纪录片有本质的区别.在人文纪录片对“江南意象”的构建中,影像的风格与文本的风格是相辅相成的,婉约风格的人文纪录片需要有效保持各个景物的独立性,所有的镜头设计都必须围绕江南的美丽、风雅和感伤这些特质展开.

在艺术创作中人文纪录片使用多种风格的影像:现实的、过往的和虚构的艺术影像,这些影像组成丰富的画面语言.第一,“现实的”如人、景、物这一类影像的表现,在影像呈现上注重的是丰富和精致,注重对西湖本来面貌的真实呈现,保证人文纪录片的纪实性基础.纪录片《西湖》从近景、中景、远景尽善尽美地展现了西湖的美,这就是人文纪录片带给观众的视觉享受,在对“江南意象”的构建中,不仅有低角度的仰拍试图突出桀骜与挺拔,也有从高角度的大俯拍所要传达的雄伟和辽阔,更有以平视角度所要传达的秀丽和平和,多角度呈现并通过剪辑手段进行组接,使观众可以全方位地感受“江南意象”.

第二,“过往的”影像讲求“高清”效果,这个“高清”并非现代技术意义上的“高清”,而是对历史的真实呈现.因为历史影像资料的运用能为作品增加浑厚的历史积淀,让“江南意象”的表达更具时空融合的特点.纪录片《西湖》找到几组历史影像:1929年在西湖首次空中拍摄的航拍图像、走进岳王庙的清朝长辫子男人、夫妇在岳飞墓前凭吊、康有为迎娶的西湖船家女讲故事,这些影像重现了历史不同时期的江南风情,让这种纯粹的真实在“江南意象”的构建中显得意义重要.

第三,“虚构的”艺术影像由情景再现和动画效果构成,这部分影像是对前两者的弥补,以避免“无画面解说”带来的表意上的缺失,这种视觉的呈现是新颖的、鲜活的、前卫的.纪录片《西湖》通过影像的重现,观众看见了万人疏浚西湖、宋室南迁等重现的历史情境,尽管这些画面与历史的真实有着极大的区别,但是在意象的构建上却和原始的影像没有太大的不同.三种影像的交替呈现,将现实的江南场景、过往的江南历史、想象中的江南梦境融为一体,从而实现“江南意象”的构建.

为了达到写意的创作效果,对光线影调的不同处理方法也会提升作品的美学意蕴,如通过光线与影调对物象的质感呈现实现影视艺术传播过程中所需要追求的表达效果,利用线条、色彩、形态等要素呈现美感等,都会为诠释物象提供最好的捷径.同时在色彩构成设计上,通过色彩的表意功能参与作品的叙事,深化视觉形式背后的主题,也是构建意象的好办法,如纪录片《西湖》的色彩体系是湖蓝色的,就是希望通过色彩的处理,让观众产生一种清宁、静谧的审美感觉和对西湖柔情、淡雅的诗意联想.

三、在人文纪录片中,“江南意象”影像表达的美学价值和文化韵味需要通过真实呈现与诗意渲染来实现,这取决于创作者对于叙事美学的实践探索和对“江南意象”文化特质的充分提炼.

(一)故事化叙事蕴含了人文纪录片在“江南意象”呈现出的叙事美学的基本特征.

“江南意象”所蕴含的美是多重的,在浅近中却显深邃,在闲适外却又激烈,秀逸却不失阳刚,空灵却不乏豪迈,既婉约又有力量,既散淡却又具冲突,虽是世俗仍旧气韵雅致,这种对比的美学意义,通过影视表达完成了美学价值的呈现.如纪录片《江南》通过对苏州小镇“世事”与“美丽”的对比,以城市生活中“世事”的“纷繁复杂”与江南小镇“随意”、“舒适”的“美好生活”形成一种反差,突显江南意境中的返朴归真.而在叙事方式上,纪录片《西湖》从柳永的《雨霖铃》开始,将柳树作为切入点,展现了一幅具有典型意义的江南意境图,实现了“景”与“情”的相互交融:先是将柳树比拟为信使,串起苏小小故事的缠绵悱恻和梁祝传说的爱恨绵长,之后作者借柳树抒情,表达对生命意义的理解,通过层层递进,赋予景以深厚情感,让观众看到画面中的柳树就仿佛看见了作者心底如待亲友般的挚爱.从柳永到苏小小,这是一种回望,在艺术创作中,回忆不仅是心理活动的方式,更是唤起艺术创作者感受世间美好的手段,艺术创作者沉入对江南山水的依恋,并通过影像呈现将这种审美体验表露.

