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技术类论文范文文献 跟猪肚菇栽培技术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技术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3-10

《猪肚菇栽培技术》

该文是技术类论文范文文献与猪肚和栽培技术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猪肚菇是一种较常见的野生食用菌,又称大杯伞、大漏斗菇、成群地生长在林中地上,被产区人民采集食用.因其风味独特,有似竹笋般的清脆,猪肚般的滑腻,因而被称之为“笋菇”和“猪肚菇”.猪肚菇的蛋白质含量与金针菇等相仿,其菌盖中氨基酸含量为干物质的17% 左右,其中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5%,较一般食用菌要高,其亮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居一般食用菌之冠;脂肪含量为11% 左右;其菌柄转化糖含量高达48%,足知其营养之丰富和全面.

此外,大杯伞子实体中还含有若干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钴、钡、铜、锌及磷、铁、钙等,对调节人体营养平衡、促进代谢、提供机能等方面,有着其他元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食用菌中所含有的上述成分,由于天然性、植物性的原因,其元素物质分子结构小,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这是其他类型的同种元素所无法比拟的.猪肚菇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大受消费者青睐.

猪肚菇特点

出菇温度.猪肚菇的出菇温度15~32℃,以22~28℃最好,以春夏秋生产为高产期.

营养.猪肚菇可以利用的原料很多、木屑、稻草、麦秸、蔗渣、棉籽壳等都可栽培.常加入适量麦麸、玉米粉、石灰、石膏等,以提高产量.

生长适温.菌丝生长适温为26~28℃,子实体生长适温23~32℃,高于菌丝生长,属于高温型菇类,子实体形成不需温差刺激,这是大伞杯与其它食用菌的最大不同之处.

湿度.最适基质含水量60%~65%, 出菇期大气相对湿度要求较其它食用菌偏低, 为80%~90%.但是,要求覆土层水分充足.

光照和通风.菌丝生长无需光照,但在完全黑暗条件下子实体原基不能形成,光照不足原基不能分化,只有光照充足时棒状的原基才分化出菌盖.因此,菇房必须光照充足,但不可直射光.大杯伞与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子实体原基形成的起动需要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的刺激,否则不易形成.因此,栽培中必须覆土,以利于二氧化碳在料表层的积累.当原基膨大成棒形后,需要充足的氧气才可分化.因此,棒形期以后菇房要通风充足,以促进子实体原基的分化和幼小子实体的生长.

酸碱度(pH 值).菌丝生长适宜pH 值为5.1~6.4.

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大杯伞属高温菇类,菌丝长满袋约需30~35 天,春季接种制袋应在当地气温升至23℃以前40 天左右开始,采收期9 月中下旬结束.有加温条件的菇房可提早接种,采收期也可适当延迟.

栽培场所.大杯伞出菇期正值高温高湿的夏季,为了减轻病虫害的发生,选址要远离不洁之源,如垃圾场、禽畜场,并要事先做好消毒和灭虫处理.地下菇棚、荫棚、蘑菇房都可使用.

栽培工艺.大杯伞为熟料袋栽,脱袋覆土出菇的栽培工艺.常用配方为:

配方一:阔叶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

配方二:阔叶树木屑40%,稻草40%,麦麸15%,玉米粉2%,糖1%,石膏1%,石灰1%.

配方三:阔叶树木屑40%,棉籽壳或废棉40%,麦麸15%,玉米粉3%,糖1%,石灰1%.

按常规配料分装灭菌后,接种在25~28℃下发菌,菌丝长满袋后移入菇棚,脱袋排好,覆土3~4厘米厚,并调水,保持土层湿润,覆土7~15 天即可在土面上见到棒状原基,出菇期间保持菇房温度23~32℃,大气相对湿度80%~90%.

出菇期要注意菇房内的环境卫生,要特别注意防霉防虫,可定期在菇房喷洒杀虫剂.菇房内发生害虫可采收后喷洒二嗪农(800 倍液)或溴氰菊脂(3000 倍液)后密闭24 小时.保持菇房空气新鲜,切忌长时间的高温,以预防霉菌滋生.

出菇管理

菌袋培养 接种后的菌袋直立于培养室层架上避光培养,室内温度掌握25~28℃,空气相对湿度70%~75%.菌丝培养阶段,前期关闭门窗,避免室内温度波动幅度过大;后期应加强通风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培养过程中,分别于菌丝长至袋高的1/3 和4/5 时,进行两次查菌,剔除污染、死种或生长不正常的菌袋.正常情况下,40~50 天菌丝可走满菌袋.

开袋覆土 菌丝走满栽培袋10 天后,且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便可除去套环,解开袋口,在培养料面覆土.覆土厚度为3~4 厘米,可选用火烧土、田土、菜园土为覆土材料,土粒直径为1.5~2.0厘米.使用前应先将覆土置于太阳下晒至发白,然后加水调节土粒湿度,以土粒捏之扁而不散为度.将覆土后的菌袋上部往下折,使袋口边缘高出土面2~3 厘米,并将处理好的菌袋均匀地竖直排列在室外畦面或室内出菇床架上.

出菇管理 覆土后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并多关门窗或多盖膜,刺激原基分化.一般覆土后7~10 天原基可露出土面.原基出土后,将场地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5%.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5%,原基顶部易龟裂,致使菌盖无法分化;同时,加强通风,保持场地空气清新,并注意使场地有一定的散射光.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光线不足会推迟菌盖的分化时间,导致菌柄过长.整个出菇阶段场地温度应控制在23~32℃.喷水量根据菇体大小、覆土的湿度和气候情况具体掌握,菇多多喷水;菇少喷水,晴天多喷,阴天少喷.根据菇体生长不同阶段,灵活控制通风量,菌柄出土、菌盖形成、生长各阶段依次加大通风量;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 左右即可.当菇体成熟时及时采收,每潮菇采完后应及时补上覆土,停水养菌3~5 天后,进行下潮出菇管理.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尽量不使用化学药剂.菌丝生长阶段,重点防止各种霉菌侵入培养基造成污染.除生产环境、原辅材料、生产过程要严格按要求进行外,要注意查菌不宜过于频繁.由于查菌时,翻动菌袋造成袋内外空气交换,会增加受污染概率.若有链孢霉污染,应在孢子堆未变色前,用浸过75% 酒精的纱布或布块盖住孢子堆后,轻轻将污染菌袋移出室外处理.严防孢子在空间飘散,导致大面积污染.子实体生长阶段,重点防治各种害虫.主要是各类菇蝇、菇蚊.防治方法主要是搞好环境卫生,杜绝虫源;菇房的门、窗用60 目的尼龙纱钉好,切断害虫侵入途径;场地悬挂黄板,诱杀蝇、蚊,也可用电子灭蚊器、高压静电灭虫灯、黑光灯诱杀.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不得喷洒农药,确保产品无害化.

技术论文参考资料: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

电脑知识和技术杂志

农村新技术杂志

现造技术论文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电脑知识和技术期刊

总结,本文论述了关于对写作猪肚和栽培技术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技术本科毕业论文技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