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诗歌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和诗歌的符号学向度基于动态生成理论的中国诗歌隐喻建构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诗歌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2-26

《诗歌的符号学向度基于动态生成理论的中国诗歌隐喻建构》

本文是关于诗歌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与符号学和中国诗歌和动态生成理论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摘 要:诗歌是人们情感情绪的外在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也是作为诗人思想凝练的物质载体,通过诗歌中凝练而生动的语言文字表现出诗人寄情山水的内在意蕴,这也正是主、客观情感形式的充分结合.艺术符号大致分为四种表现形式:语言艺术符号、表现艺术符号、造型艺术符号、综合艺术符号.语言艺术符号的意指性同符号的表达层面(能指)与内容层面(所指)两者间具有一种相似性,诗歌的隐喻正是以符号化表义思想的相似性为基础,但更多的是在动态生成方面如:隐喻建构过程中主体及其语境等因素的影响.诗歌隐喻也正是在符号作为对等的、共有的信息的物质载体的表义的生成过程中,产生于一级所指与二级所指的结合, 融合为完整意义上隐喻化的表达.这种隐喻式符号化的表达样式在诗歌的语境中能够发挥出积极能动的象征作用.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隐喻符号可以是一个词语、句子甚至是语篇.本文并不从诗歌的创作技巧上思考,从诗歌的特点、静动态生成因素与符号学的能指与所指的不对称性的角度来思考诗歌中语言符号表达的任意性、线性、层级性等方面;从诗歌的特点分析影响诗歌的外在因素;从诗歌的隐喻化的生成的静态、动态基础中思考影响隐喻化的因素.通过符号学的方法论分析诗歌艺术的隐喻意义, 为诗歌艺术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关键词:诗歌隐喻;符号学;符号层级意义

作者简介:周翔(1993.1-),男,汉族,湖北省黄石市人,四川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传播学.

[ 中图分类号] :I206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8)-17-026-04

一、诗歌隐喻化概述

(一)我国诗歌与隐喻

我国诗歌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在大多数现代人的视野里已经渐渐淡去,据不完全统计人们每天与人交流的话语中每5 句中便有一句具有隐喻化的色彩,加之配合上个人的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与语言的结合使得隐喻更为生动有趣.其实隐喻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这种符号化的思维方式根深蒂固于我们的思想与日常行为当中.作为我国传统语言艺术表达形式的诗歌,其话语更为简洁凝练富有生机与活力.我国诗人们对于诗歌的创作大多数是基于亲自感悟游走于祖国的秀丽江山湖畔,寄情山水田园之间,有的因万年仕途坦荡:有的因生活不幸;还有的遭遇了种种等.这我国秀丽河山等自然景物为创作环境加上诗人们自身所感的情感情绪的深刻体悟,把自身内心世界的感情感受通过主观情感、视觉及听觉等感官的方式根植于头脑之中;之后通过语言文字的书面表达,以客观情感方式写于纸上,诗歌文字间处处隐喻出诗人那时那刻的所感所想.而这种情感的宣泄或许正是由于一个词或句或语篇透露出来与诗人内心深处情感具有一种内在的符号的逻辑相似性,此时的诗歌才是栩栩如生、生动具有活力的艺术作品.那些只是机械复制的仿写的诗歌作品本身很少或者没有原作者施与诗歌艺术中的内在光韵,这类诗歌并不能称之为艺术.

(二)诗歌隐喻的特点

1、诗歌隐喻的民族文化性

隐喻所在的最好的“肥沃土壤”便在于诗歌之中,特定的民族文化与语言中有着不同方式的隐喻化表达,这与人们的认知角度和民族文化性具有内在的联系.我国民族之多、地域之广,古时多数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诗人大多数寄情山水,依据大山大河、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或者动物的衬托来抒发自身的愉悦、相思、愁苦、苦难等思想感情.由于隐喻的使用表达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思想理念等有关.研究一般语言中的语义(符号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诗歌中的隐喻语义更是如此,我们需要跳出语言文字的监牢束缚,需结合当时当地的语言环境因素,投入到现实生活之中,这样的诗歌隐喻化表达才可更有内在活力生机,因而体现在诗歌的隐喻化表达中才有不一样的隐喻意义.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这是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诗,诗歌第一句中的月光、霜自然景象反应出秋冬夜晚的寒冷之夜,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凄凉之情,期望与家人挚友陪伴左右;寒冷之夜让作者有了此情感变化后,后续的一连串的动作才是这首诗的绝妙之处.举—低,望—思再加上月亮与故乡这对明显的对象符号,联系前后内在逻辑关系这首诗歌便表达出作者李白在此情此景中思念故乡亲人的浓浓怀念之意.又如:余光中老先生所写的期望祖国大陆收腹台湾的诗歌《乡愁》,其中的邮票、坟墓、船票、海峡等具有符号隐喻化表达的词语其所指表意出“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之情,把《乡愁》结合当时的语境却表达出作者余光中期盼台湾回归,祖国大陆统一的渴望,在语句间能够体会到将乡愁描绘的淋漓精致.