在叙事方式上,故事化叙事作为人文纪录片的有效陈述方式,可以从叙事美学和接受美学的双重层面来考量,如纪录片《江南》展现黄山这一主题时,没有落入俗套带观众游览黄山,而是别出心裁地讲述一个人与黄山的故事,他就是徐霞客.创作者设计了一段徐霞客与石头的对问对答,这在纯纪实的纪录片作品看似不可思议,完全属于臆造的范围.但在这一作品中,这样的方式却极大地营造了一种虚拟的氛围,展现出黄山与众不同的美.直到徐霞客最后这一段对话进行的精到总结,“登黄山则天下无山”,大美黄山的意境诠释无疑.作者从虚拟的徐霞客与石头的对话,转到历史人物与黄山的交集,这样的叙事方式构建了黄山的大美意象,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

在叙事节奏上,故事化叙事讲求对节奏的把握,在众多的艺术表现中,江南的节奏是舒缓的,甚至在一个短暂的阶段,看不出它的运动,但这却又是一种和谐的节奏,当这种节奏从一种静谧转变为另一种的静谧时,爆发出的能量是惊人的.影视艺术具有这样的优势,即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在同一个空间中对较长时段的图像进行整理和浓缩,这种蒙太奇式的表现方式,能更好地展示美学价值,对受众来说更是一次精彩的美学体验.归根结底,影视艺术是动态的,必然更多地表现物象的运动,让这种运动浓缩在一个较短的展现平台上,通过艺术创造,让江南的节奏呈现出影像美学特有的现代性.

(二)对“江南意象”中文化符号的诗意化解读,完成了中国传统美学在艺术创作中的诗意渲染和价值体现.

写意性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精神,“这种艺术精神重神轻形,求神似而非形似,力求虚实相生甚至化实为虚,重抒情而轻叙事,重表现而轻再现,重主观性、情感性”.在艺术创作中,化物象为意象会赋予物象更多的美学价值,文学艺术将物象更多地以解读、阐释、呈现的手段,以“意象”的方式存在于读者头脑中;而影视艺术则以二维方式将物象直接呈现于平面空间,这可以理解为对虚拟‘意象’的破灭,但从艺术传播的方式和效果来看,其实是想象方式的转变,它所呈现的“意象”并没有随景物的现实化而改变,相反在虚实相生的状态下,这种“意象”凸显了.

视听元素营造的江南影像空间具有更多的意象美,而意象美基于具有符号意义的客观物象而产生,对于符号细致入微的描述,目的正是还符号以本来的面貌,从而展现蕴含在其中的文化内核,受众在接收符号和解读符号的过程中,受到的干扰是最小的,也能保证意象传达的准确度.纪录片《江南》、《西湖》的创作者将自我的内在之意诉诸于外在之象,例如通过芭蕉、夜船、梅子、笛子、春雨、小桥等等符号的呈现,构建了各自不同的意象,从而营造出具有代表性的江南意境.这样的江南意境是如梦如幻、温婉闲适的,也是具有诗意的.影视艺术的的诗意营造,借助的是影视创作手段所承载的多元化表现方式,而构建意象的基础就是具有符号特质的自然风物.通过视听手段的综合运用,将各自的特点和构建的意象让观众一目了然,所有的一切意象又营造了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江南意境,这样的意境是远离尘世的理想化空间,是具有归宿感的人间幻象.

通过符号“水”的呈现对诗意渲染的意义进行解读:娴静女子依水而居,泛舟眷侣与水同行,行船艄公靠水而生.不同人物在江南都会与水发生不可分离的联系.而在“水”这一物象中蕴含的江南意象和诸多“水”意象结合所营造的江南意境,则凸显江南文化内核和美学价值,如纪录片《西湖》这样构建“水”的意象,“风定无波、静水平流……代表着婉约主体,呈现出温和的风貌.”在纪录片中,通过解说和画面,西湖的水呈现出的是一种温和柔顺的意象,这种影视艺术手段呈现出的“江南意象”和其他艺术手段所呈现的是一致的.与水相似,具有符号化意义的,附着着江南意蕴的物象还有园林、街巷、小桥、古村、古琴、昆曲、评弹、刺绣、旗袍、吴歌等等,这些符号都是江南主题纪录片中的常客,所表现的都是如同“杏花春雨江南”一样的意境.

因此纪录片作品对“江南意象”其实不需要做出任何结论性的概述,相反通过全开放式的还原,让观众自行感受并品味江南的意象,这正是诗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诗性思维起到了还原理想的效果,而丰富的想象力和原始的实证性在作品中的结合,解决了内容构成和主题表述方面的逻辑关系,也完成了对“江南意象”的诠释.

(三)对文化特质的提炼和呈现,实现了影像表达对文化滞留从抽象到具象的价值转化.

