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语文类论文范文例文 与谈语文人格学习设计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语文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4-11

《谈语文人格学习设计》

本文是语文类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跟人格和学习和语文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新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新的教材编写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助学系统是一个由部编语文书、省编作业本、市编课时特训构建而成的师生共有的系统.不同课型,助学系统也有明显区别.助学系统不只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自学的学本,这两个“本”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格”,它有助于学生在正确的语文学习指导中(即“入格”)自主建构阅读方案,形成阅读能力.

一、“助学系统”下的教读课“学习设计”

教读课文的助学系统构成分别为教材中的预习、注释、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补白,作业本中的课前预学、课堂导学、课后拓展,课时特训中的先行学习、阅读理解、实践运用.系统的有机构成旨在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能力要点,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以《最后一课》的学习设计为例.

1.根据“助学系统”的课前预学任务,学生需要先行学习,通过搜集课外资料和阅读课内文本,从而了解故事的背景、作者、小说内容;通过字形归类、词义辨析,从而促进学生的汉字识记与理解.

这样的预习板块兼有助读和作业的双重功能,它以任务或问题的形式,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或调动阅读期待,或与以前所学进行勾连,或提供必要的文本解读需要的背景知识,或照应单元重点提示必要的阅读方法,或指出阅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或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等,为学生的阅读引导、铺垫,从而提高阅读兴趣,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

以前的预习任务由老师布置,给予学生的学习方目标往往不够明确、具体.现在,学生在“助读系统”驱动下进行课前预习,相对自主而稳定,这是学习方式的变化,是学习习惯的强化,也是助读系统“学本化”特点的内化.

2.根据“助学系统”的课堂导学任务,教师需要先行阅读.通过阅读文本,思考学习目标、内容、策略等,通过分析“助读系统”相关任务,梳理问题,发现问题的内在关联,进行有序有效地组合,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策略方法等,从而指导学生参与学习.

基于“助学系统”和教师的先行阅读,确定这样的学习过程设计:

①在主问题的牵引下,从小说的三要素角度进行阅读,涉及小说中人物描写、抒情方式、对比照应的写法的学习.

②从发现言语的角度进行阅读,让学生在发现和品读形式独特的句子和内涵丰富的句子中渐渐抵达文本的核心处.(王尚文先生说过,语文课真正的教学内容是隐含在教材中的“言语形式”,语文教学只要守住了“言语形式”这个门槛,那语文课一定是上成了语文课.)

③从外国文学作品的特性角度进行阅读,让学生在比读不同译本中去思考内容的有与无、表达的此与彼的差异,从而发现这个文本的独特价值.

以上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既契合本单元主要阅读方法和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契合小说的文体特质,更契合外国小说的特性,这是一种正确的“入格”的学习.

这样的课堂导学板块体现阅读思维的渐进性以及由理解把握文本到积累梳理语言材料内化为语文素养的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不是课堂的习题化,不是老师的一家言,而是通过助学系统,师生共同发现、商量、确定学习内容,落实学习内容.

3.根据“助学系统”的课后拓展任务,学生需要进行变换人称的叙事写作训练并与原文比较.这一学习内容的确定,体现了小说的文体特质,更体现了新教材理念下读写结合、读写互促的阅读导向.

“助学系统”下的课后拓展一般需要进行延展性阅读、相关性写作、群组性阅读、实践式活动、话题式讨论,力求让学生将文本与文本以外内容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总之,教读课的助学系统是一条学习的线索,它是紧贴文本特质的;它体现的是学习的设计,引导的是学习的过程,从而让学生通过助学系统学会学习,学会阅读.

二、“助学系统”下的自读课“学习设计”

自读课文的助学系统构成分别为教材中的旁批、注释、阅读提示、读读写写、补白,作业本中的学习任务,课时特训中的自读导航、拓展运用.这样的构成目的是加大自主阅读的力度,强调阅读的启发性和引导性,尽可能向课外阅读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延伸,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

以《回忆鲁迅先生》的学习设计为例.

1.“助学系统”下的课前自读

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旁批,为学生的课前自读提供了一种典型的阅读路径,它引导学生养成课前自读的批注习惯,获得批注的方法,并培养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与能力.

2.“助学系统”下的课堂自读

自读课,是自主阅读,而不是随意阅读,只有明确的自读任务和合适的自读方式,才能真正达成自读课的目的.在引导学生充分阅读了单元提示、阅读提示、学习任务、自读导航之后,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渐渐明晰,确定了自读课任务为“精读课文,发现‘别具一格’处”,确定了自读课方式为“微沙龙对话式”,从而确保了自读课堂的有序和有效.

3.“助学系统”下的课后自读

课堂的自读,应为学生课后的自读培养兴趣、提升能力,从而形成阅读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根据课文旁批与作业本学习任务,推荐阅读鲁迅的《死》、陈丹青的《笑谈大先生》、钟敬文等人的《永在的温情——文化名人忆鲁迅》,鼓励学生进行“主题”阅读,从而更深入地认识鲁迅.

总之,自读课的学习设计应在助读系统下是定向的(自主阅读),定点的(单元学习重点或文本独到处),定法的(阅读方法、学习方式、阐释方式),也就是说,它应该是一种“有格”或“入格”的自读,这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走向自主阅读、独立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言外之意就是学生应该从这个例子获得帮助、启发,获得能力、素养,从而迁移到那个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基于此,在“助学系统”之下,当老师有了教本,学生也拥有了同样的学本,教师应该做出改变,“不能只关注自己如何传递或呈现信息,即怎样教,更重要的是如何帮助学生加工或精加工,即怎样学、何以学会.”

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说: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 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想在教材中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而“助学系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而提供给教师的教本,它可以有效矫正长期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偏”的行为:文本的泛化解读,如叙事类的文本就一种教法,没有准确区分文本体式;文本的异化解读,语文课上的不像语文课,如讨论朱自清父亲爬月台是否违反交通法规;文本的过度解读,如为了所谓的新与深,非得另辟蹊径,不考虑学情,最后变成教师个人的展示、宣示.而“助学系统”恰恰让一线老师使用这套教材时有“干货”可以把握,至少明确了老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即教与学的内容是明确和正确的;更是体现了老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会,即教与学是有策略有方法的.

的确,我们的语文需要通过“纠偏”引导“入格”.格,即一种规范一种标准.王本华说:部编语文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课改的方向,守正创新,建设符合语文教育基本规律的语文教材体系.她的话便是对“格”的一种诠释.

就学校教育而言,学习就是学生经验和知识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实现有赖于经历一种有指导的学习过程;教学是教师的专业实践,这种专业性体现在通过专业方案的设计、实施与评估,以规范或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即促进学生的学习.教研员章新其的这番话更是强调了教师教须“入格”,学生学须“入格”.只有“有格”“入格”,学生才能真正会在这种有指导有方向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语文素养,提升核心素养,才有“出格”的可能,而这一切有赖于学生在会学习中的可持续发展.

诚如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夫斯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作者通联:浙江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语文论文参考资料:

语文论文范文

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语文天地杂志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语文天地杂志社

中学语文杂志社

归纳上述:上述文章是关于语文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人格和学习和语文相关语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