不同民族对于诗歌隐喻化的表达因自身国家的文化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民族文化观念等因素的不同造就了不同形态的诗歌内容的表达模式.

2、诗歌隐喻的模糊性

诗歌隐喻的模糊性或者理解为表意的不确定性.因为模糊性给人们主观上无法确定的感觉,这样解释也行那样说明似乎也可以.究其原因是动态生成性所导致其隐喻具有模糊性的概念.我们知道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传递者与信息的接收者及受众这两者的存在本身就会使信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造成模糊.那么在诗歌的隐喻建构过程中有人的参与,人本身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关系的集合体,不能脱离社会这一重要语境因素的考虑,在隐喻的表达过程中信息的传递者及施喻者参与其中,诗歌表达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性的集合.随着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今日,比喻为“地球村”的全世界,人们接受了解学习信息知识的能力越加快速,由于认知和思维的加快,事物间的特征与事物间的关系逐渐被人们发现与认知甚至联系到一起,整个世界呈现为普遍多样的整体.

隐喻建构过程中的施喻者与受喻者之间对于诗歌隐喻的表达与理解本身就存在着知识文化、生活背景的差异性,因此对于隐喻的解读也不会相同.诗歌隐喻的表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不同的施喻者与受喻者对于同一件事物具有不同的认知所导致,俗话说:“一千名观众观看,就会有一千种《哈姆雷特》.”从而表明诗歌隐喻的表达在模糊性背后具有语义的差异及符号所指的表意不同.隐喻本身表达就具有一定的本质上的抽象性,这种抽象从施喻者在建构隐喻的过程中对其内在也具有模糊的相似性的把握,受喻者在理解上也便是如此.

3、诗歌隐喻的动态生成性

我们往往习惯地把隐喻看成是一种固定式的符号形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然后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社会阅历、文化知识等再加以个人的主观理解进行隐喻的解读,或许会导致这一解读的结果成为规约性隐喻及静态的思维方式,但我们往往会忽视隐喻的建构过程,尤其在诗歌这类隐喻的天然土壤之中其作为具有动态生成性的建构过程.“隐喻的建构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是语义(符号之间的关系)、语用(符号使用者对于符号的理解与运用)还有其符号间相似性的建构过程.”[1] 谈及诗歌隐喻的建构,必然会涉及到施喻者与受喻者,只有当“受喻者”[2] 充分理解和感受到 “施喻者”[3] 的创作意图、想法、表达出的何种情感等(意图意义)后,两者间才能达到应有的共鸣,当然这种共鸣也是基于一定的诗歌语境当中,泛泛的理解表面所指的一级表意是无法体会到诗歌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具体情感语境.诗歌隐喻意义的解读作为受喻者来说因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社会经历、情感体验等因素的影响会有所不同,但其隐喻意义的解读过程具有开放性与动态性的特征.从诗歌隐喻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施喻者与受喻者)来说,隐喻的建构过程都不会是机械的静止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动态生成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诗歌隐喻的建构的侧重点不在其能指(表达层面),重点应在其所指(内容层面)的表意功能上更为突出,所以诗歌隐喻建构的动态生成过程中符号间的表象、关系、本质等的相似性具有重要的桥梁连接作用.

二、隐喻的静态与动态生成

(一)隐喻生成的静态基础

隐喻的生成与发展从广义上来了解与分析,必然会涉及语言学的范畴.我们知道语言研究终究会折射至意义的问题上,而符号学究其根本也是意义学,那么语言学与符号学这种特殊的内在关系必然会联系到一起.

隐喻是内在的思维逻辑的表达思想与明喻相对.隐喻化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表达中随处可见.如汽车广告语:“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这句话语内涵着丰田车的销售量大、性能好、受欢迎程度之高等隐喻化表达.隐喻作为比喻的一种是以相似性为基础.为何处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们在见到同一事物时会有同一种思维反映,因为人们认知活动和思维活动处于同一社会语境及其文化价值观念下,人类普遍接受和理解的,这也是隐喻实现的客观因素.所处大环境相同,思维逻辑方式大相径庭.世界上不会存在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事物.同一棵树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母亲生的双胞胎长大后无论是长相、性格及外表也会有细微的不同;同一画家同一时段内画出的同一幅作品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中的喻体不可能与原本体完全相同,只是部分特征、特点的相似或相近,如:关系相似、特征相似、表象相似等.相似性基于客观条件而存在,最终达到人们主观上的理解.如果两个事物完全相似没有比较的必要性,完全相异也无法认识.基于现代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相似性的建构过程并不会一成不变,人们会通过联想想象的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似、关联性,这种相似会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从而使得人们的认知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升.所以,符号隐喻的相似性的建构的静态基础也不是完全意义上静止,这与古代机械唯心主义不同,隐喻的相似性是通过人们积极的能动的联想或者基于“皮相”或关系或本质的相似来建立起内在的思维逻辑的相似,与随意主观的判断有所不同.