影视艺术尤其是人文纪录片的创作时常在重复抽象与具象的转化,这也是文化内涵从隐藏式滞留到暴露式呈现的过程.而具有符号意义的景物,则通过影视艺术的多元化手段,在具象与抽象的转化中,将江南符号的诗情画意尽情呈现.文化滞留是指存在于物件中的文化内涵,无论是时间的流逝还是文化的冲击,都不能改变其中的文化意蕴,这是物象的文化特质所承载的.

文化滞留是历史的产物,是物象的本质属性,虽然不同的艺术门类通过各具个性的艺术手段对文化内涵进行解读,传达出具有多样性的文化表现,但是附着在物象中的文化意蕴却是相通的.因此,对具有符号意义的文化滞留进行解读和表现,会对“江南意象”的构建起到正面引导作用.因为“江南意象”更多是在“物”上的滞留,也决定了在影视表现上“物”的重要性,因此记录片《江南》中传统生活方式、古雅的建筑、原始的风光等符号成为了全片的主角.

当然文化滞留不仅体现在客观物件上,人名、地名、物名也蕴含着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纪录片《西湖》第一集“西湖云水”讲述了在古时钱塘江的“钱”字与“泉”字是相通的,因此西湖又称“钱塘湖”既寓意泉水众多,又寓意经济富庶.因此名字是具象与抽象相互转化的产物,它既代表了物件的本真面貌,又是人对于这一物件的理解和阐释,通过对名字演变的解读,同样可以构建出“江南意象”,进而营造属于江南的独特意境.

“江南意象”不仅停留在物象上,也停留在口口相传的诗词歌赋中,而这些活的风情,尤其是存在于市井中的歌谣民曲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纪录片《西湖》中表现了杭州市井一首口口相传的民间歌谣,十分精彩:“武林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是这首歌谣的存在,让南宋杭州城的面貌跃然屏幕,也表现出了其中世俗化的意象特征.文化不仅仅停留在现实的物象中,物象中的文化滞留相对而言是具象的,但是在诸如诗词歌赋中的文化滞留虽然抽象,但是同样具有表情达意功能,而且更具市井和民俗的意味.

通过讲故事对“江南意象”进行提炼也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比如纪录片《西湖》讲述了关于“宋嫂鱼羹”的来由,这个故事所要表现的并非宋嫂的手艺或当时的临安风物,而是表现宋高宗为代表的南渡群体的故国之思,进而展现南宋偏安江南的国家心态.相同的方式还存在于对南宋官窑的描述,纪录片《西湖》讲述了一个在临安开掘新窑的故事,展现的依旧是对旧时故国的怀恋.还有对“楼外楼”酒楼的无奈之思,作者不仅选用了林升的诗句,还专门拍摄了楼外楼的画面,就是想表达人们对临安时代的怀念,呈现给观众有关杭州活的记忆,这种记忆留存在古人的世界中,也留存在当代观众的解读里.

人文纪录片作为历史文化记录和传承的载体,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影视化呈现,引导观众形成历史观、价值观,同时以艺术化的手段延续和创新中华文化的传承,让文化有更强的生命力.人文纪录片对“江南意象”的构建建立在对具有江南文化特质符号的发掘、审视、解读、认知和再现上,是对地域文化内核的艺术化表达,而人文纪录片在“江南意象”的构建中,充分贯彻了中国古典美学体系对意象的认知,让意象表达更具建构性、深度性和交流性.

参考文献: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②[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③[法]马尔赛·马尔丹:《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1.

④林旭东:《影视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26.

⑤[法]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视觉文化的奇观》,吴琼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4,2005.

⑥侯宏虹、黄庆:《人文纪录片的文化意向——〈江南〉、〈徽州〉、〈徽商〉的审美特征》[J].《电视研究》,2007(7):72-73.

⑦[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⑧伊尔.赵蒂璋:《中国人文纪录片发展之路——访电视台副台长高峰》,《电视研究》[J].2006(10).

⑨陈旭光:《文化的踪迹 影像的激流》[M].昆仑出版社,2013年,第52页.

⑩刘洁:《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輥?輯?訛厉震林:《江南家国——戏剧影视文学的江南文化研究》[M].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

?輥?輰?訛蒲荔子:《让外国人看懂中国纪录片》[N].《南方日报》,2006年12月3日.

?輥?輱?訛[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輥?輲?訛宋奕:《江南影像空间的意象与意境》[J].《艺术百家》,2012.

?輥?輳?訛李思蓓、曾一果:《电视人文纪录片的‘怀旧’趣味——以〈江南〉、〈徽州〉等为例》,《浙江传媒学院学报》[J].2012年2月,第19卷第1期.

(作者单位:金华市广播电视台)

纪录片论文参考资料:

结束语:此文为一篇关于江南和江南意象和《西湖》方面的纪录片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纪录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