(二)隐喻生成的动态系统

隐喻的生成具有动态性,意义的产生不适事先存在的,以物示物由此产生意义,而是符号的使用者在其主观因素基础之上的一种动态性的建构过程.意义的确定,要经过无数次的科学验证与分析最终才会形成较完整与科学的结论.隐喻是以相似性为静态基础的,除了外在表象的相似人们可以通过视觉观察发现以外,还需要我们通过已有的知识认知来进一步发现其内在深层次的逻辑相似、关系相似、本质相似等.我们便会从这些看似无关的事物当中展开积极的联想在脑部中的能动作用建立起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关联,建立两者甚至多者之间的相似构成了隐喻生成的动态过程.“我们认为建构符号之间的相似性就是把抽象的具体化、抽象的抽象化、具体的抽象化、具体的具体化等隐喻生成的不同形式的表达.”[4] 由于处于社会中的人们,虽在同一大环境之下,但知识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对于符号间相似性的理解也会有所差异,最终导致隐喻的建构也会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别.如:中国把龙这一目前来说虚幻出来的形象象征着富贵吉祥、飞黄腾达等寓意,对于未来美好事物的憧憬,因此我们华夏儿女被称为“龙的传人”;这一有着美好寓意的形象龙在国外确是长着凶猛的獠牙、会喷火、危机生灵的不祥之物.其实还有许多这样的事物由于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地域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解释意义.

可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的民族构筑着不同的认知和理解. “隐喻的建构过程是随着主体的主观认知性,把目标域与始源域之间通过主体构建出主观相似性或者客观性,通过自身的认知能力凸显出来,从而隐喻出两者之间从未有过的相似性,这一过程被称为事物间(符号)的相似性的建构过程.”[5] 所以主体(施喻者与受喻者)在隐喻间相似性的建构过程中作为主导因素而存在.

1、隐喻构建过程中的主体因素

隐喻相似性建构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主体(施喻者受喻者)作为主导因素而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及到:“人是社会关系的集合体,是社会化的产物”,因此人在社会大环境之下的共同作用中对于隐喻的使用具有共性的特征,但又由于人具有差异性所以在使用隐喻时往往有着具体表达的差别.基于此人们在使用隐喻这一语言思维化的表达中是感情与理性的结合.在我们看来为何有些人说话直接、不拐弯抹角.而有些人的语言表达则让我们最摸不透,无法具象思考.诗歌的隐喻化表达则在于后者.既需要施喻者把隐喻建构出来,还需要受喻者对其进行解释与理解,甚至还能反馈至施喻者,这样的隐喻过程才是相对完整.前面所提及隐喻建构的主体处于同一社会环境性因素大体相同.但是,其也会存在差异性,分析主体共性因素基础上对个性因素的分析同样尤为重要.

(1)主体的共性因素

我们所熟知的共性是指:人们在同一环境之下,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内在联系以及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等方式来表现这种共性.那么在隐喻的建构过程当中主体的共性是指人们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内心情感状态,能够用同一个喻体来表示主体的意义表达,这种共性的存在,能够让隐喻在建构的过程中,主体间能够顺利地进行语言或言语上的交流与沟通,使其在理解上变得更为快捷和顺畅,语言符号作为媒介来进行信息的传播从而达到人际间沟通的效果,人们在通过语言符号进行表达的时候才能使一个主体的意向传播于另一主体,让两者间最终达成意义表达上的一致.从而让受喻者了解到施喻者所意指何物.

我国古代著名诗歌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歌通过月亮,晚秋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把月亮与思念故乡联系起来,或许在中国的诗歌当中最为常见,而在国外月亮并没有太多的所指隐喻内容,这是文化不同所导致的差异性.

文化与语言又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的表现需要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来进行传递,又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中的红豆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一种红色的豆类而诗人便把它隐喻为爱情的象征之物,国外的诗人对于爱情的表达或许使用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类的典型代表人物更为直观化,这种文化表达所带来的差异,因儒家思想中的含蓄内敛与外国诗人的直抒胸臆的表达的有着本质的内在不同.这便是文化差异带来所指内容、意义、概念的不同.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社会因个性化差异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对于诗歌隐喻表达的共性认识应更多在解读的环节上,主体间共性的连接能使得这一环节的顺利进行.

(2) 主体的个性因素

事物之间的关系具有二元性,这样才可平衡.谈及共性,必然会涉及个性的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曾提及共性源于个性,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人们虽然生活与同一个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之中(主要是在社会环境),而因个人的社会经历阅历、文化知识背景、工作环境、情感经历、阶级等因素的不同造成了思维、思考方式和认知、理解方式上的差异,正因为如此对于隐喻的构建的生成与解读才具有个性化,新奇性.

之前提及的共性,它与个性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为依存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集合”,我们所处在社会环境里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人赋有个性上的差异对于事物的见解才会有不同,我们生存在世界上,处于社会中就是不断地增长认知、阅历,了解环境等从而表现在思维与语言上.我们在隐喻的建构过程中正是基于之前所直接、间接的认知、感悟到的各类信息,与自身已有的知识建立起事物隐喻之间的相似性.因个性、兴趣、选择需要的不同对于“始源喻”[6]投向“目标喻”[7] 或者“始源喻”与“目标喻”之间的相似性的选择会有较大差异.在我看来应是个人的学识背景、独特的洞察力与积极能动的联想力等因素所造就的.

隐喻建构的生成与解读,因施喻者的个人兴趣爱好,主观情绪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了不同的表达.受喻者在接受的过程中同样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

三、诗歌艺术意义的层级

(一)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

语言表达的事物不局限在对象本身,而更多的是在说明其表达的意义,这与符号作为信息的物质载体同时具有表意功能的方面具有一致性,所以语言学与符号学之间在逻辑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索绪尔把语言区分为语言和言语,言语作为内在的心里表达通常与感受和心理活动有着直接的联系,语言可以理解为由发声器官所产生的声音形式其为言语的外在表现方式,可以理解为文字表达层面上的意义,具有一定逻辑性的“艺术符号”[8] 是感性与理性结合的产物.深层意义的表达是在一连串的事物中找出其中两者或多者之间的相似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本质相似、表象相似、关系相似、逻辑相似、意义相似等.所以主体在表达的同时,或许会引申出话语背后的隐喻意义.

隐喻意义不同于表层意义所涉及的一个词或者句段的表达,而是联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所以隐喻意义的表达具有意味的内在思想内核,这个内核需要“受喻者”在了解“施喻者”的前提下,产开积极的联想和想象,理解施喻者所想要传递出信息的本质特征.表层意义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官可以清晰明确所察觉到的,具有直抒胸臆的特点.隐喻意义在表达上并不直观具有引申意义,这种引申需要在某种语境的相互作用之后(有时施喻者的语气语调也会影响)再通过字面表达.隐喻意义的存在具有两种意义:第一种,有时字面意义无法体现出施喻者的真正思想,需要隐喻化的表达来填补这一空缺;第二种,体现出比表层字面更具有形象化和生动性的观念.虽然字面意义看上去平淡无奇,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但深层意义往往是以表层意义为基础(好比数学中的分子与分母的关系,表层意义为分母、深层意义为分子).离开了表层意义,隐喻意义的表达受到了限制;离开了隐喻意义,表层意义的表达又显示的空洞乏味,没有生气等.因此二者缺一不可.我们经常谈及所指的内容层面,意义的表达,我认为完整的意义包括一级所指与二级所指的结合.传统元宵节日所吃的糯米圆形的食物,北方称为元宵、南方称为汤圆.在这里元宵或者汤圆是其能指,一级所指为由面粉制成的圆形形状中有馅儿料的具有糯米口感的食物.正因为外形的缘故常常被我们寓意为团团圆圆、家庭美满的象征(前面提及过的“死隐喻”).在我国传统诗歌艺术中菊花也是如此.

列:(1)唐? 杜甫《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2)唐? 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该两首诗歌中虽由杜甫、白居易两位诗歌作家对同一对象菊花的创作,其能指的菊花通过视觉感官清晰可见.我们主要重点是在所指的意义层次上,菊花的一级所指为多在秋冬盛开,耐寒的一种的花类.二级所指为人们在面对困难困苦时应像菊花一样拥有坚韧的品格与不屈精神以及永不言弃的品质.二级所指意义也可易理解为象征概念.

诗歌论文参考资料:

诗歌刊物投稿

诗歌投稿杂志

投稿诗歌

诗歌月刊

诗歌投稿

诗歌杂志

评论:这是关于诗歌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符号学和中国诗歌和动态生成理论相关诗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